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还能用老办法搞销售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海外销售,更需要“以专业制胜”。想要做好销售工作,在知识方面的要求很多,至少要具备四种知识:专业知识、企业知识、行业知识和客户知识。

文:中外管理传媒 王爽

责任编辑:胸怀天下

近两年,中国企业出海热潮汹涌。从电动汽车,再到咖啡奶茶,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加速出海。而且,中国企业出海的方式也在不断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对外投资和出口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跨国并购、合资建厂等方式,以更快捷、更高效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企业而言,无论采取何种出海策略,成功占领市场始终是关键。究竟如何制胜海外市场?如何做好海外大客户的销售工作?为此,中外管理传媒专访了思科中国区原副总裁、中国惠普政府事业部原总经理张坚。

用“专业”制胜!

中外管理传媒: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纷纷转向国际市场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您有丰富的外企工作经验,在您看来,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主要差异有哪些?对于销售人员而言,若要成功拓展海外大客户,应当关注哪些核心要素?

张坚: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出海。就销售而言,其实去哪里做销售的区别不大。因为销售就是要懂人性,销售技巧都是相通的。但是,在出海之前,必须要做足功课。

第一,必须要了解客户的环境,知道客户的习惯,包括基本的文化风俗、消费习惯等。因为全球各个国家风土人情差异比较大,销售人员应了解清楚不同国家的偏好和禁忌。

第二,在企业考虑扩展海外市场前,强烈建议先巩固基本商业能力。精通商务演讲、专业销售以及谈判等关键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客户能迅速从你的言谈中判断出你是否具备专业性。例如,一位专业的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时,在双方寒暄之后,一定会说一个“开场白”,明确阐述今日讨论的主题和预计所需时间。然后,他会说明这场谈话对于对方的价值。第三步,他一定会询问对方:“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这简单的几句话里,其实包含很多内容。比如,从一开始就让你明确,我找你来是什么事儿,不会占你太多时间。同时,虽然我的身份是销售,但我来跟你见面,是要给你创造价值,是来帮你成功的。还有,我很尊重你,你不说开始我不开始。

第三,企业出海的时候,更需要“以专业制胜”。除了技巧上的“专”,更要做到业务上的“专”,掌握足够的知识。想要做好销售工作,在知识方面的要求很多,至少要具备四种知识:专业知识、企业知识、行业知识和客户知识。

对销售来说,专业知识应该是必备的,而且企业会不断就此组织培训。掌握企业知识通常意味着会介绍自己的企业,会讲企业故事。而且,客户的层次越高,就越喜欢听你讲企业的故事。把企业的故事讲好了,才会给客户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掌握行业知识意味着你搞懂了客户做的是什么行业,你对这个行业是否了解,能不能用客户的语言跟对方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客户知识只有从客户那里学习和获得。如果你具备了这些知识,在做销售时就会畅通无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非洲国家,他们的管理层都是精英阶层,对专业的要求都不低。当他们看到销售人员的专业,将极大地提升印象分。

中外管理传媒:您提到过一个概念“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是你的客户”,要对客户进行筛选。企业出海以后,该如何选择大客户?

张坚:谁是大客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宗旨就是在你的能力范围以内,挑选最优质的客户。

何谓优质?

第一,能借客户势能。客户在业内有很高的代表性,你能借力背书。

第二,是垂直领域内的标杆。企业最好能在每一个垂直的类别中,打造一个标杆客户。比如,在钢铁领域有一个标杆客户,在金融领域有一个标杆客户,在汽车领域有一个标杆客户,形成灯塔效应。

第三,能产生连锁效应。就像我们打保龄球一样,只要打倒一个瓶子,紧接着一连串的瓶子都倒了,这就是最理想的销售成果。

第四,有雪球效应。巴菲特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人生就像滚雪球,当我们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把小雪球放在长长的雪坡上,不断积累,越滚越大,优势越来越明显。”雪球效应是一个过程,它从最初微不足道的状态开始,生生不息,变得更加庞大。

中外管理传媒:在海外销售时,中国企业最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应如何避免?

