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45喜欢:15

$三聚环保(SZ300072)$ 三聚越来越像国企了,“聚焦主业、剥离副业、做强做大”这是国资委对属下企业的总发展理念。原来三聚四面出击也是无奈之举,经过几年的试水,总算找到一个主攻方向,个人认为比跟风去做新能源汽车要好、竞争程度要小,因为生物燃料这个行业既有广阔的前景又没有形成细分行业巨头。

三聚到2023年,以下发展逻辑有可能实现:

一、2021年生物柴油产量50万吨,利润5亿元以上;2022年生物柴油产量100万吨,利润10亿以上;2023年生物柴油150万吨以上,利润15亿以上。这些利润不是指的财务报表,而是指生物燃料、新型环保材料、技术推广产生的具有良好现金流的实际效果(利润)。产量仅指属于三聚的那部分。

二、2022年前,国家碳权交易市场成立。

三、有一套悬浮床市场化推广,5套低压合成氨设备推广。

四、三聚整合与清理工作结束,形成一个完全聚焦主业的、在生物燃料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五、应收账问题的不利影响已经完全消除。


六、以下不确定因素可以相互对冲:

(1)因为经营管理能力,造成产量不达预期。其中,包括原料收购、工艺、设备等因素。

(2)其他不可预测风险,导致利润不达标。

(3)因应收帐问题、融资等问题造成资金紧缺,导致扩产不顺利。

(4)原材料上涨,侵蚀利润。

(5)生物质直接液化技术示范成功,并且有工业化的价值。

(6)建成一套10万吨的生物质直接液化工业装置,并平稳运行。

(7)低凝点生物柴油或航煤油投入市场。

(8)生物质气化技术有所突破或者建成示范装置。

(9)高附加值的生物化学品投放市场,获取更高的利润。

(10)和中石油合作,在部分省市建成混沌燃料点。

(11)国家对生物燃料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

(12)生物燃料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出更加明确的发展前景,更多的国家加入添加生物柴油的系列。三聚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如果以上逻辑成立,那么三聚的股价能再创新高,超过33.3元。

全部讨论

这是一个模糊估值法,将较确定因素及诸多不确定因素综合评价,预判将来的发展方向和估值。企业发展和做数学题有本质区别,不是公式、定理用对了,就能得出精准结果。股市投资总体来说就是“赌”大概率事件的发生,而现实中小概率或极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因此,任何一种分析法都不能保证100%准确。

最有把握的,是生物柴油产能的扩大,和异构化产品进一步提高利润。
保守点,先说到2022年底,100万吨权益生物柴油产量(含20万吨左右低凝柴油),净利润15~20亿,30pe,450~600亿市值。

投资股市,总得来说就是”赌“大概率事件发生,但现实中往往有小概率事件发生,甚至会有极小概率事件发生在你身上(如新股中签),因此,不管你怎么深入分析,都不会保证你每投必胜。

2020-11-01 15:55

坐等3元,这公司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大吧,貌似真实利润也不怎么滴

2020-11-01 12:46

给老郭点赞

保守点讲你的产能算低价,2020年底三聚可控的二代柴油产量应该有70-80万吨规模,就目前规划和进度看2021年底不一定能达到李林的200万吨,但2022年底超过200万吨应该问题不大,目前产品1700元每吨左右,但以后部分产能通过异构装置生产航煤肯定远高于这个价!另外对于原材料生物质直接液化会对公司产生比较大的助力!
现在三聚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应收账款,这也是从高位一路下跌的重要原因,后期估计还可能大幅计提,但是股价已经反应了,资金也有预期,另一个就是40万吨和大庆百万吨的开车投产,大资金还是比较谨慎的,需要确定性,所以11月份是个大月!
至于估值,有两家具有可比性的公司,一个是生产一代生物柴油的卓越新能,因为产品问题和板块问题,三聚应该比卓越溢价高;另一家就是国外生物柴油龙头耐思特,目前规模300万吨左右,市值三千多万亿,但其是生产销售一体的公司,有自己的加油站估值相对三聚肯定有溢价,但是不如三聚的是生产技术!

2020-11-01 11:37

低调点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惊喜

有人担心原材料,其实卓越的一句话很好,原材料不是关键,关键是技术。假若你的工艺、设备先进,综合成本有优势,就可以让利下游企业,就能使下游企业发展壮大,就能获得更多的原材料。企业发展总是矛盾的,如果原材料充足,那么供需缺口可能就不存在了。

有很多人肯定不满足这个发展速度,但是低调还是比较好的。其实,看看卓越的3-5计划,就是这个发展速度也很惊人了。
从三聚的工艺、设备及催化剂的研发看,在生物燃料行业中能发展壮大起来。

2020-11-13 16:53

>>生物质直接液化技术示范成功
>>生物质气化技术有所突破或者建成示范装置
这两个,究竟有处于什么阶段啊?看了不同文章不同说法;
都还是在实验阶段么?没有证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