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领先的落后——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发布于: 雪球转发:59回复:93喜欢:83

貌似领先的落后——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原创 李子旸

有朋友向我介绍一本书,说是在投资界很流行,几乎人手一本了,并且大家都高度好评,赞叹不已,建议我也看看。

我赶紧拿来看了。作者李录是个投资界的大佬,投资做得非常成功——他们投资界都是嫌贫爱富的,对大佬的书,当然追捧。再一查,原来作者当年还是个风云人物。此前不知道,是我孤陋寡闻了。

这本书分成上下两篇。下篇的内容是讲价值投资的。我不懂投资——不光是没钱可投,确实是完全不懂。但能看得出来,作者对价值投资的理念把握得很深很准,对投资这个行业的认识,很到位。如果你是做投资的,真应该好好看看这个下篇,肯定会大有收获。

可是,作者更重视的是上篇。据说,这部分内容以“现代化十六讲”为题早就广为流传。作者自己对此也很自得,认为是重大的思想突破,是结合作者自身经历和投资经历反复研究、深入思考的结果,解释了“西方为什么这么先进?中国又为什么这么落后?中国有可能追赶上西方吗?怎样才能赶上?”等重大课题。

看来,作者虽然是个特别成功的投资家,但他真正的兴趣,却是重大的社会性理论问题。而很多投资界名流,对作者高度赞许的,也正在于这个上篇:

“对人类文明与发展的深度思考”

“洞察本质,学贯中西”

“准确把握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学逻辑”

“广博深邃的思想”

……

不过,我看完了上篇以后,却很失望。如果中国投资界顶尖的大脑,全力以赴,持续多年,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思考,就是这个深度,那未免……

不客气地说就是,这个上篇其实就是个《河-殇》2.0版。在表面上的学贯中西、博闻强记、利用最新研究成果之下,其实还是当年那个《河-殇》的基本观念。而那个基本观念,已经落后时代太多太多,所以我对这个上篇的概括就是“貌似领先的落后”。

逐一评论作者的观点,篇幅就太长了。我就拣两个重要的说说吧。

所谓“大历史”观

作者梳理了从远古时代至今的文明发展史。想必很多人就是因此赞叹不已的,认为这种宏大的视角实在厉害。可惜,我之前恰好刚刚看完“大历史”领域的教科书《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对这种宏大叙事,已经祛魅了。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种“大历史”叙事,往往从人类甚至宇宙诞生的时期讲起,一直讲到特朗普上台(如果有修订本,应该会加上特朗普败选及其支持者冲进国会)。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也很别扭。如此大的时间单元和如此小的时间单元,放到一起说,这说得通么?

于是,在这种书中,你就会看到,前面用两句话讲好几亿年的历史,后面却用一整章讲女权。这种感觉很滑稽很莫名其妙。

比如,基因研究证明,智人用了几万年的时间,逐渐走遍了全世界。作者认为这表明了人类的“进取心”。这个说法看上去好像很对,但考虑到几万年的时间跨度,就别扭了。这与其说是进取心,不如说是漫长的演化。期间的“变化”程度,比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任何变化都缓慢无数倍。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的只有不变,而不会是什么“进取”。

如果几万年的变化可以称之为“进取”,那又怎么能用“停滞”来描述后世几百上千年的事情呢?按那个“进取”标准,人类文明根本就没有停滞这一说,甚至连发展慢都没有。

热衷于这种“大历史”叙事,其实就是想要打通天文学、考古学、历史学、政治学乃至新闻,以便提出一种“统一场论”。其实为的还是强化对近期历史的“证明力”。所以,这种“大历史”的书,“私货”都在后面。把宇宙大爆炸和西方文明的产生放在一个进程中来表述,不就是为了证明西方文明正宗地道、源远流长、天经地义么。

进而言之,这其实就是基督教“创世论”的变体。你说说看,这有什么可领先的。这不是如假包换的旧货么?

