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7

李国飞:共识与上涨空间的关系

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一只股票的确定性很强,往往意味着大家的共识会很强,这样上涨的空间就很有限了。

这个说法的理论根据其实来自博弈论。如果大家普遍都很看好,也就是所谓的共识很强,那么买的人就会很积极踊跃,股价就会涨得很高。另外一方面,如果出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多头纷纷出货时,跌的也会深。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根据这个理论,有人会非常重视所谓共识的判断,认为超额收益来自于非共识,并据此制定投资策略。

但事实告诉我们,有极少数的一些“有广泛共识的明星公司”很多年都是大牛股,看看茅台好市多、TjMax、微软谷歌,LVMH等,持续取得了非凡的超额收益。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这些公司都有超级宽的护城河,在竞争中胜率很高,但支持他们长期大涨还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因是,它们未来的成长空间还很大,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雪坡还很长。因此在很多年中,尽管有时候涨多了一定会回调,但是伴随着业绩的持续成长,它们的股价仍然会屡创新高。

有位朋友问我:“你说的'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大'属于共识的一部分吗?”如果是,市场很快就会据此定价,很快这种股票就会大涨,长期持有就没有什么空间了。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共识到底是什么。

其实有好多种所谓的共识。

对短期股价有很大影响的是“彭博共识”。彭博会将一些主流的有影响力的分析师对该公司下一个季度、当年或更长一点的业绩的预测,简单平均一下,公布为所谓的共识。基金经理关心的主要是下一季度或当年的业绩共识,当业绩真正公布的时候,如果与这种共识有较大差距,确实会引起股价的波动。至于第二年的业绩共识,影响就小多了,两年之后的就更小了,因为变数太多,可信度有限。因此,彭博共识实质上是极少数分析师的共识,而且主要是短期的共识。对价值投资而言,这种短期的所谓共识,其实意义相当有限。

价值投资者所最关心的长期成长空间有多大,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分歧普遍极大。多头们认为很大,空头们可能认为很小。同样是多头,极度乐观的多头和谨慎的多头,估测结果甚至也可能有数倍的差异。因此我们说的所谓共识,和我在前面所谈的所谓胜率一样,其实都是非常主观的事情,至于这种主观判断对还是不对,要靠事实来验证。某人宣称的所谓共识,其实只是他或者他所属的某一个小团体所做出的预测。

而且我发现,即使是看起来很专业的分析师群体所达成的共识,也经常会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有规律可循,基本就是简单的线性推导。比如某一个季度或某一年的成长很快,那么所谓共识就会大幅调高,相反就会大幅调低。究其原因,是这些研究员习惯短线思维,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短线看得准不准”和他们的收入有很大的关系。

回到之前那个问题, Costco微软、LVMH等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如果确实已经真正成为整个市场的共识,市场必然会迅速据此定价,股票涨幅就会一步到位,但从它逐年持续上涨的趋势可以断定,所谓的整个市场都认同的客观的共识是不存在的。

共识者,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很不可靠。把很多精力用来研判市场的共识究竟是什么,其实意义不大。根据这种共识来进行决策,波动性会很大,确定性也不可能太高。

如何判断未来成长的空间,不同专业领域的方法论会有很大的差异。只有长期研究某一个领域,才可能洞察本质并做出自己的预测,而且未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是符合贝叶斯主义的。不过,预测未来实在太难,研究再深入也只能是毛估估。

我比较喜欢研究这样的领域:一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趋势,已过了早期迷茫的阶段,曙光初现,只知道空间非常大,甚至大到一时难以估量;二是一个很大的行业,虽然每年成长速度不一定会很快,甚至已经平稳了,但是,某一家公司的竞争力极其锐利,它现在的市场份额还不算太大,未来可以取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回过头来,我在前面所说的“有广泛共识的明星公司”,如微软茅台等,到底在说什么?很多时候,它们其实和所谓共识并没什么关系,而是通常指多年来股价表现很不错、因此经常被媒体报道、广大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公司。

