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广域远,历代骗子皇——小论中医药的未来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42喜欢:1

中药的未来在于国家是否愿意支持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国内中医药事业的繁荣,进而推向国外,形成产业促进就业、成为经济增长,企业创新,国际影响力等新的引擎推动力。

中药的未来在于老字号的养生保健产品和中医药文化跟社会需求的相结合,新中药企的创新中药,解决西医在治疗上有短缺或成本大等国外技术壁垒。

品质、创新、有效性这三点是未来中药企能否扶摇直上的根本所在。

未来中药行业也将会是股市中一个惨烈的战场。成者辉煌,败者病房!

驳斥一:拿药企招牌历史年份说事!

我很反对一些大忽悠,拿中药企的招牌年龄说事的。(这里面有很多人,我就不一一说了,这不是文化自信的问题,这是自我愚昧!)中药企的价值在于药方(疗效)、创新和品质,不是什么招牌有多少年。我们都是中国人,起源于炎黄,那么请问,我们现在还是夏商周吗?中国这个五千年的招牌,有强盛的汉唐,也有没落的五胡乱华。中药企的招牌历史不能代表招牌背后的实力与价值。骗子庸医至今留存,人血馒头偏方也存在鲁迅文笔下,这历史够悠久了吧,招牌岂不更响亮了?

无论什么企业,最终都要回归管理层的格局能力、企业内部的综合实力和企业文化。否则哪怕站在风口,也有风歇下来的一天。这个时候,鹰跑了,猪摔死了!股市里要么是鹰(主力、游资)、狐狸(大忽悠),要么是兔子(散户)、猪(韭菜),可没有犹能簸却沧溟水的大鹏。

这种谬论说法跟以前无知有人说,吃中药不伤身一样!所以招来了无数中医黑,不怪他们太杠精,只怪总有人拿“中医药”欺骗国人,图不轨之财。中医药并不在于所谓的不伤身,无毒副作用,而在于中医药的辩证施治,尊重人与自然,内与外,阴与阳的和谐统一!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药从来就没啥大补之药!而是阴阳和谐!只有养生之道!听大忽悠瞎白活,跟嘉靖皇帝吃“仙丹”有什么区别。

明朝诗人王世贞在《西城宫词》中曾写到:两脚鸦青双脚红,灵犀一点未曾通。自缘身作延年药,憔悴春风雨露中。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嘉靖皇帝确有用宫女血炼丹药这个事实。正史记载嘉靖帝为求长生不老,想要“吸风饮露之道”得以成仙。就在宫中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并有延年宜寿之说。”

晚年的嘉靖皇帝因为你长期服用丹药,内心燥热,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对宫女动辄打骂,随便就处死宫女,不仅是宫女,就连后宫的妃子和皇后都没能逃过嘉靖皇帝的魔爪,三位皇后,几十名后妃都死在暴躁的嘉靖皇帝手下。在如此暴行的虐待之下,宫女再也忍无可忍,爆发了“壬寅宫变”这场宫变又称宫女弑君,不少的宫女因为残忍的折磨决心去杀死嘉靖皇帝,但宫女由于紧张害怕把绳子系成死结,从而没能成功。

广誉远柳惠武老师曾经上节目推广“加味龟龄集酒”,主持人问他,您天天吃不吃龟龄集(因为节目渲染了一波龟龄集的历史与药的神奇作用,才请他上台的来说的),柳惠武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只说龟龄集冬至那天吃,吃够一个整月,对人有很好的保养效果!(所以任何药都不能随便多吃的)


驳斥二:对比白酒行业的成瘾性,与所谓中国特色行业价值!

这跟白酒的成瘾性逻辑不一样,因为乱吃中药,跟吃红伞伞躺板板的后果是一样的。举个例子,人们如果吃东阿阿胶过量的话,会上火,上火了,就暂时不会在吃了,因为难受呀!

东阿阿胶确实是中药中养生品,这点我不否认,包括云南白药的豹七、同仁堂的养生药材等等,适量服用确实有养生保健功效。)

同样的,如果吃龟龄集吃多了,发现肝肾功能出现问题,或者哪里不对劲,也怕了。因为人们面对成瘾性产品的时候,是不畏惧死亡的。但是如果为了躲避死亡,而遇到死亡,就会选择彻底逃亡。

虽然所谓好的赛道,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仔细想想你都飞起来了,这个时候的你还能跑的掉吗。鹰飞走了,猪摔死了。

驳斥三:认为国有或地方控股,未来一定逐步凸现价值。

这点我不敢苟同!不可否认,如果一家中药企,有国有或者地方控股,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优质资源,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绝不是一定利好!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北京同仁堂,也是国有控股企业!但是依然骏马失蹄!(未来如果发展经营改善,依然是匹好马,这点我不否认同仁堂的价值!)

云南白药的成功,并不是“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带来的,而是陈发树和王明辉等决策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带来的。

片仔癀的成功是因为他的稀缺性,至于这种稀缺性未来会不会被别的产品替代,我持保留意见。因为稀缺性,一方面是效果稀缺性,一方面是药材稀缺性。前者是实用价值,后者是国人好奇心,炫富心态。


最后送历史里,近现代,这些中医药大忽悠一对对联。

欺世广域远,历代骗子皇。

$广誉远(SH600771)$ $片仔癀(SH600436)$ $云南白药(SZ000538)$

精彩讨论

老铁发飙2021-08-07 21:21

明朝的皇帝大多都短命,皇宫里出来的秘方就是个笑话。

全部讨论

2021-08-07 21:21

明朝的皇帝大多都短命,皇宫里出来的秘方就是个笑话。

2021-08-07 22:08

讨论已被 价值中国股东 删除

2021-08-07 23:01

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2021-08-07 22:48

讨论已被 价值中国股东 删除

2021-08-07 22:09

你自己为何买了阿胶?

2021-08-07 22:05

乾隆皇帝天天吃,你怎么没说?

2021-08-07 22:01

确实没想过嘉靖皇帝是不是龟龄集吃多了

2021-08-07 21:46

拉黑处理,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