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股换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0

在《方木实盘周记2024年4月6日(茅台23年年报简析)》一文,收到一位朋友的留言(见下图):

我(留言的朋友)目前考虑用一部分$分众传媒(SZ002027)$$洋河股份(SZ002304)$ ,你(方木)看有没有不同见解。思考过程如下:目前(截至4月8日收盘)洋河97元,对应100亿净利润大概是14倍pe,分众6.9元,对应席勒市盈率大概是25倍pe。

首先,要跟朋友们说的是,对于此类“买、卖、换”等涉及交易决策的问题,并不适合由方木来给出这样或那样的建议。

正如在每篇周记的“强烈声明”中所写(见下图):

方木只是在记录和分享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为什么。。。但方木完全可能是错的,万万不可依赖方木的判断或行为就作出买卖决策,请坚持独立思考!

所以,对这类问题,方木通常都不会回答,还请朋友们见谅和理解🤗

然后,这又是一个“股换股”的问题,可借机再聊聊方木对于“股换股”的理念和思考逻辑。

对我而言,“卖出股票”和“买入股票”分别是两步独立的工作,先要思考清楚第1步“为何要卖出当前股票”,然后才去考虑第2步“为什么要买入”!

对此,方木曾写过一篇文章《投资就是比较,但别放错了“砝码”》,其中讲到:

尽量不要直接股票换股票!

我们知道投资就是比较,但正如下图所示,在天枰的左右两端,应当放置的分别是“股票和类现金资产”,而不是“股票和股票”:

对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能否股换股”,而是在于,我们大脑里要有下图这样一个思考过程:

换言之,“股换股”本身无关对错,只是我们需要刻意建立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让自己慢下来,思考清楚,然后再去做出决策,并能坦然接受和承担决策产生的各种可能结果,如此即可!

因此,自己的投资决策也不需要过多地征询他人意见,或者说压根就不需要去征询。

但凡需要征询别人意见的投资决策,多是自己心里没有谱气,更多的是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来增强自己的底气!

但你要知道的是,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都只不过是别人嘴里轻飘飘的一句话而已,最终无论赚赔,都无关他们自己的腰包,自然也就不会为了你去深思熟虑,你真的想把自己的钱袋子就这么草率地托付于别人的随口一说吗?

因此,最终还是得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正如在《褚时健传》这本书里,褚老经常说的一句话:

你自己心里要有谱气,不然什么都干不了。。。

如何才能有谱气,褚老也说了(见下图):

学习多、了解多、实践多,心里就有足够的谱气!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投资决策,非常需要征询别人的认同来增加谱气的时候,此时最好先什么都不要做,先去学习、去研究,直到你确认自己思考清楚了!

#换股# #股票卖出的逻辑# #股票卖出#

全部讨论

好全面,很用心了

茅台23年报分析,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