果然,作者从智人说起,最后还是落脚到西方文明的大发展和优越性,把数十万年的时间单元和几百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单元混为一谈,于是,我们在《河-殇》中看过的“蓝色文明先进、黄色文明落后;海洋文明先进,陆地文明落后;西方文明先进,中国文明落后”的说法,换了个“大历史”的头套,又俨然出场了。

立足点正在坍塌

作者是投资界高手,对世界经济大势当然有充分的了解,不可能对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世界经济这个房子里的大象——中国的全面复兴——视而不见。所以,作者当然不可能像《河-殇》那样彻底否定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甚至可以说,作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很赞赏,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很乐观。毕竟是2.0版,1.0版中的那些大Bug是必须修改的。

可是,虽然尽力打补丁,虽然不乏金句,但作者整个立论的基础,或者说作者观念的立足点,没变,还是“一超多强”的假设,也就是美国一家独大,遥遥领先,看着中国德国日本这些追赶者。可能有点儿担心中国跑得比较快,但也就是略有担心而已,毕竟美国遥遥领先。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领导者、规则制定者甚至裁判员的身份,都依然稳固,甚至想象不到会发生变化。

这就是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作者脚下的立足点正在坍塌。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作者对“国际市场”或者说“大市场”的强调。

作者指出,“最大的市场最终会成为唯一的市场,任何人、企业、社会、国家,离开这个最大的市场之后就会不断落后,并最终被迫加入”。

孤立地看这段话,说得很好很到位,但接下去看才会明白,作者这番话是专门苦口婆心说给中国人听的,意思是说中国不应愚蠢地对抗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唯一的道路是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也就是最大的市场。否则,中国必然不断落后,并最终被迫加入。

原来,这句话是给中国量身打造的。

如果这句话写于1980年代、1990年代,甚至是写于21世纪前十年,我们都只能自卑地深入领会和学习。可惜,到了今天,我们就要大不敬地问一句了:哪里是最大的市场?中国还是美国?

工业总产值,中国早已超越美国,甚至超过了美日德之和。2019年,作为消费市场,中国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就算把中国以外的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市场,在美国退出TPP,中国组建RCEP的情况下,到底是中国还是美国正在对抗这个大市场呢?既然如此,那番话是不是可以原封赠送给正在“不断退群”的美国呢?

估计作者肯定是不能接受这种“原封赠送”,因为,如果接受的话,作者书中很多的论述内容就跟着一起完了,比如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种种赞美。

作者从智人说起,说到农业文明,说到现代科技文明,就是想要论证英美主导下的世界秩序之优越和先进。中国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终究还是要加入英美主导的秩序,否则还能怎样,难道中国还能造反不成?

也就是说,中国发展快,作者可以接受,但中国向世界提供全新的发展和治理思路,创造出更高级、更文明的世界秩序,作者不但不能接受,甚至不能想象。作者的信仰是:这世界,理应并且必然永远属于英美人。

读到书中的这些内容时,说实话,我都忍不住要长叹一声。作为一个思想者,一个理论创造者,脚下的立足点坍塌,其实是挺残酷挺可怕的事情,对人的内心会形成巨大的冲击乃至造成撕裂。但世界的变化就是这么无情。

现在的社会科学,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都正处在“范式转换”的前夜。中国迅速复兴这个当代世界的最大现实,对现有的学科范式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作者却几乎没有感受到这种范式转换的暗潮涌动,依然在既有范式的“舒适区”内慢条斯理地论述那些老生常态,诸如英国自由主义创造的帝国崛起啊,美国有限政府造就的经济增长啊,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弊端啊……整个分析和叙事的落后,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虽然有时髦的“大历史”观,以及作者对某些经济现象的正确认识,但在这些“貌似领先”之下,却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旧范式的无力表达。即使不是专业读者,只要对最近的国内外新闻有所了解,就能感觉到这个上篇内容的陈旧和空泛。

考虑到作者的经历,这本书写成了《河-殇》2.0版,其实不奇怪。

能走出强烈的固有观念的人,确实不多。

精彩讨论

大大小胖小大王2021-01-08 21:49

点赞,多角度不同理解,不要一定认为牛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容不得质疑?

