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之后,知晓电池行业!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2喜欢:1

#宁德比亚迪破万亿,电池ETF投资前景你怎么看#+$电池ETF(SZ159755)$

一、中国电池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其行业细分且品类较多。电池制造业在我国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现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紧密。

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188.5亿只,同比增长19.9%;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为22735.6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12.3%。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83.4GWh,其中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合计占比达99.5%。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市场规模约为650亿元。

干电池的产量和消费量在近几年一直处于萎缩状态,2019年国内干电池产量为449.1亿只,2020年这个数字变为414.1亿,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另外有数据显示,2019年碱性电池的消费量为120.9亿只,2020年下跌到80.9亿,跌幅超过33%。

按材料类型划分来看,2020年动力电池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48.5GWh,占总产量58.1%,同比累计下降12.0%;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34.6GWh,占总产量41.4%,同比累计上升24.7%。

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排名前十的企业为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中航锂电、国轩高科松下亿纬锂能、力神、瑞浦能源、孚能科技。其中,宁德时代占比稳定,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前五占比80.1%,前十占比89.2%。

高比能量技术仍然具有市场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续航历程需要有高能量密度的电芯。二线电池企业在高比能量电池技术方面一直在进行技术布局。

根据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电池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竞争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1)电池行业进出口状况综述

目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学电池生产基地,海外市场是中国化学电池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从进出口量来看,中国锂离子电池进口量不断下降,出口量不断上升,净出口量持续增大。202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进口14.22亿只,出口22.21亿只,净出口7.99亿只。

从进出口金额来看,我国锂离子电池进口金额波动下降,出口额稳步上升。202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进口金额为35.37亿美元,出口金额159.4亿美元,净出口上升至124.03亿美元。

从进出口国的集中度来看,中国锂离子电池进口集中度略大于出口,2020年,锂离子电池进口CR5为55%,CR10达到了74%;锂离子电池出口CR5为68%,CR10超80%。

(2)电池行业进口市场分析

我国锂离子电池进口来源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韩国是我国锂离子电池进口最重要的市场,2020年进口额为8.88亿美元,占比达到25.11%。韩国拥有LG化学、三星SDI等实力较强的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其次是马来西亚,2020年进口额为5.06亿美元,占比为14.31%。日本进口额为4.39亿美元,占比为12.41%。

从进口价格来看,2017-2020年,中国锂离子出口均价逐年上升,进口均价呈波动态势。出口均价2020年上升至7.76美元/只,进口均价在2019年上升至最高点,但在2020年下滑至2.49美元/只。

动力电池行业属于新兴行业。作为新型能源,动力电池行业有着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自从2014年以来在政策扶持下以年均27%的增速飞快发展。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产业投资,市场参与者包括传统锂电池企业、铅酸电池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动力电池行业的其他行业从业者,投资逐渐出现过热现象。

(3)锂电池的整体看法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相对于传统铅酸电池和镍铬电池等,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性能好、无记忆效应、污染较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

其中,尤其是动力电池行业对技术水平、资金实力以及对政策把握程度要求较高。随着竞争的加剧,动力电池行业出现明显分化,既产生了如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巨头,又有沃特玛这样的行业前三甲企业也走向资金链断流,同时又有一大批后起之秀时刻扰动着动力电池前十大企业的榜单。

锂电池按下游应用主要分为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从其发展脉络来看,锂离子电池最早主要应用于3C领域,既消费类锂电池。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池性能的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逐渐被应用在为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提供动力,既动力电池。2015年以来,储能领域的发展使得锂离子电池又产生一片全新的市场需求。

从市场发展速度看,由于3C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在2010年左右达到峰值后持续下滑,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增速持续下滑,虽然2017年略有反弹,但整体增速仍低于10%。2014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锂电池行业出货量近四年以每年27%的速度高速增长。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广阔空间,以及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有望迅速赶上日韩,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二、对$电池ETF(SZ159755)$ 的看法

长期看好电池ETF的成长空间,新能源车热销利于电池板块业绩提升。继续定投买入长期持有。

关注碳中和新能源这个长期概念,主要在于其成分股充分聚焦于新能源车中的电池细分行业,故新能电池指数在享受新能源车扩张红利的同时,叠加了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锂电产业自身的红利,降低了对下游车企交货波动的风险暴露。

动力电池将成为锂电池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驱动引擎: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将成为中国锂电池下一个驱动引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日韩三国厂商几乎占据了整个动力电池业务版图,国内电池企业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布局已久,未来随着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向中国转移日益加深的趋势,相关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目前波动行情下加大ETF基金的配置,定投碳中和碳达峰板块基金,比如$电池ETF(SZ159755)$ ,目前正好是定投优质ETF的良机。

@球友福利 

全部讨论

2022-06-24 10:11

我国锂离子电池进口来源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2022-06-24 10:08

目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学电池生产基地,海外市场是中国化学电池行业最重要的市场$比亚迪(SZ002594)$ $宁德时代(SZ3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