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批复!天津这个区域将迎来大变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 凤凰网房产天津站

最新!

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

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

总体方案

批复来了!

据天津政务网显示,天津市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西站

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

总体方案的批复

市发展改革委、红桥区人民政府:

你们关于报审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二、红桥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推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总体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三、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的协调和指导,在政策实施、体制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协调解决《总体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的统筹协调,及时开展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组织开展《总体方案》实施进展情况评估,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0日

天津西站及周边地区如何开发建设?

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如何打造?

总体方案中提出

↓↓

空间布局

一核两带三组团

“一核”:即天津西站核心商务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主要承载综合交通枢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同城生产生活示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先导区等功能。其中,子牙河南侧为I期,总建设规模约120万平方米,商业体量约50万平方米;子牙河北侧为II期,总建设规模约160万平方米,商业体量约80万平方米。

“两带”:一是光荣道科技创新产业带,包括光荣道科技产业园、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第七〇七研究所、中国建材集团绿色数智双碳创新中心和河北工业大学红桥区东院、南院等节点,重点承载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等功能。二是滨水生态文化带,包括子牙河、北运河及河流沿线的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西沽公园、桃花堤、北洋大学堂旧址等节点,重点拓展文化旅游功能。

“三组团”:一是西北角金融和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以陆家嘴金融广场为核心,包括水游城商业综合体、西北角特色商业街等节点,重点拓展金融、数字经济、航空服务及衍生产业功能。二是大胡同商贸和文旅聚集区,以大胡同商贸区为核心,包括三岔河口、天津之眼、天津市少年宫等节点,重点承载商贸服务、特色旅游功能。三是优质体教融合区,以杨庄粮库体育小镇项目为核心,包括南运河西部生态居住区、和苑居住区等节点,打造国内一流的教育、体育和居住融合区。

重点任务

全面升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1.强化区域高铁枢纽功能。持续优化天津西站高铁车次,大力推进“空铁联运”、“高铁货运”试点。积极协调天津西站往返大兴国际机场车次与机场航班有效对接,吸引津冀、环渤海乃至更广范围旅客汇聚天津。

2.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功能。充分发挥京津城际、津兴城际等京津冀区域高铁出行便捷性,打造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示范,推动京滨铁路至天津西站联络线建设,加快途经天津西站及周边区域的地铁4、7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

3.优化公共交通枢纽功能。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天津西站周边公交场站、自行车停车点等设施建设,实现既有客运站与城市轨道交通便捷换乘,支持中小运量接驳系统建设,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

4.构建立体道路交通体系。优化完善核心商务区内部及周边城市路网,改善提升天津西站地区道路交通,推动市政照明设施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天津西站南、北广场道路交通接驳组织,实施跨子牙河桥梁和地下空间建设,实现核心商务区内部高效联通、便捷可达。

5.做强航空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津兴城际快速通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优势,打造“没有机场的航空服务圈”,大力培育航空服务业及其配套产业,形成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产业集聚的重要支点。推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在天津西站建设城市航站楼。

增强产业聚集引领能力

1.培育总部企业集聚优势。坚持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和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加快推进核心商务区产业载体及配套设施建设,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功能性总部、研发类平台、创新联合体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落户。

2.提升商务服务发展质效。依托同城化生产生活机制,以协同发展带动商务服务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培育一批商务服务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形成高端商务服务业聚集发展态势,构建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相匹配的商务服务体系。

3.打造数字经济和研发设计产业集群。依托头部平台企业,加大数字经济企业引育力度,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依托云计算领域领军企业,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充分挖掘工业设计院所资源优势,打造“设计之都”功能性地标聚集地。

4.共建共享同城化商贸中心。大力拓展贸易功能,依托商贸龙头企业,引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电商平台等高能级贸易主体。支持行业带动力强的进出口企业、电商龙头企业京津冀同城商务区设立全国总部、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

提高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能级

1.高标准建设光荣道科技创新产业带。按照城、产、人融合发展方向,加快推动光荣道科技产业园核心区Ⅱ期建设。深化政校企合作,支持河北工业大学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雄安新区创新发展。

2.有序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龙头院所及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发挥产业用地资源优势积极吸引京冀科技企业和单位来津布局,实现技术要素跨区域融通合作。

提升城市文化和秀美生态吸引力

1.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旅新天地。整合北洋大学堂旧址、桃花堤等文旅资源,展示天津历史文化底蕴,形成“津卫文化”属性元素集中体验地,讲好讲活“津卫文化”故事,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京津冀同城商务区综合竞争力。

2.擦亮滨水文化生态金名片。坚持历史、文化、生态、经济一体发展,加强大运河沿线旅游景区与现有道路路网衔接,提炼天津市大运河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打造以“天子渡口·河海津韵”为主题的运河文化旅游名片。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动能

1.建设地标性综合商贸走廊。聚焦国际消费、文化旅游、优质生活等重点方向,提升三岔河口地区商业发展层级。以传统综合商业载体提升为契机,导入多元商业业态,培育高品质商街。加强核心商务区与各商圈联动,形成与综合交通枢纽相匹配的新一代综合消费商圈。

2.聚焦空铁联运打造都市消费新品牌。利用天津西站空铁联运交通枢纽优势,围绕往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京津冀环渤海、东北乃至更广范围地区客流,吸引外部消费,提升消费能级。探索发展免税购物,争取设立市内免税店,带动核心商务区免税购物消费。

3.大力发展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色消费。充分释放西北角商业街区津门烟火气的特色场景,壮大特色消费、网红消费,推动老字号创新聚集发展。依托运河绿廊、天津之眼、杨庄粮库体育小镇等,促进文化消费,丰富体育消费,打造商旅文体食住行娱深度融合的24小时消费场景。

(来源:天津政务网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