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乙买神华的投资过程(五)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4回复:119喜欢:158

网页链接

按:散户乙买神华的逻辑是典型的“两高一低”:高现金流、高分红、低PB。外加可持续。他学习巴菲特,视神华为巴菲特之保险公司,源源不断地提供现金流,在合适的价格买其他的好公司。
散户乙老师说,他大约是2020年四季度,把20来块钱的长电换成了20块港币多点的神华H。

🔗散户乙买神华的投资过程(一)

🔗散户乙买神华的投资过程(二)

🔗散户乙买神华的投资过程(三)

🔗散户乙买神华的投资过程(四)

♥2022-10-28神华只有长期在净资产附近,长期收益率才最好

以我对A股的了解,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否则,当下的股价总是让投资者的长期收益最小化。

这句话估计理解的人不多。什么意思?

投资者的最终收益=股价X股数(注:还有分红不买股的部分)。

在这里,股价是个变量,股数其实只要你持有的时间足够长,它也是个变量(分红再买入)。

由于市场上大多数散户或者短线交易者,甚至很多机构,持有的时间都不长,有的几周,有的几个月,有的几年,时间都太短。

所以在他们眼里,分红再投入可以忽略不计。他们持有期间股数就是不变的,他们的眼里只有股价。这就造成的他们的认知出现盲区:只有股价涨,我的投资才能赚钱。

如果有了分红再投入的概念,时间一久,经年累月后,股数的变化就体现出威力。

但股数的增加=分红/股价。看到没,在这里,股价跑分母上了,股价越高股数越少。

我注意观察过,我才有了这个结论:A股除非出现极端情况,某一件事蒙住了大多数人的眼,否则,股价总是呈现出让投资者长期收益最小化。

举个例子:中国神华,我只有长期分红再投入以净资产价格买入,如果它的股价不涨,长期在净资产附近,我才能做到长期收益率最好。

可神华的价格涨到30左右,差不多1.5倍净资产。如果我也买,其实只能买到原来2/3的股数。

过几年业绩停止增长,甚至出现点波动,它的股价又回到净资产附近,我这些年的分红再投入,效率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还有另一种极端情况,如果它的股价一家伙冲到60块,我立马抛出,提前几年兑现利润也可以。但它不会的。

其实老窖也是如此,所以我昨天才说:想等着老窖大跌是奢望。因为他真的如愿以偿的跌了,等于是给了我富两次的机会。

芒格不是说了吗,我们不要削尖脑袋总想富两次,一次就够了。

♥2024-1-26我借鉴巴菲特做法,用神华当成他的保险公司

每一种股票都有一个价值中枢,这个价值中枢一定是回头看才知道,没人能算出来,包括价值投资也是。

价值投资算的账面上的价值,市场它有个自己的价值中枢(包括市场环境,行业情况,参与者情绪)。

比如神华前年涨到30多,去年业绩倒退百分之二三十,但股价还是涨,因为它价值中枢在那。

之前酒鬼酒涨的很高,那么业绩一倒退,市场如果给15倍估值股价到多少,其实市场给的还是30多倍估值。所以市场价值估值不是这样的,是综合的。

比如老窖前几年4、5块钱干到60倍市盈率,300来块钱股价。现在业绩9块钱了,市场给17倍估值。如果接下去老窖业绩暴雷暴到5块钱,那可不会是15倍市盈率,75元价格,也可能市场给30倍估值150元,那股价也没跌。

所以市场股价不单看市盈率,因为市场中枢价值很综合的,很复杂,只能回头看。不管是技术派、价值派都算不出来,只能开盲盒,是蒙着的。

所以有段时间我说,持有不等于买入,不可能因为可能的风险把它抛出去,但是没有持有的人,他有钱可以等待。

比如老窖5块业绩给60倍市盈率股价冲到300元,那么过2年业绩到10块乘60倍,不该股价到600元才合理吗?其实不是那样算。

反过来,它业绩倒退的时候,如果假如说到了周期拐点往下走的时候呢,有人说股价跌到50元跌到80元,他们怎么算的呢?

