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凯李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33
1)规模增长即不是银行本身经营的必要条件,也并不必然是银行股投资者的利好。
2)规模不增长的银行,反而对资本没任何留存要求。香港的恒生银行这么多年了,规模几乎不或微增长,这反而让它可以把分红率提高到 75%。
3)日本当年的不良太多,再加上政府干预太迟(以及一开始不少决策错误),最终造成了不良大量积累 + 居民消费紧缩,最终造成了很多年的低利率。
4)利率是资金供需关系的结果。当整个社会对投资需求下降后,资金利率下滑即正常,也是必然。银行反而可以对规模增长减速(我们的 M2 增长已经在一直下滑了),从而减少资金的供给,这本身就会让利率重新达到一种平衡。
5)最终决定利率水平的是整个社会的 GDP 增长率,只要我们今后的 GDP 的增速不会下滑到日本当年那样低(或者说,消费不至于象日本那样紧缩十年之久),那我们的利率就不会象日本当年那么低。
6)反之,如你认为我们的将来也会走到日本这一步,那估计除了偏低中端消费的轻资产行业,没啥其它行业能值得投资的。
我们这里谈的都是宏观,而且是非常远的宏观。实话实说,我虽然说了以上这些话,但我绝不能肯定我能看得这么远。那么新人大哥你呢?你真觉得你能对那么远的宏观能把握得很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