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双控改革的思考以及对工业硅市场和合盛硅业的影响思考1.0(完结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3回复:78喜欢:17

新的一篇,抱歉改了很多次

前面3.5写的歪曲有点大所以直接删掉了。

听了几场机构和还有专家(前国家统计部主任)的电话会议。

但是目前听的,各说风云,目前写一下自己的思考,具体政策还要等。

目前机构自己都是蒙蒙的,观点大部分都有误区,目前以该专家(前国家统计部主任)的认点来后续思考。

没有看过前面几篇关于合盛硅业的长文以便加深了解。

光伏源头材料---合盛硅业三两思考1(供需)

光伏源头材料---合盛硅业三两思考2(政策端)

光伏源头材料---合盛硅业三两思考3(成本端,看完之后你都知道工业硅的成本了)

下面内容想到什么说什么,各位见谅。(因为此次双控调整非常复杂,根据专家解答,加自己思考的内容,仅供参考)

建议全文阅读

之前那一篇感觉没写出我想说的意思,临睡再次修改

-----------------------------------------------------------------------------------------------------------------------

关于这句: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这里其实有一点文字游戏和断句的问题:

新增可再生能源:


这里要引入2个概念(很复杂要细读,也为个人理解加上专家的对话中解读较为合理的一种解释):

1:实际能耗:实际整个地区总能耗

2:考核能耗:实际能耗减去新能源消纳后的结果

3:最低可再生能源:这个地区每年必须使用绿点额度。

那么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也就是

假设某个省国家要求其一个月最高能耗不能超过10亿KWH,而这个省每个月有大约1亿KWH的新能源发电量,这个月实际能耗为10亿KWH,而这个省每个月最低可再生能源额度为0.5亿KWH,假如1亿KWH的绿电全部用了,因此有多出0.5亿KWH的新能源绿电可以作为抵扣考核能耗的能耗。也就是当年该考核能耗为:10-0.5=9.5亿KWH的考核能耗。

这里国家的意思其实也很明白,就是希望再生能源占总比例要更高。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但是这里有2个点要注意:

1:该省外购的绿电不算在可再生能源里面进行抵消能耗,只有自己省内的。也就是外购的电力,不能当做在省内绿电(Q)在总能耗这里扣除。

2:因为后续要跟踪电力追捕,要明白电力来源(化石或新能源),绿点成本或许会增高

-----------------------------------------------------------------------------------------------------------------------

原料用能:这里运用王秘书长的话来说就是:

简单举例来说:当比如煤炭不是用来燃烧,而是用于加工成其他下游成品商品的话,且该加工过程不会产生高耗能或高污染,该煤炭的用量不计入能耗内。


-----------------------------------------------------------------------------------------------------------------------

接下来大量的分析都是根据机构问询专家后个人理解:

这里用咱们 $合盛硅业(SH603260)$  所代表的双高(高耗能高耗能强度)的工业硅作为例子,

介于国家要求,按照上述来说考核能耗总量是不变,但是因为有超出最低能耗抵扣的存在,实际上能耗总量还是放开了些许。但是,真的放宽进入工业硅行业的难度了吗?

结论:我不见得。



“冶金和晶(工业硅、多晶硅的生产)所用电量,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电量,按照上条的规则,可以不计入考核;如果使用火电,则需要计入考核。”

这里根据专家所说的,其实不仅仅是新能源相关,只要你是跟新能源有关的,哪怕你是做玻璃的(光伏玻璃),确定你是做出来用于新能源方面的都可以算作原材之一。

在结合实际例子之前几个点要清楚:

1:外购的绿电不能抵消,能耗考核。

2:该抵扣只能用于同为高效产能上,低效产能优先考虑升级生产线效率。

3:国家将会重点关注同行业各企业之间的能耗比较以及同行业内各省不同能耗之间的比较。

4:淘汰落后产能是主要核心。

因此在这里结合我们工业硅来说。

先说存量的玩家:

就第三篇我所说的,工业硅一吨优秀的全煤工艺企业如合盛硅业需要12000-13500KWH,而小产能或许要到14000-15500KWH。

显然明显的看出,小产能先不提本身因为没有脱硫设备的加持,污染严重,平均能耗也比头部玩家要高16%以上,成本不言而喻

那么目前摆在这些小厂的路只有3条:

第一:升级产能效率,提高产能,降低能耗

第二:新建电厂,用绿电代替火电,用来抵扣能耗

第三:无视政策。

个人评价:前2点基本是不可能了,小厂的产能大多数基本都是僵尸产能。能活着已经很不错了。以上要求基本很难满足的到。

第三点,我这里用专家的话:高能耗强度的电费会比正常电费更高,因为成本问题会被市场淘汰(后续会有更多电价的政策出现来进行该方案)。另外对于相对高耗能企业不愿整改,或无法整改政府可以运用行政令强行让其停产。

因此个人认为,落后产能和小产能,僵尸产能注定只有没落淘汰的路可以走。

该方案也跟9月份出台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的制度方案》吻合,意在剔除小产能和落后产能。利好各上游龙头企业,比如工业硅里面的合盛,专家:因为头部企业已经对于能耗成本的把控已经走在行业内最前列。


