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韩赵魏楚燕齐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4
最有把握的,是生物柴油产能的扩大,和异构化产品进一步提高利润。
保守点,先说到2022年底,100万吨权益生物柴油产量(含20万吨左右低凝柴油),净利润15~20亿,30pe,450~600亿市值。

热门回复

“海右成了,融资不是问题”,诸如此类的线性思维,会害死人的。
照这样的逻辑,neste直接复制几个新加坡工厂就全面占领市场了。
原料的问题、市场拓展的问题、竞争格局的变化,李林都说目前只考虑200万吨的产能。

2020-11-01 12:36

三聚的成败,就看海右了。海右成了,融资不是问题。再说核心技术在手,话语权在三聚这边,至于跟华石的分成,不必太计较,毕竟华石跟三聚不是一般的关系,分成高还有个装置小的原因。况且,背靠海国投,手握高利润项目核心技术,市场足够大,又有大规模生产能力,还是未来发展方向,产业链也足够短,没道理会被卡住。海右成了,就看异构。

以三聚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首先是上大项目难,其次占股比例也未见得特别高。
况且,现在生物燃料的风口很热,国内外大企业纷纷进入、扩产。三聚坚守稳步扩产,做精做优做强,是更好的应对策略。

2020-11-01 14:37

虽然我也觉得问题不大,很多人都被忽悠怕了,现在不见兔子不撒鹰。海右40万吨确定了,那么百万吨问题也就不大了。

海右的装置运行不应该出大的问题。因为前期环宇、鹤壁的改造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从10万吨到40万吨跨度也不算大。

[赞成][赞成]

很赞成你的观点。不能静止的看问题,多考虑一些困难、降低一点期望值更稳妥。

2020-11-01 12:09

2022年底你得算北海项目了哦[笑],三聚不能只算产量,还得算下一年的产能[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