所谓“广泛共识”还有一种使用的语境,是指市场变得非常乐观或非常悲观,实质表达的是一种市场的情绪,但大家误以为是所谓共识。研究市场的情绪对投资是有意义的,例如非常悲观的市场会为我们创造好的买点。

如果一家公司处于所谓广泛共识中,但其实是处于非常乐观的市场情绪下,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公司估值会比较高,甚至阶段性会很高。怎么办呢?我觉得,即使自己预测其未来成长空间还很大,但如果估值太贵了,还是要慎重,最好等到它有好的回调再买,这需要足够的耐心。我前面已经谈过这一问题,在此我再复述一遍:

如果觉得还比较贵,不妨再耐心等待以下几种机会:一是股市全面大跌而带来的个股下跌机会,例如在熊市中后期,或者在重大事件(如疫情)导致市场资金极度紧张的时候买入;二是当一些大的利空因素袭击公司导致价格下跌,但评估后认为对长期发展影响有限时,就可以趁低买入,例如美国运通公司曾经由于色拉油丑闻而股价大跌,茅台也曾经由于塑化剂事件而狂跌不止,这都是好的买点;三是很多行业会有一些显著的周期,等候周期底部的来临,看看有没有机会。例如,券商的业绩表现与利率有很大的关系,在加息周期利润暴涨(主要原因是把钱借给客户的利差提高了),股价也高,在降息周期则相反,如果要买,不妨等待息口的变化。

查理芒格有句名言:赚大钱不是靠交易,是靠等待。巴菲特在买入某些公司之前,曾经关注了几十年,例如可口可乐

现在苹果市值3万亿美元,10年前你知道它有多少市值吗?不到3000亿美元,当时已经是市场上最高市值的股票之一了,Superstar,这么受欢迎,所谓“共识高”,而且如此大市值的公司怎么还能涨呢?如果这么想,那很遗憾这10年就错过了。我想强调的是,是否有所谓的市场共识并非核心,是否有超强的护城河以保证它的极高确定性,是否还有很长的雪坡保证它的成长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朋友和我探讨苹果10年涨10倍的这个案例,他用非共识来解释。这10年间苹果的发展和当时的共识有好几处不一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非共识是,大家之前都把它当作卖硬件的公司,因此估值PE比较低,直到有一天,苹果非硬件产品的收入,包括30%苹果税的收入、 Apple Pay的收入,还有用户订阅手机资讯、音乐、视频等的收入,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可以用类似软件或SaaS的方式给它估值,因此把它的PE大幅调升了。

这样的解释是有道理的,但我认为还有更底层的思考逻辑。我的解释是:苹果的非硬件收入不断增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能触发一次重大的贝叶斯调整,这次调整思考的模型仍然是DCF模型,思考的对象仍然是自由现金流,当觉得是可持续并且空间很大时,苹果的价值就有了很大的提升,它的估值PE也因此被调高了。在思考的原点,并不需要关心共识这个问题,思考的结论和当时主流的想法即所谓共识是不一致的,但那只是结果。如果认为之所以大涨,是由于非共识的话,究其根本,我觉得是倒果为因了。前面谈到微软由于有ChatGPT3.5的横空出世,极大拓展了它未来云收入的空间,从而触发了一次贝叶斯调整,这两者的思考逻辑是一样的。

证券市场可以容纳很多种不同的投资理念。用共识这种方法来思考是基于博弈论的,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而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传统上就是DCF模型,但我认为还要加上贝叶斯调整,思考对象始终是自由现金流。这个逻辑清晰简单,当然,要做到很不容易。

全部讨论

深研慢悟03-31 12:01

z

小鱼儿侨03-24 11:46

我想强调的是,是否有所谓的市场共识并非核心,是否有超强的护城河以保证它的极高确定性,是否还有很长的雪坡保证它的成长性,这才是最重要的。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