他们按照现在老窖市盈率15倍直接乘5元业绩算,其实不能这么算。

股市有个价值中枢,如果真暴雷了,雷出来了,它的市盈率估值马上比现在高了,就跟5元涨到300元一样的道理。

所以要理解这个意思,否则就是老满仓不留现金,看到好一分钱不留全部买,看到一跌就害怕全抛。其实投资不是这样的。

你有了这个思想的时候,手里才能拿得住现金,没有这个思想呢,手里拿不出现金。要么就是资金用到极致甚至融资,股价一跌吓得一股不留甚至销户。

真正理解我意思后,既有仓位又有资金,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才是长期投资之道。

巴菲特牛在有个保险公司有源源不断现金流,所以我借鉴了巴菲特的方法。在老窖比较高的时候换了神华,用神华分红。

如果依着我08年时候肯定卖了存银行,在等着老窖价格跌回来再买入,现在等于我又进了一步,买了神华这个高现金流股票,再买老窖。

♥2024-2-23这两年投资策略:用神华分红逢低买白酒

我是股权投资。

我考虑的重点是,我的神华股权在未来三五年还会带来十块八块的现金流,这是我考虑的重点。

至于它股价在40块能否站稳,会不会没高位减持股价又跌回30块,那不是我当下考虑的,我不会在股价上纠结,患得患失。

我只有两点,它跌到净资产我就买,短期涨到五六十就提前透支十年收益,我就走了。

关于老窖,我个人是190多就象征性开始买入了。主要买入集中在140~150~160。然后我就停止了,大约剩余三分之一现金。这部分现金我是预防白酒真的“爆雷”,尽管我是以报表为准,毕竟报表并不十全十美有瑕疵,尽管管理层有解释,我依然要留有余地。

我这两年的投资策略就是:用神华的分红逢低买入白酒。我相信到2030年会有满意回报。

钱在我账户是钱,投资出去就是资本。钱生钱是赚差价,资本增值是靠合理价格布局能长期带来高回报的优质资产,赚钱是靠资本增值,而不是个人判断股价赚差价。

至于有人问170能不能买,我不知他们是怎么理解投资的。

这是我对老窖和神华未来的投资思路,也算是给有想知道我未来打算的朋友一个参考。

呵呵,虽然中国字都认识,但合起来的意思真正明白的可能也不多。

♥2024-2-27神华三十七八块钱肯定有点儿贵

我的资金是有计划的,跌了就买点。追涨是可以的,但不是追股价,因为股价有可能是下跌中的反弹。

追涨是业绩明朗以后,股价虽涨了,但依然觉得低估再追。确切的说,这是对投资的布局。就是无论什么买卖是基于价值,而不是价格。

神华呢,我根本不看股价,因为目前这个时候,三十七八块钱肯定有点儿贵。就是如果单是从股价来讲,你如果要是十来块钱买的,现在到三十七八卖了也行。

但是我不是这么来看这个股票的,我是看它未来3~5年,一股可以给我提供十几块钱的现金,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所以我们根本就不一样。

我不跟你讲了嘛,同样一个股票一个价格,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我是股权投资,不是股价投资。

♥2024-3-26投资的指导思想往往更重要,事关投资方法论

之前我们在雪球讨论过,价值投资给企业定量和定性的重要性。

最近我在考虑,其实我们投资的指导思想往往更重要。因为指导思想可以衍生出与之对应的方法论。

如果我们投资的指导思想是:抓住机会(无论是根据技术指标还是业绩预测)低吸高抛,将初始本金扩大,然后落袋为安,再等待下一次机会或另一只股票。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必然是要预测大盘,预测股价,关注热点等,也会经常用上技术指标。

如果指导思想是: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目的不是现金落袋为安,而是要持有能持续带来满意现金流的优质股权为安,那关注的必然又是另一些指标。

比如老窖的股权投资我已经收回。

现在的神华,我在意的不是它的股价会如何,而是再有个三五年,我神华这笔投资也可以靠分红收回了,我白赚了这么多优质股权。

而且这期间的大笔现金分红,我也可以择机买入价格合适的优质股权。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关注的只有分红这个因素。所以,不同的投资指导思想会衍生出不同的投资方法。

♥2014-5-13当初为什么神华买得多,就是连续几天大跌

钱基本花完了,因为跌得快。

如果一买就涨我可能就买得很少,当初为什么神华买得多,就是连续几天大跌。

茅台只买了6800股,因为涨到1700了就不买了。如果茅台一路跌到1500,可能就都买茅台了,五粮液就不买了。如果当初老窖跌破140,可能就全老窖了。

为什么我现在要买茅台五粮液,急着把钱花出去呢?按道理说,它一涨,我不买了,我留着钱就完了。

但是我总感觉,未来一两年中国会刺激通胀。现在是通缩,大家感觉没钱,那么呢将来肯定是还是要宽松,这个刺激通胀,因为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很多问题在通胀中比通缩中好解决。一通缩呢,到处都是问题,一通胀呢,虽然也有问题,但是呢,很多就给它解决了,所以我就不想留钱。

