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17年牧原走出了大牛市,而温氏股份天邦股份正邦科技涨幅明显逊色,原因应该是当年牧原出栏增长132%,而温氏才10.61%。天邦和正邦分别为73.72%和51.14%,同样明显逊色于牧原。牧原的高成长性在当年助推其走出了大牛市。同时上市公司的成本优势意味着享受剩者为王的一定是他们,所以尽管当年已经处于猪周期的下行阶段,但依然不妨碍牧原走出牛市(其他猪股涨幅逊色更多还是应当归咎于当年出栏增长逊色,且还有其他主营业务)

当下的市场环境相比2017年有了两点区别。

(1)首先当前并非处在猪周期下行阶段。猪价从今年2月份一直上涨到10月底,只要供需面边际上还是短缺,那么调整1个月之后再走出牛市对于商品期货来说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以后也会有生猪期货的。

(2)其次非瘟的肆虐导致几乎所有的养猪类上市公司在最近3年都有了很大的扩张潜力。至于扩张确定性的疑问应该只是阶段性的怀疑,不应该是对各个上市公司发展趋势的怀疑。我不懂防治非瘟的具体细节和难点,只是觉得如果上市公司(包括公司+农户的模式)连个非瘟都治不了,那以后国人就别想便宜的吃猪肉了,这可能吗?


如果没有第(1)点区别,也就是现在行业处在猪周期下行阶段的疯狂扩张,那么逻辑上最强硬的应该是扩张潜力最大,最确定,并且扩张成本最低的上市公司走出的牛市规模是最大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牧原和新希望走势如此强势的原因吧。


但是由于第(1)点区别的存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比如明年,最迟后年,各个猪企的利润会有一个史诗级的爆发。我相信每个人都理解成本最低的企业会笑到最后,但问题是在笑到最后这个阶段来临之前,市场又会如何处理这个率先到来的史诗级的利润爆发呢?


所以我认为当下问题的先后顺序首先是利润爆发(卖猪收的是现金,所以这里利润真实性天然有保障)这个点,研究应该围绕这个展开。

a.在明年均价40元/kg的背景下,成本高3-4元并不会导致利润不爆发,更何况成本还有降低的可能(当然这里关于具体公司成本会螺旋式上涨还是边际下降是可以单独研究的,我是倾向于边际下降,至少不会上涨) 。

b.什么样的策略会导致明年利润爆发最为猛烈呢?生产性资产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昼夜赶工建立猪舍、找农户、时间差等因素,市场中已经有很多深入的分析了。


基本面主要矛盾解决之后,当下各个上市公司应该还有一些是否被低估的因素,市场称之为预期差。这个问题市场中也聊的很多很多了。至于在利润最顶峰合理估值是多少,我觉得10倍最高。至于为什么,记得有一个永续现金流模型,计算结果是对于一个成熟的行业(年增长率1%),10倍PE是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