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那瞬间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2喜欢:16
零售行业,感觉总是有人要牺牲的,大型组织追求效率本身就是对人的工具化和商品化。

Sears如日中天的时代,讲究的是sears和供货商要共赢,追求的是好服务带来的溢价,high quality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时代的大背景是1945-1965,美国经济繁荣向上的20年。

walwart从1960s中发迹,山姆沃尔顿跨州窜货,满世界给自己的消费者找便宜货源,无论这货源是符合当时的商业规则还是不符合的。沃尔玛在70s年代建立优势,对供货商的压榨是前无古人的,不光压价格,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加速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 “先生,如果你继续在美国生产你的产品,不把你的工厂搬去发展中国家降低成本,那么恐怕我们将不能继续合作了”。时代的大背景是1965 - 1985,美国经济深陷泥潭,非美地区大发展的20年。

另外,听说亚马逊靠一己之力支撑起了西雅图的心理咨询行业的繁荣,每年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去看心理医生的亚马逊员工挺可观的。前几年码农圈子里有这样一句话:做谷歌的员工,买亚麻的股票。

Sears和walmart的例子,让我想起文学作品《飘》中的白瑞德 vs 阿什利,艰难的时代,可能只有“流氓”才能活的好。个体究竟是应该顺应时代,还是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是一个可以辩论的话题。

热门回复

拼多多还首创了不少针对商家的规则,比如:拉黑人数的限制、比如:未回复信息计时,在淘宝京东探索过的方向上,极尽所能的更进一步做到极致去提高服务和利润。。比较各个平台,对于商家而言,相对来说,淘宝是友好、有人情味、讲规则平等的,拼多多是苛刻贪婪而无情的,抖音门槛高要求严格但也很讲规则。。

2023-03-31 13:17

我记得,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我住的附近旁边有个全美最二大的Sears,我现在还依稀记得那个巨大的停车场,一直都不没什么车,我就和现在老婆在停车场约会。不得不让人唏嘘,零售行业的变革与牺牲。有机会分享下,投资JC Peny的过程(那个时候我自己23岁左右),零售行业要始终站在消费者考虑,消费者对成本非常敏感这是核心。

2023-03-31 10:37

话说啥是常识,$英特尔(INTC)$ 13万人,$AMD(AMD)$$英伟达(NVDA)$ 都只有大概2.5万人,那Lisa Su和Jensen Huang管理学双雄吗。

我知道PDD对员工和客户的压榨,但如果是法治商业世界,没人强迫继续经营一个低资本回报的生意或者职业’。这里真正缺位的是监管和为无产阶级社会福利说话的。公司管理层的fiduciary duty是对股东。

2023-03-31 10:04

历史可能充满感情色彩,好像这些企业有所选择,也可能只是行业格局赋予了企业不同的生存形态。Sears的时代,商品经济开始繁荣,供应商有限,还有和零售门店谈判的筹码。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大量产能给低端商品创造出数不清的供应商,也把权利更推向了$沃尔玛(WMT)$这样的零售商,并创造了$拼多多(PDD)$出现的基石。

2023-04-01 02:33

对啊,这种比较本身就不合理

2023-03-31 13:49

研究零售业,一定要看山姆沃尔顿自传。

2023-03-31 13:45

我也很喜欢target,每周都去逛,我也喜欢其店面风格。

[很赞]余老板真相了

405060s呢?

2023-03-31 10:01

你对零售研究还很深。用户 股东 员工 客户,利益不一致并且总有人不满意是常态,利益一致并且总能满意是非常态。比如我是拼多多用户、股东和客户,但是看到其他拼多多股东夸他效率高,一万人可以干阿里京东几十万人(其实拆分下来,大约是三到五万人)干的活。用常识想想这可能吗。如果是真的,那么管理学之父应该是黄铮,而不是彼得德鲁克。这一万顶三万背后代表着什么,看看、问问、想想,不难知道。讨论一个公司是复杂的,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还要给好和不好排序、赋权重,不然无论哪一种都会一叶障目,影响投资结果。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