我的心态很多人可能是理解不了,主要是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

我以前年轻时候钱少,无论买车买房买什么大件都要拿本金出来,那么现在对我来说,我买的所有东西都是拿股息或利息,就是本金可以不动。

那么现在我看来,这个回报高低就是我的利息,我的现金流,我能用来买东西的。

比如一千万,我存银行一年有20万,我就用这20万。这一千万假如我买了股票一年有60万的股息,那我就觉得这个一千万的股票划算,至于波动跌到800万,只要我基本面没看错也无所谓,十年八年后它必然涨过一千万。

这个我算了一下,长期肯定是值得的,那在这个前提下我买了。那么呢,它波动到800万根本就不在乎,因为它能给我带来60万现金流。

如果一千万存银行,看似本金没动,但只能带来20万,而且从长期来看,存银行是慢慢贬值的。你存股票里面,它看似波动,但是你十年八年它一定是增加的,这个是大前提。

另外再说一下短期技术。

其实一个股票,真正赚大钱或亏大钱的时间就是那么5%的时间,其余基本在波动,就这5%的时间,他要么一下破位向上几个台阶,要么一下破位向下几个台阶。

那么这个技术它好用的地方就是波动期。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就是某一只股票十块钱买了,我们觉得它能跌到八块,那最后真的跌到八块。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觉得这个十块钱的股票能涨到12块,但是犹豫没买,过几天真的到12,这个时候就给我们一个错觉,认为股价可预测,形成了一个误区,认为技术是准的,就高抛低吸。

问题是技术不可能100%,那么你有时候猜对了,有时候猜错了。如果猜对的机会多,就多赚。

那么这种人,很有可能在股票突破前,又到了之前的阻力位抛掉股票,结果股价咣咣几个台阶上去,然后再也下不来,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技术什么时候可以用呢?

比如我在买的时候,我觉得十块钱到了可以买了,我咣一下全部都买了?不会的。我这时候就用到技术了,尽量降低成本,这个技术预测,说白了就是一个历史统计学。

每当股票波动的时候,如果量能不足就会下来,到了某一些支撑位,如果跌不破就会又上去,有一定的准确性。

但是赚大钱还是亏大钱,本质上是由你投资的公司决定的。

精彩讨论

夏虫不可语冰-06-16 20:35

几千年?
那你这就是瞎扯了,人类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酿酒活动是模仿自然发酵过程,而真正的人工酿酒活动是在农业出现后开始的。
而白酒、白兰地这些蒸馏酒的技术,按主流观点起源只能追溯到两个源头:一个是中国的辽国,另一个是阿维森纳时代的波斯。
在中国,白酒在民国时期才开始小范围流行,但当时并不是主流,解放后在1952年的全国第一次酒评会上,白酒还与其他类型的酒共存。
直到1963年的第二次全国评酒会时,选出的八大名酒全部是白酒,这才标志着白酒确立了其在中国酒类中的主导地位。。。
哪来的什么几千年?

夏虫不可语冰-06-16 20:40

知道。
他已经上岸了,钱足够花了,更多的钱对他就只是个数字。。。
而现金是最垃圾的资产,所以这些白酒股权才是他的选择,有相当部分持有白酒股的人就是同样的想法,类似于传统上那种“一铺养三代”的观念。。。

夏虫不可语冰-06-16 20:15

嗯,白酒股尤其是老窖他应该是研究得比较深入。
有分红的价投股是不怕杀估值的,但不能杀逻辑。
价投卖出3原则之一就是:基本面发生重大转变,原来买入和持有的逻辑不在了。。。

夏虫不可语冰-06-16 19:42

散户乙2024年之后的那些发言哪来的?
看遣词用句及意思符合他一贯的思想。
前提在于“只要我基本面没看错也无所谓”。

夏虫不可语冰-06-16 19:54

半年多以前,我写过一篇我对白酒股看法的贴,其中提到了一些白酒基本面方面的隐忧,起源就是之前和他的一些对话。
现在看来,他还是坚持他原来的观点没变。。。

全部讨论

散户乙2024年之后的那些发言哪来的?
看遣词用句及意思符合他一贯的思想。
前提在于“只要我基本面没看错也无所谓”。

06-16 09:58

转!

06-16 22:27

请问在哪里看散户乙2024年的发言?

06-16 21:36

谢谢!mark一下

06-16 20:40

神华的投资策略 mark

感谢分享

06-16 19:35

如果有了分红再投入的概念,时间一久,经年累月后,股数的变化就体现出威力。

散户乙看问题真的很透彻,现在白酒板块下评论说什么的都有,大部分都很肤浅,凭感觉就下结论。

请问散户乙现在哪里发言?

06-16 12:07

这个汇编很好,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