【雪球访谈】消费电子板块大涨,行业前景如何看?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53喜欢:32

本场嘉宾:

@粲然一笑2021

访谈详情:

网页链接

访谈PDF下载:

网页链接

访谈简介:

近日,消费电子板块持续走强。三季度是消费电子的传统旺季,与此同时有消息称苹果将在9月份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iPhone 14将全系涨价。 消费电子行业具备高弹性特点。每当新的产品出现,例如触摸屏手机、TWS耳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就能够会带来相关的产业链里面的上市公司业绩爆发式的成长。因此,消费电子行业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创新,而其中受益于技术创新、新产品发布的细分领域有望在期间脱颖而出。 那么当前的消费电子板块应该如何看?哪些个股最有投资价值?本期我们邀请到@粲然一笑2021 做客雪球访谈,跟大家共同探讨,快发起提问吧!

访谈正文:

以史为鉴知兴替问:630公司证代提到在传统消费电子比较惨的情况下,公司早布局切换新兴消费电子渠道感到比较庆幸。能否分享下,传统消费电子目前的困境和机遇在哪里? VR发展一波三折,现在不少三方机构开始看衰,META,字节跳动,索尼等厂商补贴硬件培养新用户,通过内容付费获取利润的做法不可持续,经过实践,我觉得这是对新兴消费电子的偏见。传统消费电子比如手机电脑,用户在内容上的付费除了苹果,其他厂商没有分享用户的付费效益,更多给了通信运营商,但是在新兴消费电子方面,比如VR用户的付费成果,VR硬件平台商是直接收益的,所以到底是偏见还是补贴硬件抢占用户行为不可持续,这可能也是VR是否成为赛道的分歧。
粲然一笑2021答:困境大家其实也都有共识,前阵子年轻人不愿意换手机还上过微博热搜,大家也可以留意下身边人的换机周期是不是明显下来了。也没有看到大家有在讨论什么新的电子产品。过去两年最重要的创新可能就是TWS,现在基本身边的人都已经用上了,还有些增长,但也慢下来了。大家讨论更多的、更时髦的东东可能是元宇宙、新能源车,这两个跟消费电子都有关系,也是未来重要的两个增长引擎。细心留意,也会发现很多公司都在想办法切入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汽车某种意义上就是4个轮子的消费电子产品,创新迭代非常快。中国的消费电子产业是高端制造业的早期代表之一,随着电车产业链更多的掌控在中国,消费电子的许多技术、创新和产品定义能力,将给中国汽车赋能,华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不过车规级比消费级对产品性能稳定性要求更高,验证周期更长。此外,元宇宙新一代互联网形态需要的是新型终端VR、AR。VR更像PC,AR更像手机,但目前的VR更像游戏机。硬件不赚钱,通过软件赚钱,这不就是PS和SWITCH游戏机的商业模式吗?就游戏机而言,这一商业模式是可行的。但他们都有亿级的终端群体,依托自身强大的游戏内容输出能力得以变现。而像META我想,他的格局更高,他想打造的是一个元宇宙生态,游戏只是很小的一环。21年《节奏光剑》这一老产品在QUEST2平台突破1亿美元营收,百万美元的更是数百个。我想,往后最重要的不是META补贴与否,而是是否有值得用户尝试的应用和硬件。

SILUER问:meta quest pro能对xr内容市场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粲然一笑2021答:Quest 2pro(cambria)目前了解的创新在软硬方面均有突破,硬件在mini led+pancake光学显示方案下,更轻薄、更高的显示画质,可以屈光度(近视)调节,自动对焦、眼球追踪技术可以重点渲染注视点,从而在有限的算力下提升渲染效果。更强大的显示和运算能力,意味着有可能在一体机上运行3A大作,从而有望将更多优质大型游戏往一体机迁移。这些硬件上的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佩戴使用体验,沉浸式效果更好,减少晕眩,从而能接受的佩戴使用的时长也将大大提升。现有机子,带着玩半个小时节奏光剑,普通人就受不了了,怎么谈粘性?如果新机子可能可以到2个小时甚至更长的连续使用时长,那硬件性能上才真正能成为大众都能接受的产品,加速硬件推广从而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开发出更多专属VR的应用。此外,新品在交互上也会给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多的可塑性。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有了眼球追踪技术,虚拟人将变得更加真实,社交交流时人的情绪反应更加直接。应用也可以根据人的注视点来做交互反馈。再结合新的摄像头定位和算法,手势、眼球结合起来操作将成为显示,也许未来许多应用的使用我们就不需要手柄。
粲然一笑2021答:回复林知微: 没错~~目前这一代产品最大的突破是一体化入门级产品形态,降低了VR体验的门槛。下一代就是要提升体验,有更好的应用和硬件,让大家舍得花钱去抢这个很酷的产品//林知微:回复粲然一笑2021:其实就是技术达不到爆发的要求,就像2015年的电动车,勉强能用,体验不好。你要是重量、体积、角清晰度、市场角、成本控制在1万以内能够兼得,早爆发了。