因此在存量的玩家中,利好头部企业,利好优胜劣汰,小产能去除后,产能集中度以及行业价格把控能力会有效提升,可以料及头部玩家优势会越来越强,毕竟这是赢家通吃的游戏。

再说一下,新入场工业硅的玩家的影响:

这里先说一下结论:新玩家入场可能会遇到比以前更困难的能耗问题。

核心要点是:要有自己的电站,还得是绿电。

这里也举个例子:  $特变电工(SH600089)$   的40万吨工业硅。

先不说后续可能必须要求特变要有合盛那样的能耗。

假设后续要求工业硅必须有3成绿电,用来降低能耗强度,那么按照特变在内蒙古的产能要配套绿电电厂。

按照正常新玩家13500KWH/吨的全煤工艺来算,特变需要配套

13500*400,000*0.3=16.2亿KWH每年的电耗

按照1GW光伏发电18.25亿KWH的理想值来看,特变电工需要增一家0.89GW的光伏电站,按照1GW投资40亿左右资金,后续要不要建这个工业硅产能也或许也要考虑。如果不建,那么核心成本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后续的观念来看,是否是放弃新增工业硅产能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连带着电站一起上?

这里特变估计要打一下算盘了。

对于新入场的玩家个人观点是:

过去新进来的玩家需要的是搞定能耗评定,这点极难。之前也举过保利协新的例子,18年风风火火的要做20万吨的工业硅,19年第二次环评公示通过然后没声音,后续就是跟新安股份的20万吨硅粉合作。这点就很明显能评的难度了。

目前如果有绿电站,或许看起来能评的压力没了。其实这里只是转嫁到更大的资本这里来了。上面所假设的是30%的能耗要绿电,已经要40亿左右的投资。那假设如果后续正式文件要求的是40%,60%亦或者100%呢? 那么新建自己的工业硅生产线还值得吗?这里要思考。

其实简单来说核心矛盾从批文难拿到了投资是否还值得这个层面了。看似更简单了,实则更难了。

-----------------------------------------------------------------------------------------------------------------------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那合盛怎么办?是否也要弄个绿点电厂?

这里专家等人都没说,因此我们做一个假设。

假设:所有现有的工业硅厂都必须要用一定比例绿电。

     个人评价:可能性极低,因此对于其他中小厂来说,外购的绿电是不能抵消能耗,那么唯一可能的就是分布式的光伏有可能,但是问题是,分布式的光伏问题是发电量不够工业硅这种一吨要1.3万KWH的供给。而合盛的优势也同时出来了,自有电厂的优势运用专家的话来说:利好那些自有发电站的上游资源类的公司,这些公司把自己电站减少一点火力发电,上一些风电光电就很好处理这些事。

因此相对外部新玩家入内要求自带电厂,现存玩家个人预估政策面会分两步走:

1:要求相对超出标杆企业能耗过高的企业降低能耗,提升性能。(不行就淘汰)

2:出台政策鼓励现有工厂多加自行搭建绿电设施设备亦或者电站。

因此无论怎么变动,像合盛这种企业,有能提供自身用电90%的电厂,行业最优化的能耗。都会游刃有余。

-----------------------------------------------------------------------------------------------------------------------

那么我个人做一下总结:

作为新能源原材料之一的工业硅,4成有机硅,3成左右的光伏,3成的铝合金。下游并不像多晶硅那么纯粹,直接对应光伏硅片。因此,如果出于工业硅对应硅料供应放开产能,也基本不可能做到100%生产的工业硅牌号都是421化学级工业硅,况且按照绿点消纳制度高能耗的工业硅,新进玩家只有两个出路:

1:硬拿能评。

2:自配绿电发电厂。

前者又回到起点,后者成本增加无数。

在这出路之外,你的工艺至少要标杆合盛硅业,必须要高效,否则新的玩家进来就是无形成本增加。因此后续很多人可能会打消再次往上游工业硅发展的想法毕竟投资的成本不如直接外购工业硅实在,利好存量的,最好是那种自带电站的行业巨头。文中描述替换落后产能,高于行业平均能耗企业,这则政策出台后,加快淘汰速度,也同时提高与第二篇所写的云南政府所提出140万吨总量,用合盛进入该省替代落后产能的预期。

硅料: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  后续的扩产速度或许会加快,因为他不像工业硅一样是高耗能,耗能强度也非常强的环节,因此加速扩产硅料个人认为政府不会为难。

当然硅料降价利空硅料公司吗? 

建议去看第一篇文章

硅片及其下游: 如隆基股份, $东方日升(SZ300118)$  等光伏中下游, 硅料总体270的价格原由已经解开,后续扩产速度会加速,硅料降价利好上下游。

还是老样子那句话:下游打开需求,上游以价换量,大家共赢。

另外,还有一点,绿电肯定是利好了。多关注光伏。

而且,这里还是要密切关注一下,光伏所原材供应的几个省份的相对应的政策,比如云南,新疆等。


-----------------------------------------------------------------------------------------------------------------------

此文为个人通过会议内容加上自身理解的思考,如果有哪里理解不清楚还请各位指点一下,谢谢!