牛牛他老汉2021-01-08 22:12

非常喜欢该文,百分百赞同,且感同身受。李录,除了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无论是思维还是立场,实质上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延续了西方一贯的傲慢与偏见,他认为中国人应该永远处于食物链的底层。老汉不认同,坚决反对!他引以为傲的投资成绩在老汉眼里也十分平淡无奇,和一般基金经理无二!也许查理芒格老了吧!

九江水2021-01-08 21:33

杨天南老师也发这种曲解文章?有点.....

大行若无2021-01-09 13:27

哲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命题:逻辑正确不等于事实正确。投资者圈里也有一个基础命题:逻辑正确是事实正确的前提。本文恰恰充满了各种逻辑错误、事实错误,主观色彩浓厚。我曾认认真真看过李录先生的大作,也多多少少看过一些历史,将书与此文相对照,个人感觉恐怕作者臆想李录先生持有的很多观点,其实都是他自己的主观看法,亦或正如天南老师讲过的,“读过不一定读懂。”我想,此类文章,作为标新立异,看个新鲜,或者作为逻辑思维的反面教材也就罢了。因为如果是认知不足、理解不到位,尚可谅解;如果是恶意曲解,那就不能原谅了。也不知道作者把那本欧美作者的《大历史》的封面放在文中展示是何意,自己岂不是也以欧美文化观点作为依据了?很奇怪。很显然,从文中内容与逻辑判断,作者缺乏常识,或者说缺乏通识。自然界本无目的,只在选择与适应中演变,只有人才是有目的的伟大动物。人类任何经济发展与成就 ,必然围绕如何给人增加福祉;任何所谓的“范式转换”,也都离不开“人”这个根本。因为人本身即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这是超越任何历史阶段、任何范式的。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从本质上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方向。作者已经锚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曲解原书本意,已然无法做到客观、理性。此文实不足取也,此与牛不牛人无关。以上个人观点,不一定对,请大家批评。

财富智慧与美酒2021-01-08 21:56

这个人像是个民族主义者,意识形态充满了脑子,比如他不认同干预经济会有弊端,但是据我观察,确实有很多啊。就拿目前的“副品”来说,号称解决了贫困,再无贫困。呵呵,作为体制内的副品人,我只能呵呵了。
有句话咋说来着,你假装发工资,我们就只能假装工作了。当集中全部力量不计代价一件“大事”时,就意味抛弃客观与效率,蛮干了,令人害怕,更让人害怕的是“公用品悲剧”,因为损害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不归个人管控的公用利益,即便再多的浪费做成一点点小事,大家也会赞同会喝彩!糟糕的谋划者会也收到激励,继续下去。

全部讨论

2021-01-08 21:49

点赞,多角度不同理解,不要一定认为牛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容不得质疑?

2021-01-08 22:12

非常喜欢该文,百分百赞同,且感同身受。李录,除了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无论是思维还是立场,实质上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延续了西方一贯的傲慢与偏见,他认为中国人应该永远处于食物链的底层。老汉不认同,坚决反对!他引以为傲的投资成绩在老汉眼里也十分平淡无奇,和一般基金经理无二!也许查理芒格老了吧!

2021-01-08 21:33

杨天南老师也发这种曲解文章?有点.....