张坚:企业出海其实有很多忌讳。比如,客户是犹太人,每周的“安息日”你是不能打搅的,不要在那天发邮件、打电话,因为他要静下心来去祈祷。如果你不知道类似的风俗习惯,可能从小事上,客户就把你否定了。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功课再出海。

最开始的时候,可以身先士卒去闯一下,但一旦涉及设立分公司时,一定要吸纳当地人进来,尤其是一线的销售人员最好是本土人。因为他们在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天然比我们这些外来人有优势。

如何打造销售铁军?

中外管理传媒: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海外团队远离总部,“便宜行事”的情况会非常多。该怎么保证海外销售团队的“可控度”?

张坚:管理者被“大销售”左右的情况比较常见,而且带来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为了减少和杜绝这些问题的产生,首先要在源头把关,尽量招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相一致的人。

第二,立规在先。一定要在入职的时候和销售签订保密协议和行为守则,这样双方就有了一种法律上的约束,对于公司或多或少都是一种保障,因为这类协议可以在心理上给离职的销售施加影响,让他们不敢轻易违背协议约定、损害公司利益。

第三,在销售过程中,要强化公司的品牌,避免销售的个人化。要强化集体和团队,避免销售把公司资源个人化,因为销售做业务是离不开公司的资源和平台的,再能干的销售,销售的也是公司的产品、服务,用的是公司的资源,日常费用、产品和服务的特价等也是由公司报销和批准的。一定要防止公司资源个人化,切忌把公司对客户的承诺,都变成了个人对客户的承诺。

第四,依靠系统管理。很多管理者无法管理“大销售”,是因为公司管理系统不规范,没有留存这些客户的资料,反而全在“大销售”的脑子里,由销售个人掌握。所以,应该在公司内部建立客户档案,给所有客户关系建档,并且不断更新这些客户的信息和计划。

第五,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一定要有,而且要合理。公司的承诺要及时兑现,在不征得销售意见的前提下,不得随便修改激励,比如工资发放和销售奖励的即时性、销售提成或奖金制度执行的完整性等。切忌为了降低成本,在看到销售的超额业绩后就马上降低奖励力度。

中外管理传媒:您加入惠普之后,一路从大客户销售做到政府事业部总经理、区域业务总经理,从您自身的经验来看,企业如何打造一支销售铁军?

张坚:我在惠普工作时,每一个做得特别好的销售,都一定要“带人”。不是刻意打造销售明星,而是要打造销售团队。仅仅一个人优秀不行,一定要把大家带起来。这些优秀销售在开始“带人”前,每个人都要上一门名叫TTM(即Transition to Manager,向管理者转变)的课,教这些优秀销售如何进行角色转变,如何从管事上升为管人,以及怎么做人员管理,怎么做业务管理。

在人员管理方面,必须对招聘流程予以高度重视,确保吸引并录用高素质人才。同样重要的是,关注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认识到他们加入公司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工作和薪酬,而是有着进一步提升能力和追求职业生涯发展的期待。作为管理者,需承担起现场辅导的职责,即指导员工,同时扮演教练的角色;此外,组织销售会议也是关键,其目的在于激励销售团队的士气,并且为他们赋能。

在业务管理方面,要建立销售团队文化,要教销售怎么预测和管理销售预期。有些创业不久的公司或者新组建的销售团队,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是个“团伙”。随着人数的增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团伙”就变成了有组织的团队,发展目标也就变成建立一支齐心、高效、可持续、规模化的铁军。

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四点出发:

第一,聘用优秀的人。如果你的团队不启用优秀的人,那可能一开始就已经输了。我经常会问一句话:“优秀的销售是你培养出来的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对的人,往往比日后的辅导、培训和努力更重要。资深的团队管理者会发现,优秀的销售往往不是培养出来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好苗子,培养不过是浇水施肥的过程。因此,找到合适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告诉下属你的期望。这点很重要,我们招到员工后,不应让他马上着手工作,而应告诉他你对他的期望是什么,包括短期的期望、中期的期望和长期的期望,让他有目标、有方向,而不是发给员工产品介绍、客户名录、名片,就让员工出去跑业务了。

第三,为下属提供所需要的支持和环境。一定要给下属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他应该有的支持,用一只“无形的手”在后面托着他。人的潜能很大,你需要把员工的潜能释放出来,做下属的“教练”,协助员工学习,提供发展机会和支援。

第四,要合理对待问题员工,不能当“老好人”,更不能对问题员工视而不见。问题员工,会影响所有员工的士气。在这件事情上,可以寻求人力资源部门的帮助,把事情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