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饭碗要被印度抢走?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5

上个月去泰国,发现关系到很多民生的行业都被国外巨头公司占领了。

因此泰国这么多年,虽然开放程度超级高,旅游业吸引了大量老外,但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工业与大公司,本国人还是工资水平很低。

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却跟泰国不一样。

首先,印度是人口第一大国,统一的广阔市场被各个跨国公司垂涎:拥有以市场换技术的条件。

智能手机:

苹果手机在印度2022年营收4932.1亿卢比(约59亿美元,占全球营收1.5%),是2013财年的16倍。2020-2023财年增速分别是30.5%、66.0%、46.1%、47.8%。

2022年,苹果手机在印度卖了650万部iPhone,2023年销售900-950万部。苹果手机在印度全年营收将接近100亿美元,继续大幅增长。

2022年苹果手机在日本销量1503.8万部,在日本市占率超50%,但在日本销量连年以双位数字下降。印度苹果手机销量很快将超过极为喜欢苹果的日本,但即便这样,苹果的销量排名也进不了印度前五,可见印度市场的广大。

所以,目前陷入增长困境的苹果手机,未来的希望在印度。

汽车:

汽车方面,印度在销量上也已经超越日本了。

2022年乘用车销量362万辆,超过了日本2022年的345万辆。

2023年全年超400万辆,实现双位数字增长,销量达到中国2005年的水平。

不过,印度以低价汽车为主:2022年,印度乘用车平均售价是106万卢比,大约9万多人民币。而中国市场乘用车平均售价是14.6万人民币。

苹果手机、民航飞机、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估算,按中国标准的中产家庭数量,印度大约是中国的六分之一,相当于中国2006年的水平。

约十分之一的印度家庭开私家车、用高档智能手机、看大电视、坐飞机,这些人对经济增长的体验和信心会非常深。

我们之前流传的说法“印度只有1亿人,其它是牲口”,认知非常错误。至少有十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水平现在就能排到中国的中游。特别穷的人不少,但主要人群生活水平接近中国90年代末至2000年代早期,不算很落后。

只要不跟中国比,印度在发展中国家就是非常强大的,多个领域的制造业成就相当可以,甚至超过巴西、俄罗斯,甩掉了越南、墨西哥之流好几条街。比如:

印度航天搞得不错,“月船三号”探测器已经登月,虽然不是完全自主,也不简单了。印度化工实力很强,虽然按中国标准在安全上成问题,经常出事故,但产业数据是世界第二强。

印度在多个领域被中国以5倍差距碾压,但也是相当强的实力,不是全球第二就是第三。但是被我们的媒体疯狂抹黑,就像欧美国家的每天抹黑我们一样。看印度的各类工业数据,规模已经很大,增速也很快,出现不断崛起态势:

化工:

化工是印度出口最大品类之一,2022年印度农化出口55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第二,中国以111亿美元位居第一。

钢铁:

2022年,印度粗钢产量1.24亿吨位居全球第二,占中国的八分之一。2023年,印度钢铁需求增长7.5%,是景气的明显标志。钢铁工业限制不在于产能,而是需求。只要印度的钢铁需求一直稳定上升,经济增速就不会太差。不能用中国2000年代的3年翻2倍、7年翻4倍这种节奏去要求印度,那时中国经济增速是12%-14%。印度有6%以上,在全球就算很好了。

水泥:

印度2022年水泥产量3.8亿吨,有中国的六分之一,也是全球第二。2023年增长6%-8%,算是不错的增长。

观察钢铁水泥数据可以断定,印度不可能有中国式的爆发增长。但在发展中国家里是可以的,人口多,后劲大。以后再慢慢增长,钢铁水泥年产量变成中国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相当牛了。

基础设施:

印度最近这些年的基建成就也很大。

例如艾哈迈达巴德至孟买505公里高铁,和日本谈下了不可思议的好条件。投资140亿美元,80%资金是日方0.1%利息的50年贷款,钱已经打过来快一半了,通车运行后稳定了多年才开始还钱。印度公司承接所有能做的基建,日本转移列车和系统生产技术,80%零部件由印度制造。征地100%完成,40%路面基座好了,预计2027年完成全部铺设,2028年通车。摆脱了之前征地卡住的状态,通车应该没问题了,时间再延缓一些算正常。

印度高铁比印尼雅万高铁长不少,通车后将影响力爆棚。跟中国一样,印度很适合发展高铁,人口密集,经济长期增长之后,需求巨大。

连接孟买与德里的高铁建成后,会有京沪高铁式的效应。以前觉得很遥远,近年来印度基建投资力度上来了,还真有可能。就政府财力而言,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算相当强的,有能力规划实施很多大项目,这是仅次于中国的。

公路方面:

耗资131亿美元的1350公里的德里-孟买高速公路2019年3月8日开工,双向8车道,能扩展到12车道,已经部分建成开通。全部通车后,两地旅行时间将从24小时缩短为12小时。印度吹嘘公路总长600多万公里,比中国还多100万公里,是把乡间小路也算上了。印度自称的“国家高速公路”,从2013年的91287公里,9年间增长59%到2022年的145240公里。

国家竞争:

有些网友说欧美国家设置贸易壁垒,禁止中国的产品,是因为我们这几年太高调了。其实,只要你的产业发展起来打入它国市场赚钱,就会被抵制。日本1970年以后,跟美国持续了20多年的贸易争端,最后还是自身人太少,内需不足,干不过美国。

所以,每个国家,都会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和就业岗位的目的,设置贸易壁垒。当年,我们就没让谷歌脸书进来垄断我们的互联网行业。

看看我国和印度的产业纠纷:

莫迪政府意识到,竞争力孱弱的印度公司即使在本土,面对强大的中国公司也将难以发展。恐惧之下,印度政府对中国公司出台了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密集禁令,以tiktok为代表的数百家我国开发的APP全部被禁,其力度超过了美国对中国公司的实体名单。

印度统计的2022年对中国贸易逆差为832亿美元。

中国统计2022年对印出口1185亿美元,进口174.8亿,顺差1010亿美元,年增45%。

中国几乎不依赖任何印度商品,而印度却极为需要中国高性价比的商品,以及它们生产不出来的供应链中间产品。

印度市场“对外开放”,只是有限度开放了不太长时间,大批中国公司就涌入印度大力开拓,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等领域占据了极为可观的市场份额。

印度政府出狠招针对外国公司,保护本国最珍贵的大市场资源,是一种本能。在中国公司大规模进军印度之前,就有这样的情况,美韩等国多家公司受害。近年来中国公司受害最深。

凡事过尤不及,印度对中国公司下狠手,对其长远发展并不是好事。印度大市场需要外部资源,中国能够提供关键的技术要素,以最小代价弥补印度经济的短板。这也是中印贸易额不断攀升的根本原因,印度政府虽然出于本能打压,但敌不过印度商家本能地找中国进口,后者的力量胜过前者。

之前舆论有不少谣言流传:如说比亚迪、大疆要求印度大订单先钱后货,均被辟谣。之前还谣传上海电气“被印度诈骗88亿,反被索赔21亿”,实际只有10%的尾款有问题,也胜诉了。还有传了很久的“小米在印度48亿被没收”,实际是冻结,最近解冻了。

一些自媒体不可能比在印度经营的中国公司对印度市场还了解,中国公司从印度市场赚到了不少钱,所以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还是积极派人去印度做生意,说明了中国公司的强大竞争力和韧性。近期比亚迪、荣耀准备进军印度,中国公司不会忽视规模不断扩大的印度市场。印度收入不断增长的两亿多中产阶级,是所有跨国公司眼中不可缺少的一块大肥肉。

到这里总结一下:印度发展很快,已经到了我国2006年左右的水平。因为印度有着15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众多聪明和受教育的年轻人,以及非常不错的重工业底子,目前印度各行各业发展潜力非常大。随着我国房地产和基建基本完成,不少传统产业的就业岗位与利润,将不可避免的转移到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这些行业包括

1、服装纺织

2、钢铁、水泥

3、中低端化工

4、中低端的家具、建材、卫浴等

5、富士康等手机组装厂、汽车组装厂等

至于我们这几年刚刚赶上美日韩的行业,例如高端装备制造、复杂电子元器件,显示面板、储能、光伏、无线蓝牙、传感器、汽车动力电池、工业母机等,印度还有至少15年的路漫漫长路要追赶。就像我们要生产顶尖的光刻机,也落后台积电、三星电子10年一样。

所以,投资方面,须避开以上5个要被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抢走饭碗的行业。

同时,选择品牌已经展露头角、同时有科技含量和差异化产品的公司来买入,未来10年将会有非常不错的盈利空间。

举个例子,过去10多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10年10倍的涨幅,就是吃到了白色家电赶上并取代日韩公司的红利。

同理,我们如果现在去持有印度本土垄断性的水泥公司,建材公司,也大概率能吃到一波像海螺水泥东方雨虹过去15年的几十倍涨幅。

再往后看咱们A股港股,选择行业科技含量高于美的海尔的,有未来几年将取代日韩公司的,如高端装备制造、储能、动力电池、高端消费电子等产品的品牌公司:

三一重工小米集团安克创新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汽车石头科技等;

这些科技含量高的优势行业龙头公司,业绩大概率会继续上行。

$三一重工(SH600031)$ $小米集团-W(01810)$ $安克创新(SZ300866)$

全部讨论

坂田阿牛03-03 20:27

张三丰2017803-03 18:56

财务的人生03-03 18:00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