2021-01-09 13:27

哲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命题:逻辑正确不等于事实正确。投资者圈里也有一个基础命题:逻辑正确是事实正确的前提。本文恰恰充满了各种逻辑错误、事实错误,主观色彩浓厚。我曾认认真真看过李录先生的大作,也多多少少看过一些历史,将书与此文相对照,个人感觉恐怕作者臆想李录先生持有的很多观点,其实都是他自己的主观看法,亦或正如天南老师讲过的,“读过不一定读懂。”我想,此类文章,作为标新立异,看个新鲜,或者作为逻辑思维的反面教材也就罢了。因为如果是认知不足、理解不到位,尚可谅解;如果是恶意曲解,那就不能原谅了。也不知道作者把那本欧美作者的《大历史》的封面放在文中展示是何意,自己岂不是也以欧美文化观点作为依据了?很奇怪。很显然,从文中内容与逻辑判断,作者缺乏常识,或者说缺乏通识。自然界本无目的,只在选择与适应中演变,只有人才是有目的的伟大动物。人类任何经济发展与成就 ,必然围绕如何给人增加福祉;任何所谓的“范式转换”,也都离不开“人”这个根本。因为人本身即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这是超越任何历史阶段、任何范式的。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从本质上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方向。作者已经锚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曲解原书本意,已然无法做到客观、理性。此文实不足取也,此与牛不牛人无关。以上个人观点,不一定对,请大家批评。

这个人像是个民族主义者,意识形态充满了脑子,比如他不认同干预经济会有弊端,但是据我观察,确实有很多啊。就拿目前的“副品”来说,号称解决了贫困,再无贫困。呵呵,作为体制内的副品人,我只能呵呵了。
有句话咋说来着,你假装发工资,我们就只能假装工作了。当集中全部力量不计代价一件“大事”时,就意味抛弃客观与效率,蛮干了,令人害怕,更让人害怕的是“公用品悲剧”,因为损害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不归个人管控的公用利益,即便再多的浪费做成一点点小事,大家也会赞同会喝彩!糟糕的谋划者会也收到激励,继续下去。

2021-01-09 11:57

我读了一遍,听了两遍,记性不太好,但是总体感觉是:第一,李录这个人,思想还是比较宏观的,给我带来很多新的知识。第二,他的论据是客观存在的,并无不妥。第三,他的论点可能有有失偏颇之处,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见识都限制了对现在和未来的正确描述。第四,最大的市场是唯一的市场,我是赞同的,没什么不对。但是我们国家正在试图建立最大的市场,将来最大的市场一定不是欧美的市场,我是有信心的,并且已经初见端倪。总之,读书的话,个人愚见是不能全面神化作者,最好也别全面否定作者,我们要试图站在更高的维度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不同的意见,以增长我们的见识。

2021-01-08 23:04

杨老师转的这篇文章让我有感而发,正巧前些天刚开始看李录的这部新书,正好看完了前半部分所谓的对于世界文明史的整体研判,其实就是搬运戴蒙德那本《枪炮钢铁和病菌》以及另一本西方学者的作品来支撑李录对于中国文明代表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对比谁高谁低的判断,放在智人几百万年的进化和人类几万年的文明进程的大格局下,说哪个文明代表了未来,现在这个阶段做断语来为时过早!中国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当今太平洋对岸的乱象众人皆知,谁将发展的更好相信有思考能力的球友当有自己的判断,把握时代,把握国运,我相信,未来30-50年,我们也可以借用巴菲特老先生的那句话,我们拿到了子宫彩票!感谢杨先生,让本人再次坚定了信念!

看标题我准备喷作者,但是看了内容太巧了我刚刚看完这本书,这个思考和我一模一样。作者指出,“最大的市场最终会成为唯一的市场,任何人、企业、社会、国家,离开这个最大的市场之后就会不断落后,并最终被迫加入”。作者想表达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市场,我拿来当他在说中国主导未来全球化大市场。人算不如天算!但是,李录的下半篇价值投资的几个演讲真的很好,强推啊,不要被上半篇中美之争给忽略了。李录还说,情况随时间在改变!

2021-01-09 08:51

说实话,这和李录小时候在国内的磨难经历和现在并没有生活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大变化之中的感受有关,如果他一直生活在中国,感受到这些变化,书上这些观念改变很多。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点,不管是谁,李录也好,马克思也好。涉及到社会或者政治的结论观点,很容易是落后的观点。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的观点,永远是在发展中的,也许不是他当时的说法错了,而是他的论据很难与时俱进,尤其是针对现在或近几年来说,会错得离谱,没法纠正。

2021-01-08 23:07

疫情一年来的走势不是很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