盐城风雨问:消费电子的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业、下游客户端,增长点会不会发生逆转。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请分析一下。
粲然一笑2021答:我理解的消费电子上下游产业链大概是1、各种原材料,2、声光电等零组件,3、模组加工、整机代工,4、终端品牌及销售。下行周期中,下游是最敏感的,依次往上游传导,经销商滞销,品牌商库存提高,向代工企业和零组件供应商下修订单。例如半导体就是消费电子的一个重要上游,具有强相关性,我们刚经历完“上肥下瘦”的21年,芯片公司赚走了最肥的肉。接下来会是一个平衡,下游压力不断往上传导,供应链成本下来以后,也更有利于产品创新和推广,利润分配重塑。消费电子产品创新能力跟研发投入成正比,我们可以留意下企业的持续投入情况。国内产业链更多是零组件和代工,就是配合终端客户的。终端客户的头部就是苹果、三星、华为和小米OV。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苹果近期iphone14和airpods pro2应该就要发布,我们可以留意下有什么变化。最重磅的创新应该是23年Q1要发布的MR,同时也在为25年的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做准备。关注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水晶光电舜宇光学兆威机电等供应商。三星华为在折叠手机创新上投入比较多,关注长信科技精研科技。小米和华为都在把比较大的精力投入到智能汽车之中,他们的汽车产品中也有机会用到原有手机供应商。三星小米OPPO也在研究AR眼镜。

犹豫的排骨问:消费电子现在划入元宇宙概念了吗,炒完复苏炒题材 另外,三星又说内存芯片有强劲需求,美光说2022年内存需求疲软,到底谁是对的,
粲然一笑2021答:元宇宙是个很大的概念,他本身不是一项技术,而是融合了许多如5G通讯、云计算、人工智能、3D引擎、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集大成者,也有人称之为全真互联网、3D互联网。这是一个数字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也可以简单分为偏硬件和偏软件部分,硬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接入终端,软件则主要包括系统、算法、各类应用和内容。元宇宙仍处于发展萌芽期或者概念期,这个时候还是偏主题投资,但随着各方面技术的创新迭代,我们会慢慢看到有些公司从题材炒作进入到业绩兑现。VR、AR(XR)我认为是元宇宙最重要的新型终端接口,这本身就是消费电子的创新下游品类。我们目前已经能看到XR开始进入到加速发展的窗口,21年META宣布全面转型元宇宙,旗下QUEST2成为史上第一款销量超千万的VR产品,字节也90亿收购国内第一VR品牌PICO进军元宇宙,22年腾讯成立XR软硬一体事业部,罗永浩再次下海从事AR行业,上海发布“培育“元宇宙”新赛道、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万亿产值规划。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就能看到META、PICO、SONY和苹果的重磅XR产品。消费电子,一直是创新创造需求的行业。目前,传统消费电子下行周期下,所有相关的芯片也会先后进入下行周期,而这些芯片的跌价又为新的产品创新提供良好的供应链支持。

浪淘沙FF30问:牛,哥们,好好给咱分析和呼吁一下。现在是上甘岭时刻了
粲然一笑2021答:所有科技创新和商用推广都是曲折的,早期需要各方不断的努力与试错,做投资也是这样,人的预期变化很快,但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和产业的进步很慢,不妨多一些耐心。

Dr奇异问:小米未来市场份额如何,近几年相对同行优势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粲然一笑2021答:我留意到小米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当下小米的战略主要是高端机子,但这条跌并不好走。过去小米是供应链整合的优秀代表,低毛利高销量的路线,但高端机子需要不少研发投入与积累。华为在这条路上走的最成功就是自研芯片和徕卡合作,现在小米接过了徕卡,是否能成功还不好说。下行周期中,止前看苹果是最稳健的

玩基idol问:请问老师,元宇宙的最终形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仅仅是换种形态的游戏?还是构建一个虚拟社会?或者是什么?谢谢
粲然一笑2021答:元宇宙的最终形态我觉得可能是我们真实世界的数字化,他既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也许我们可以进入元宇宙里面工作赚钱和消费,《头号玩家》里的场景也有机会实现。

鲨鱼哥哥哥问:三季度会不会是消费电子拐点呢?
粲然一笑2021答:从行业基本面看,上半年国内是压力最大的时候,但下半年海外衰退风险加剧,海外压力提升。今年行业可能都处于一个同比下行的趋势之中,但在今年低基本的背景下,明年下行压力变小。传统消费电子的拐点主要还要看海外衰退情况。我倾向于认为三季度到明年上半年,我们能看到更多XR爆款产品,去年1100W,今年1500W,明年有望突破2000W;此外,手机17年销量就见顶,大部分优秀的公司都在为转型和新增长点努力,汽车电子方向有点雨露均沾的感觉,再过半年一年,我们能看到许多消费电子公司这块业务的营收快速增长的信号。所以消费电子股票的拐点下半年是有望看到的

