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和短期投资者计算收益的不同公式

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7喜欢:50

网页链接

我的经验,只有一只好股票,因为各种原因被市场冷落时,才会出现最好的时候。
一旦他又被众多投资者所关注,那么,除了个别时候股价出现非理性暴涨或暴跌,大多数时候股价涨的幅度都是让:市值=(初始买入股数+持有年限X分红/股价)X当下股价,出现最小值。
换句话说,股价总是涨的不尴不尬。既不会涨到让你下决心抛(卖),也不会不涨让你可以买入更多股。
散户乙,2022-4


♥散户乙:2022-4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者计算收益的不同公式

价投常说:希望股价长期不涨。

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故意装有深度。尤其是新手,就不太理解。我试着来解释下这事。

价投希望股价不涨,其实是隐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长期分红再投入的复利概念。

这比较好理解,如果你持有的时间足够长,你投资的股票分红比例足够高,股价长期不涨就意味着在持有期间可以买更多股数。

第二,价投决定是否投资某股,并不以它股价在持有期会出现非理性暴涨为前提。

因此,他们在说这话时,就没有以这种情况说事。

所以才有了宁静说的:股价上涨是长期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损失。

但是,无论是短线客一天一结账,还是长期投资如巴菲特。他们的盈利无一例外都是看持有的股票市值。

持有的股票市值=股数X股价。这个公式有两个变量:股数和股价。

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股数=初始买入的股数+持有年数X分红/股价,这是个变数。

而对短期投资者来说,股数=初始买入股数。是个定数。

这就是价投为什么往往把眼光聚焦在股数的增加上,而初入市的朋友眼光往往聚焦在股价上。

如果老窖股价真的从上市就一直不涨,到现在分红再投入,投资者持有的股数会是天量,即使股价不涨,市值也会有较大值。如果股价短期就涨到透支很多年的盈利,那么立刻抛掉,即使股数不变,市值依然可以获得较大值。

但以我的经验,只有一只好股票,因为各种原因被市场冷落时,才会出现最好的时候。一旦他又被众多投资者所关注,那么,除了个别时候股价出现非理性暴涨或暴跌,大多数时候股价涨的幅度都是让:市值=(初始买入股数+持有年限X分红/股价)X当下股价,出现最小值。

换句话说,股价总是涨的不尴不尬。既不会涨到让你下决心抛(卖),也不会不涨让你可以买入更多股。

比如神华,如果目前还是十七八块,分红肯定可以买更多的股。或者一家伙冲到五六十,可以考虑卖出。都不会,他就涨到30以下,既无法让你买到更多股获利最大化,也不会涨到让你下决心抛出获利最大化。

因此,价投不希望股价涨,是不希望它涨的幅度,刚好使的市值有最小值。


♥散户乙:2023-3-1一笔投资收益的最终计算公式

为什么大多数时候股价的上涨,客观上是让长期投资者利益最小化?

为此我曾经写过一帖。我就再酝酿一下,唠叨一下。

我们一笔投资的最终收益应该是下面这个公式:

投资总收益=(卖出时股价X卖出时股数-买入时股价X买入时的股数)+期间分红留存的现金。

对于这个公式我解释一下:

1,虽然我们持有这个公司期间每年的盈利,要以公司每股盈利为准。当有一天我们离开这个公司,我们还是要以股权退出时该公司在股权交易所(股市)的结算价为准。

2,如果是短线交易者,一般持股时间都不会太长,在他们眼里,股数基本就是个定量,分红基本可忽略(因为除权,他们认为分不分都一样)。

所以,在他们眼里,投资总收益就只与价差有关。

3,如果是长期投资者,如果股价总是处于低迷,分红就可以再投入不断增加股数,这时,股数也成为变量。而这时,股价上升意味着再投入的股数变少。短期不明显,长期也是影响总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4,分红,如果股价处于低位,投资者就会不断的买入股票,增加股数。如果股价太高,分红就会作为现金储备,等待机会,这个部分积累下来也很可观。

对于长期投资者,总收益是五个变量。

对于短期交易者,总收益只有两个变量。

我注意观察过,除非个股发疯或者整个大盘疯牛。大多数股票、大多数时间,它们上涨的幅度是让长期投资者利益最小化。

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看股市的眼睛就不一样,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另一个世界。

你还会说理念不重要吗?