以上。

精彩讨论

彦宸up2021-12-12 08:11

老兄,特变电工的扩产我多说两句,董秘在互动平台回复确认的是,工业硅的扩产完全用绿电。你提到的成本问题,不能单从工业硅的角度出发。按照特变与包头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特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为包头市尤其是达茂旗建设5gw的新能源电站,而这些电站其中一条用途就是生产工业硅。意欲深耕内蒙,建绿电是特变必须要做的环节,属于资源置换。后续随之而来的还有新特多晶硅二期10万吨的项目需要过能评。 此外,你其实可以看到特变还在同时进行新疆60万吨的工业硅扩产项目,目前走到二次环评阶段。如果有仔细看项目计划编制内容,之前在第一次项目评审时,项目名称是新疆100万吨工业硅项目,当时明确表示是用煤电的,所以环评通过后,能评是不可能过的。后来特变调整了布局,40万吨放到内蒙,60万吨放到新疆。新疆60万吨再次走环评时,项目内容就是完全用绿电了。 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新疆第一批风光基地保障并网项目的招标以及后续二期的招标,大概率政府会是优先把建设指标给到特变的,可以参考阳光新能源在安徽拿到了大头的指标,同样的道理也如此。特变在新疆的地位不言而喻。
所以特变敢上工业硅的项目,也是基于其对于新疆和内蒙古两地政府的深度战略合作,想要发展主业,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不付出点代价是不可能的。好的情况是,特变的经营性现金流很丰富,且目前能拿到绿电的低息贷款,对于特变这样的企业来说,也是值得去做的

教主tyf2021-12-12 11:02

这里看了一下,按照你发的本身没有谈100%绿电,且要抵扣能耗必须自己发绿电,然后工业硅设产公告里面暂时没有相应的配套电力供应的合计来源,我估计大概率不会100%绿电,这成本有点大,可行性比较低当然也不能完全说不可能。目前按照40万吨全部绿电,需要投资120亿架设我想估计是一部分绿电,大部分绿电才合适去做这个低毛利的工业硅

全部讨论

老兄,特变电工的扩产我多说两句,董秘在互动平台回复确认的是,工业硅的扩产完全用绿电。你提到的成本问题,不能单从工业硅的角度出发。按照特变与包头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特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为包头市尤其是达茂旗建设5gw的新能源电站,而这些电站其中一条用途就是生产工业硅。意欲深耕内蒙,建绿电是特变必须要做的环节,属于资源置换。后续随之而来的还有新特多晶硅二期10万吨的项目需要过能评。 此外,你其实可以看到特变还在同时进行新疆60万吨的工业硅扩产项目,目前走到二次环评阶段。如果有仔细看项目计划编制内容,之前在第一次项目评审时,项目名称是新疆100万吨工业硅项目,当时明确表示是用煤电的,所以环评通过后,能评是不可能过的。后来特变调整了布局,40万吨放到内蒙,60万吨放到新疆。新疆60万吨再次走环评时,项目内容就是完全用绿电了。 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新疆第一批风光基地保障并网项目的招标以及后续二期的招标,大概率政府会是优先把建设指标给到特变的,可以参考阳光新能源在安徽拿到了大头的指标,同样的道理也如此。特变在新疆的地位不言而喻。
所以特变敢上工业硅的项目,也是基于其对于新疆和内蒙古两地政府的深度战略合作,想要发展主业,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不付出点代价是不可能的。好的情况是,特变的经营性现金流很丰富,且目前能拿到绿电的低息贷款,对于特变这样的企业来说,也是值得去做的

2021-12-12 11:43

前排标记

2021-12-12 08:08

分析的很对,其实就是开放了指标了,后面批复新增的产能成本要增加不少。所以目前工业硅的价格,反而是不要涨的好,合盛牺牲掉4四季度环比业绩,也不要想着今年破100亿利润,工业硅报价往下压一压,做好未来薄利多销的,市占率进一步大福提升的策略吧。 至于股价,市场已经抹平了工业硅价格快速上涨而120-250拉升,进入了合理估值区,后面就看龙头效应了。机构,散户,忍者见智,各安天命吧

2021-12-12 21:19

“还是老样子那句话:下游打开需求,上游以价换量,大家共赢。

另外,还有一点,绿电肯定是利好了。多关注光伏。”

2021-12-12 14:49

写的真棒,学习了

这里经过个人简单测算,假设要求绿电配套50%总耗能,绿电电站投资金额就超过工业硅本身,超过30%则电费测算,光伏电站发电(不计算并网多余的电卖给大电网)的性价比不如大电网火电。$合盛硅业(SH603260)$

2021-12-12 09:05

这么早就发文章,真是辛苦了。

2022-02-20 13:37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21-12-12 19:27

教主可有对新安的文章?

2021-12-12 11:16

楼主,请问对石英股份是利好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