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助力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 凤凰网房产常州站

担当先行使命,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江苏溧阳站

日前,溧阳举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首发仪式,车主何敏在该市燕湖公园快充站体验了快捷舒适的充电服务。“快充20分钟,可以跑300公里。”何敏表示,充电站就在家门口,非常方便。“十四五”期间,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将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加快建设一批集发电、储能、充电、检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点,遍布城市乡村。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是长三角几何中心城市。开启“十四五”,溧阳以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为目标,以美丽宁杭新支点、城乡融合试验田为定位,争创公园城市示范、全域旅游示范、产业集群示范、乡村建设示范、区域协作示范。独特的资源禀赋、扎实的发展基础、良好的区位优势,决定了乡村建设在“五个示范”中是基础、基石、基点,是溧阳的特色、特长、特质。

电网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电力是发展的先行官、党群的连心桥。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以“供上电、供好电”为双引擎,主动对接、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担当先行使命,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更好地助推溧阳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适度超前,加快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

溧阳是全省首个开展供电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县级市,进入“十三五”前,就已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同优、电能同质、管理同标,为“十三五”期间电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持续缩小城乡供电差异、推动农村电网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新上变压器1500余台,农村居民户均容量提升40%、达到5.12千伏安,农村智能化台区占比达41%,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4000公里,农村地区自动化线路覆盖率实现从零跃升到92%,“获得电力”指标在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县(市、区)前列。

奋进“十四五”、踏上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对供电服务有哪些新需求,供电部门将推出哪些新举措?“我们坚持适度超前,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加快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穆迪介绍,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对接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重点板块、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和群众需求,已排定一批新的电网建设项目,着力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

苏皖合作示范区“开门接电”示范区启动仪式

今年4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到江苏考察,首站就到溧阳,溧阳市和安徽郎溪县、广德市签署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协议。一个月后,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就在该市社渚镇成立苏皖合作社渚先导区“开门接电”示范区,将区域电网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衔接,组建服务专班全力推进。通过建立招商引资紧密沟通机制,供电部门超前掌握用电需求后,将10千伏配电网提前延伸至待开发地块,供电服务由响应式向前置式转变。“‘开门接电’服务,最大特点就是将电源点提前延伸至客户红线,客户办电‘零距离、零等待、零投资’,缩短了接电周期、节省了用电成本。”穆迪表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叠加优质供电服务,示范区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增强了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

当前,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正在全市范围落实优化营商八项举措——保障重大项目、普惠政策红利、简化办电程序、提速电力工程、压降接电成本、加强能效服务、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及“三零”“三省”“三公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电能替代,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

动力电池是溧阳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绿水青山是溧阳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基于此,“电动溧阳”成为引领产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联结点。

“光储充检换”多站合一示范工程服务电动汽车车主

从2012年全市首个充电桩建成投运,到今年全省首个“光储充检换”多站合一示范工程竣工,“以电为中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在溧阳迈出新的步伐。与常规思路侧重发展城区充电设施不同,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结合本地区实际,坚持全域一体化发展,主动参与当地政府制定相关补贴政策,加快县、镇、村三级充电网络建设,从优服务、提速度、降成本三个层面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下沉到镇区、街道、乡村。

在原有国网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基础上,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对供电所进行升级改造,提供售车、安桩、接电“一网通”服务,并多措并举解决老旧小区充电报装难题,在景区、美丽乡村建设全电化休闲驿站,实现镇镇覆盖、村村可通。到去年底,溧阳累计建成充电站19座、充电桩群10个,全市12个镇区街道实现(快充)充电桩全覆盖,实现充电量195.49万千瓦时,对外充电服务6.2余万次,为电动溧阳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完善的供电配套服务让电动汽车‘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助力溧阳建设‘电动中国’示范区。”穆迪介绍,电动车畅行在最美农村路——“一号公路”,正在成为溧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雨过天晴,一艘白色游船缓缓驶来,在如境的水面上划出层层涟漪,泛起粼粼波光,美不胜收……这里便是远近闻名的天目湖

全国内陆湖最大纯电游船“山水绿源”号

去年9月,全国内陆湖最大纯电游船在溧阳天目湖畔正式启航。这也是继天目湖景区建成全国首家“智慧物联全电化”5A级示范景区后,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在助力“全域零碳绿色旅游”上迈出的新步伐。“山水绿源”号总容量800千瓦时,可续航100公里。预计年用电量约7.36万度,替代燃油70吨,每年可为景区节省支出近30万元。整船行驶安静、船身平稳,零污染、零排放的特质与天目湖旅游景区绿色生态的自然风光可谓相得益彰。按照现有的柴油游船数量计算,如果全部更换为电动游船,每年将减少碳排放量约2000吨。

与此同时,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打出组合拳:助力景区加快新能源车船更替速度、建设竹海电动小火车观光廊道、实施温泉能源合同管理,努力开创绿色文旅与全电结合的先行示范,让现代能源更好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为全国“智慧物联网全电化”景区建设提供优秀样板。

持续赋能,深度开掘金山银山“价值”

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

溧阳市南山竹海景区

溧阳市戴埠镇李家园村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曾是该市最偏僻的山村。如今,依托5A级景点南山竹海,民宿、农家乐等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李家园村农家乐发起人潘建华介绍,仅该村就有80多家“农家乐”,吃、住、游及土特产销售于一体,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现在村里电压平稳、电能充足、用电可靠,有了供电公司优质服务,民宿经济发展得特别好。”李家园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友介绍,今年“五一”前夕,李家园村又一台630千伏安箱变投入运行,至此该村在运公变变压器由原先的3台增至19台,容量7730千伏安,成为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村”。目前,溧阳共有各类民宿近300家,其中精品民宿100多家,星级溧阳茶舍23家,既丰富了旅游业态、提升了旅游品质,还促进了城乡融合、加快了乡村振兴。

目前,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以推进乡村生产电气化为抓手,建立乡镇综合能源服务站,优化综合能效服务团队,积极探索“供电 能效”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提供电能替代和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位于上兴镇的蝴蝶兰培育基地,长期被传统锅炉供暖温控不准造成的减产问题所困扰。供电公司能效服务团队在与用户探讨种植流程、核算整体成本后,协助进行电气化大棚改造,蝴蝶兰从两季培育变成了四季培育,产量提升一倍,效益直接翻番。

“电小能”党员服务队巡视茶场线路

结合溧阳农业特色,供电部门持续赋能:在制茶行业,推动“机器换人”和“智慧用能”深度融合,继续推广节能增产成功样本;在青虾养殖领域,综合运用“大云物移智”技术,打造设备物联可视、数据云端集成、养殖智慧高效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依托覆盖全市的10个乡镇供电所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并按照“一所一品”思路改造供电营业厅,连点成线、分类展示电动汽车、智慧家居等行业延伸产品及特色农副产品。同时,在公司、部门两个层面,分别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小组,与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有机结合,在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中践行“人民电力为人民”的崇高宗旨。

“双碳”目标催人奋进,乡村振兴天地广阔。“我们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当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穆迪表示。

来源:中国常州网

(原标题——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助力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