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忘书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8喜欢:2
$绿叶制药(02186)$创新药是国内未来几年,甚至是将来长期投资医药股的主线,也是投资医药股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恒瑞医药为什么能达到60pe,其他几个创新药股则可达四五十倍pe。主要也是资金非常认可这一逻辑。因为稀缺,短期内就具备了溢价空间。

如文章所言,绿叶制药是AH股都极为稀缺的具备确定性强,潜力大,低估值的创新药品种。目前的价格远远没有反映出绿叶的价值。近期资金不断涌入,股价拉升,算是初步认可这一逻辑,但远未到位。目前这点位买入,实际并不需要付出看底牌的筹码,结合当前掌握的信息,时机应该是非常好的。后期随着创新药落地,业绩暴涨,绿叶制药这一逻辑将进一步显形,到时就不知道需要付出多高的估值才能拿到这样的好牌。

认同的朋友,希望能多多转载这篇文章,扩大影响力。绿叶制药绝对不应该在港股这个市场被埋没,也不应该被做空资金的谣言所击垮。希望绿叶能早日进入正反馈的过程!!加油,绿叶制药。加油,绿叶的投资者和看好的朋友[赞成]

热门回复

医药企业的估值要从现有产品线,切换到在研产品线进行贴现估值更合理

你这观念太陈旧了,新出台的医药改革《意见》就是让医药科研机构或者个人专心于创新,负责研发好药,让医药企业专心制造好药。改变了过去药品注册制度由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的捆绑制,开始转型为上市许可与生产诗歌分离的制度。

2017-10-25 14:27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能以过去怎样怎样去看待未来如何如何。

过去十多年大部分药企都是一个积累期,所谓的拳头品种绝大多数是辅助药,仿制药,中成药注射剂等。大部分药企哪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化学重磅药。但少数药企在完成原始积累的同时也在默默练内功。所以才会有现在的重磅药产生。

绿叶制药刚开始也是做原料药,仿制药逐渐转型的,刚开始研发新药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短期能成功,过渡期就需要收购一些小新企业获得潜在重磅产品,现在看绿叶的收购是非常成功的。研发里的立项调研和收购什么品种其实属一码事,都需要带头人的眼光超前。既然收购做的那么好,那现在在研的大方向也可以完全信任。

印象中看过一篇报道,刘董里边谈过一段话,如果想做辅助药、仿制药很简单,出品种很容易的,但一个药企要把眼光放长远,要专注,做创新药才有未来,坚决不做乱七八糟的药。所以从这段话可以理解为什么绿叶的现有重磅品种是收购的,也能理解为什么绿叶十年磨一剑。

买药企超一大半是买未来,建议多看未来的情况。目前绿叶的研发不差的,未来绿叶的超级重磅一定是自己搞出来的。[笑]

2017-10-25 13:02

$绿叶制药(02186)$
回复下你提的问题,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看。
一,绿叶制药的研发策略一般是针对已上市药品做剂型改良的研发,所以相对来说从研发到临床的费用都会比较少。一般而言,在美国做一个正常的新药一期临床试验费用在1000万美元左右,二期5000万美元、三期两亿美元左右。通过走505b2申报途径,绿叶的利培酮和罗替戈汀都获得了临床减免。所以在这里节省不少经费。其余几个重磅的在研产品都是这样做。
二,研发费用多不一定会带出有效成果。要看立项对不对,数据只能作为参考,还是要看具体管线怎样。因为一方面研发方向可能出错,另一方面每个企业的研发效率也不一样。我认为药企不但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绿叶制药从不做没有壁垒的研发,从不做不符合大方向的研发。这里边可以节省多少无效研发?可以想想。
三,绿叶制药的研发我个人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论综合研发实力,绿叶可以排前十。不少产业界的人士包括做临床的人都夸过绿叶。有机会可以去了解下医药界人士的评价。绿叶制药也有几个千人学者和泰山学者,业内也算较多的。研发人员数量和立项数量有一定关系,绿叶走精品路线,这个量已经足够了。
希望回答能让你满意。[笑]

落难男神收藏家

2017-10-25 22:24

可以看看长期逻辑那篇文章,只是时间问题。

2017-10-25 22:08

道理是有。但是,毕竟绿叶自己研发成功的药还没有啊,能让人放心吗

2017-10-25 15:35

[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