知行禾一问:嘉宾你好,现在歌尔证代是说有供苹果的结构件,你觉得歌尔股份有可能拿到苹果整机组装的份额,能或不能都是什么原因,希望预测一下,谢谢。
粲然一笑2021答:目前产业链线索是歌尔没有苹果MR整机代工份额,由于早期23年甚至24年苹果XR的销量还不会特别大,更多的是给开发者开发使用和部分消费者使用。但苹果一旦推出MR产品,势必会有友商跟随,没有给歌尔代工也许会有同业竞争、商业保密的顾虑。苹果目标是AR替代手机,量级上来以后,歌尔还是有机会的。(参考苹果耳机立讯先切入,歌尔再供的剧本)。那我其实认为即便没有代工,歌尔能为苹果MR提供的零部件也不会少,不局限于声学、机电传感器和结构件,还有可能在核心光学上有突破。

Dr奇异问:国内半导体整体是否面临周期景气下行,哪些细分类别表现会更好些呢。谢谢粲总~
粲然一笑2021答:半导体整体行业我认为从去年Q4就出现拐点,进入到下行通道中了。参照过去,18~24个月的周期。消费电子依然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下游,明年也许看到半导体的反转。结构上看,汽车芯片依然是景气度最高的方向,最典型的就是IGBT。

鲨鱼哥哥哥问:闻泰科技有安世半导体这种车规级半导体优势,是不是由消费电子转型汽车电子比其他公司更有优势一些?
粲然一笑2021答:由于车规对产品的验证期比较长(长达两三年),所以率先进入到客户供应商名录和批量供货,自然就会率先受益电车的普及带来的成长。不过就车规功率器件来说,我们国产替代的趋势更值得我们关注。如国内的斯达半导士兰微、时代电器等

清秋飘叶问:歌儿三季度和年报的预期分析一下,大客户产品提价会有的影响
粲然一笑2021答:年报原本市场预期是55~65亿,META VR原本市场预期是1200~1300W。大客户提价,必然对短期销量会有一个冲击,但考虑到META产品原本比竞品价格低20%左右,具体要看最终定价提升的比例,估计对入门级的QUEST2销量的会有冲击,但最大的变量可能要看QUEST2 PRO新品的定价和市场热度,毕竟这个一台机子顶2台老机子的价值量。就单META下半年200W销量的减少所造成的业绩影响大概是三个亿左右的净利润。

清秋飘叶问:还有这次剧烈波动后修复比较慢,机构是在担心什么,管理层也没有积极应对,半年报预增公告也没出
粲然一笑2021答:机构担心的是VR业务进入停滞不再增长,而现在对META新价格机制带来的影响还不清楚的情况下,选择先回避观望。管理层对VR产业信心较强,所以没有那么剧烈的心理变化。此外,管理层当下没有太多资本运作,对市值管理的访求也不高。半年报预告一季度发布的时候已经给过,近期回应也表示经营正常不需要修改预告。

涉及股票:

$立讯精密(SZ002475)$$蓝思科技(SZ300433)$$歌尔股份(SZ002241)$

全部讨论

中肯的观点和看法

再次感谢雪球访谈的邀请,有幸与大家共同交流消费电子前景的看法,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与包涵。消费电子当下困境无疑,认为大概率明年上半年前就能看到行业走出低谷,原因是今年低基数,而XR和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在接下来的一年会越来越清晰而强烈。优秀的中国消费电子公司,不会缺席XR和智能汽车产业链。$立讯精密(SZ002475)$ $歌尔股份(SZ002241)$ $水晶光电(SZ002273)$

2022-07-09 05:28

简单一句,消费电子已经成了周期行业!
确认了这个就不用浪费时间再看了。
作a股一定要紧盯增长,尤其长期持续增长的行业

消费电子基本面的反转在明年~~下行周期有预期,股票也可能会抢跑,但要做好左侧的心理准备,选择苹果含量高点的,选XR、智能汽车含量高点的公司布局,继续跌还有子弹可以加心态就舒服很多

2022-07-11 23:00

大涨了吗?

2022-07-09 15:57

2022-07-09 12:16

芯片

2022-07-09 10:50

半导体主要看好IGBT、SiC MOS方向。

2022-07-09 08:32

好文,阅读很受益。请问蓝思科技未来会扭亏为盈甚至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2022-07-08 21:18

很想知道大佬如何评价歌尔光学部分的实力潜力  要知道歌尔想转型成功 光学部分可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