♥散户乙:2023-3-28神华收益率的计算

如果我是20块净资产价格买的神华,谈谈30块钱的神华在我眼里是个什么样子。

1,早年的我。我之前20块价格买了神华,涨到30,抛出,赚了50%。

现在的我。

2,神华长期roe可以维持在15%,如果价格始终30块(20块净资产,市净率1.5),我分红再买入,其实回报是10%,十年变成77.8块。赚了(77.8-30)/30≈1.6倍。

3,如果神华价格始终20,分红再投入,(市净率为1,回报是15%),十年变成80.9块,赚了(80.9-20)/20≈3倍。

4,如果我分红不再投入(价格始终20),十年分红大约25块,赚了(45-20)/20=1.25倍。

这里有个问题牵扯到底线思维,神华1.5倍市净率会是常态吗?如果神华十年后估值回到净资产,那么第二种回报率就大幅度缩水了。

如果十年后神华的估值侥幸到了1.5倍,我的第三种回报就会大幅提高。

因此,我常说,如果神华总在这波动,他的分红我就要找更高回报率的股票了。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十月份股票大跌我只提到要买老窖的原因。


♥散户乙:2023-05-3 我投资大致就是两个阶段

如果从投资理念上分,我的投资大致就是两个阶段:一个是学巴菲特之前,一个是学巴菲特之后。或者也可以说:价投前和价投后。

学巴菲特之后,也有一个不断理解,不断领悟的过程。因为其他大师的书我都没看过也没研究过,我的认知和看问题的视角也就比较狭窄。有的朋友觉得很好的股,我却不会买。不会买并不是它不好,而是我看不懂。

对我来说,投资最主要就三个指标:1,保底收益率。2,时间。3,买入价格。

一,价值投资的最终投资收益=初始投资额X(1+保底收益率)时间次方。

匡算保底收益率与pb有关,就与初始买入价格有关。

二,我以前计算投资收益=(卖出价格-买入价格)。

如果用算式来表示,第一个就是价投计算收益的公式。第二个就是非价投计算收益的公式。

这就是本质区别了。

第一个公式,就三个变量。你首先就要研究保底收益率。收益率是什么?这就牵扯到价投的最本质的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你买了企业的一部分,就是企业的股东。现实里你参股朋友的企业,是不是要算收益率?多久回本?对了,这个收益率就是:股东权益收益率。

如果你参股一个餐厅,你不会用五一、十一节假日的营业额算回报率,你应该用平常且偏低的日子计算,如果收益满意,实际一定会更满意。这就是所谓的:五毛买一块的东西。

其次,你要评估企业能够维持保底收益率的时间有多久。这牵扯到你收益的几次方问题。

最后,多少价格介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掂量出一个自己愿意付出的价格。

全部讨论

05-16 12:50

05-25 09:17

3

05-21 07:45

价投公司

05-16 12:23

这个把价投收益分解的很清楚了,价投者的收益,股数是个很重要的变量,但是对于投机者来说,股数不是变量,股价才是。股数既影响长期持股的分红收益,也影响可能卖出时的收益(虽然对于价投者来说,买入时希望长期持股不卖出,但是有一天有人把今后几十年的分红提前给你,为啥不成全他呢)

投资最主要就三个指标:
1,保底收益率。
2,持有时间。
3,买入价格。
一,价值投资的最终投资收益=初始投资额X(1+保底收益率)时间次方。
匡算保底收益率与pb有关,就与初始买入价格有关。
二,我以前计算投资收益=(卖出价格-买入价格)
如果用算式来表示
第一个就是价投计算收益的公式。
第二个就是非价投计算收益的公式。
这就是本质区别了。
第一个公式,就三个变量。你首先就要研究保底收益率。收益率是什么?这就牵扯到价投的最本质的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你买了企业的一部分,就是企业的股东。
现实里你参股朋友的企业,是不是要算收益率?多久回本?对了,这个收益率就是:股东权益收益率。

05-16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