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景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21
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中指出小米的性价比优势源于互联网营销低成本+、互联网渠道低成本。但从商业逻辑而言:互联网并非小米独有工具,这两个优势更接近于阶段性先发优势、而非根本性优势,并非不能模仿,也不是没有局限。从商业史来看,最接近的案例莫过于以直销起家的dell,但是dell的直销法宝在20世纪失效,被主要对手赶上甚至超过。就现实发展而言:1.被模仿:华为显然已经学会小米这套互联网打法,甚至青出于蓝;2.魔力失效:移动互联网兴起初期,互联网流量成本远低于线上,但是这个成本洼地已经被逐步填平;而且小米线上遭到无偿自发狂热传播一部分建立在智能手机作为新品引人注目,一部分建立在早期手机操作系统存在种种不完备的情形下,miui出品的各种贴心独特功能令人尖叫,但是显然智能手机不再是热点,而操作系统接近成熟的情形下,miui也不再能常常推出针对痛点的创新。3.局限性:线下广告的作用依旧不是互联网能完全替代的,线下渠道的作用也远不是互联网能完全替代/雷总自己都在书里讲了互联网渠道只占手机销售比例30%,所以小米也依旧省不了线下广告开支、线下渠道开支。归根结底,就是段永平老师讲的:制造业长期靠成本取胜的,他没见到过。(注:我见到过,丰田,但这是靠独特的人本文化,不是每家厂都能用的互联网,而且丰田的优势不仅仅是成本,它也在质量、省油两个产品点上做到出类拔萃)主打性价比而非像同行以产品差异化优势取胜的小米,在成本优势被解构的情形下,根基已经松动了。正如拿破仑借助其对炮兵开先河的运用方法(类似雷军率先用互联网营销),凭借其用自由精神凝聚法兰西人心和士气(类似雷军用参与感、性价比),凭借其神来之笔的指挥艺术如翻阅阿尔卑斯山横扫亚平宁半岛(类似雷军以独特miui系统打开小米知名度)·······,但这些优势其实已经逐步失效了。此时的即将推出汽车的雷军就像远征至莫斯科的拿破仑,看似占地/营收巨大,其实根基/独特优势已经被解构,溃败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