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股票基本面:中泰股份谈氢液化的技术线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喜欢:0

中泰股份的核心产品是板翅式换热器,近年来市场地位稳固、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游客户未能及时复工主动要求延迟交货,反而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公司核心产品的产能紧张矛盾。

在保持传统能源化工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中泰股份在2020 年取得5 套合成气深冷分离装置订单,两套60 万吨/年高压流程装置顺利开车成功,标志着公司在深冷大型装置设计、制造领域的突破。2020 年公司深冷技术设备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减少32.84%,毛利率则同比增加5.45 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深冷技术设备产品收入已达上年全年的80%,但毛利率有所回落。针对中泰股份在氢液化设备领域的布局,力场君特与资深研究人士做了交流,特将部分信息整理如下。

Q:中泰设备的业务拆分情况如何?

A:成套设备大约占40%-50%,换热器占到20%-30%,还有冷箱大约是占20%-30%,深冷设备的市场涉及石化、煤化工、天然气及电子气等多个相关行业。

Q:公司面对燃气价格上涨影响有什么措施?

A:今年三季度的时候,天然气在大宗中领涨,导致中泰股份两头受困:上游气价被动接受、没有议价空间,增量价格是甚至达到存量价格的1.5-1.7 倍左右;下游分销受价格管制,三季度物价局没有及时上调价格,公司利润受到影响。目前公司积极和物价局协调,整个业务结构也有调整,价差和利润都恢复到正常水平。公司也一直在努力多开发一些下游高品质的客户把量做大,再就是从气价成本端来想办法,开辟更多采购渠道,找一些低成本气源来做、降低成本价。

Q:公司核心产品是否有助于氢液化成本下降?是否存在技术壁垒?

A:氢液化的成本高不在于设备成本,而是氢本身难液化的特性,保持液化状态需要持续低温过程,存在30%-40%的本身能量损失。目前国内没有氢液化国产运行装置,有几套关于卫星发射的,运用了较多外资技术;在设备投资方面,国产的设备在一些关键领域也已逐渐实现突破,若设备国产化以后成本不会很高。

Q:国内能够提供氢液化设备的企业多吗?

A:氢液化的过程要先用深冷技术预冷,再用氦膨胀进行进一步加压并冷却到零下253°C,国内能够提供氢液化设备的企业数量很少;国内目前是101 所牵头,把国内相关的厂商串联起来,由101 所进行整体流程设计,其中氦膨胀机是一个比较大的瓶颈,中科院在着手研发。氢液化是为了解决储运氢的问题,中泰股份氢液化的研发基本已经成型,将来走液氢路线,公司不但有核心设备的供应能力,也有成套设备生产的能力,但现在尚未有项目落地。

Q:中泰股份是否具备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目前有没有实际应用?

A: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研发有储备,但目前没有应用到化工合成领域。碳捕捉和封存领域发展前景不太好,技术难度高也缺乏经济性,设备的投资成本高但后端利用非常少;而且二氧化碳最大的问题在于需求量太少,但供应量太大。

Q:燃料电池车的推广应用情况如何?

A:数量方面国家的规划是300 多个,目前在建、在运行的有100 多个。燃料电池车有一个发展瓶颈,就是经济性,目前燃料电池相较于普通燃油车、LNG 车、电动车等等,购车成本高出很多;同时运营成本也很高,整运营体成本高出传统动力车的两到三倍。车辆本身在不断研发下和国产化加持下可能有所降本,但氢源目前仍然很贵,广州某地经常出现车没有地方加氢,且价格高达70-80元/公斤以上,但事实上需要降到30-40 元/公斤才是有竞争力的价格。目前只能由地方政策来推进,小规模发展,如果后续技术攻克会有比较广阔的应用空间。

Q:在储运和液化的技术线路有哪些布局?

A:氢的储运是最大瓶颈,国际有很多路线,液氢只是其中之一,据说日本企业的有机溶液储存路线研发的效率更高,但国内在这一领域没有研发积累,液氢的技术研发反而相对较多;固体储氢中吸氢放氢的温度较高,不太适合大规模场景。液化作为高端技术市场,国内企业能做的很少,这是中泰股份的目标;氢将来能从哪条路线成熟没有人能下定论,尚在摸索中,液氢和氨的技术路径公司都会布局。

全部讨论

2022-01-10 15:18

1月13号第二届世界氨能源大会召开,将引领氨-氢产业新格局。
关于氨燃料,有主要两点:1、氨氢结合使用,能破解氢能源安全瓶颈与使用成本高的瓶颈,空间巨大。氨分解制氢,转化设备是核心。设备股中泰股份   2、MG创始人AndrewForrest在全球海事论坛上表示,“我知道设备厂商和大型船厂谈论的是几十年,我们谈论的是几个月。我的团队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一艘船舶的主机改造成可以使用氨作为燃料。目前这艘船的燃料氨占60%-80%,并将很快达到100%。按照以上推测,氨燃料使用很可能在22年迎来加速性拐点!和远气体之前公告纯氨年产20万吨项目开始试产(包括电子级高纯氨年产2万吨),电子级高纯氢3.2亿/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