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0
$兰亭集势(LITB)$ 在5.6-5.8之间认亏平仓, 还是等业务有明显起色。石油股,其他中概下跌后,相对价值变弱。

全部讨论

2015-03-12 21:45

哎。。我也是在6.4过度看好重仓。。当时的逻辑很简单就是觉得这一行钱太好赚,发展空间很大。。

我亲戚做这一行很赚钱,一年时间从30w的monthly rev干到200w+。员工从2个发展到现在20个。看上去真没啥技术含量:无非就是从阿里巴巴国内平台进货,然后亚马逊上加价卖出去。亚马逊上好多4、5刀的小玩意都是这种卖家卖的。商业顺利的重点在于:1. 信誉度:积累好评、做好客服、妥善处理退货、发货等问题。2:成本收益:进货价、物流成本等尽量低、出货价尽量高。。3: 选货,抑或“产品开发”是重中之重。昨天看到一个帖子说唯品会的“买手”起了大作用,对他们这一行也是一样。。一个好的买手能提升爆款几率、增加销量、减少积压。。

但现在回过头来问题是,对于兰亭这种公司,如果规模维持在上市前,其实每年赚赚钱应该还是蛮滋润的。本质就是个大的“淘宝店”么。但上市以后,在增长压力和估值压力下,不得不持续扩大投入,希望能在这个领域里建立护城河。但似乎这个策略更像“伤人800,自损1000”。在我和亲戚小卖家的交流中,他们对兰亭这种竞争对手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他们的成本更低、投入更少,在亚马逊这种平台上感受不到太多兰亭的竞争压力。。对兰亭的物流平台也没那么大兴趣。。因为很多快递公司都提供了有吸引力的优惠,有些做的好的小卖家,自己直接在国外找人,找仓库,价格也更实惠一些。

当前兰亭这估值看着似乎真是低,但如果和同行业其他公司比起来还算高了(DX现在市值6亿港币 vs 兰亭2亿usd左右)。。这次财报出来大方向上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公司进入了一个不良循环中。。

而且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为啥都说跨境电商是新风口呢?中国现在人民币坚挺、成本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的“便宜货”应该越来越没吸引力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