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投资的二十条实践记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4回复:72喜欢:209

笔者实践高景气AI产业投资一年多以来,倍感AI投资的曲折不易,既要具有AI知识解读能力,又要具有商业与产业视角,更重要的,要具有持续跟踪的韧劲。

与此同时,也倍感氛围的缺乏,周边大面积的充斥着AI是炒作是题材是概念的偏见,有如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一样。笔者记录下自己的实践总结,也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参与到AI投资中来,享受AI产业的投资浪潮。

一,关于AI商业逻辑

1:AI投资逻辑依然是基本面为核心,以净利润释放作为评判标准,不要被周边投资者朋友所误导,坚持正确的选股思路,远离那些模糊的星辰题材股。

2:AI商业模式多以第二增长曲线为主要净利润形成机制,不要试图在AI板块中去寻找那些0-1的公司,远离那些没有基础业务作过渡的黑科技公司,AI领域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行业。

3:AI投资本质上属于景气度投资,在产业链中竞争格局尤为重要,业绩容许一到两个季度的miss,但竞争格局不能丝毫滑坡。细分的领军企业必须有维系竞争优势的产品、财报及卡位能力。

4:AI景气度投资第一阶段属于"预立"阶段,即有足够的官方数据来证明其领先优势,第二阶段属于“业绩”阶段,这一阶段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务数据来证明其领先优势。第一阶段财务数据或许有滞后性,但可以通过公司官方交流平台获得领先优势的证据,例如:小批量证验情况,订单情况。

二,关于AI产业演进

5:AI是产业革命,先有算力资本开支周期,再有蓬勃发展的应用及爆款,不要以需求来推导惯常投资逻辑。不要低估算力投资周期,而过早的介入AI应用浪花中,真正的AI大应用周期还未开始。Scaling Law仍然是算力资本开支的基础理论,AGI迭代的速度并没有丝毫放缓,GPT-5是24年最受期待的事件。

6:从产业投资周期来说,国内大致落后北美二年,国产算力最好的投资周期或许在25年,两个方面的证据,一个是国产GPU突破性转折在今年,另一个是国产算力万卡集群样板今年有机会落成。国产GPU产业的成熟必须经历发布->规模化样板可行这样过程。

7:AI北美商业规则遵循竞争与BLM领先战略,CSP为AI核心需求方,供应链呈现强者恒强的生态;国内商业规则以政商及竞争兼顾,AI客户包括电信/金融/政府/互联网四大需求方,供应链呈现均衡生态。

8:AI应用近三年主流方向:B端的办公/游戏/传媒降本增效,C端的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MR,C端的现象级爆款产品。Microsoft/Google的经营数据透露率先在B端获得商业成功,而相比而言,倍受期待的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真正商业化应用要到2026年左右,与此同时,C端产品Pika, Sora, ALOHA,都缺乏引爆iphone时刻的产品基因。换言之,将焦点重回到B端的降本增效上会显得更为务实。

三,关于AI竞争格局

9:光模块三杰中中际旭创竞争格局最好,由800G领先优势演进为800G/1.6T/硅光产品矩阵型优势。新易盛24年增量最大,800G批量出货及CSP对400G需求的激增。天孚通信绑定Fabrinet进入NV链,空间取决于Fabrinet获单能力及硅光时代对上游光器件的竞争格局重塑。

10:PCB三强中以沪电股份的竞争格局最好,进入NV链,广合科技受益最有弹性,绑定Dell大客户,并且 AI占比最高。深南电路深度绑定华为链,充分受益于华为AI服务器,但相比NV链,业绩释放会滞后至少一个周期。

11:其它类几个典型受益股包括液冷的英维克,液冷竞争格局最好,充分享受AI带来的PUE提升价值,同时客户绑定intel;铜缆的沃尔核材,有望成为安费诺最大份额高速铜缆订单的获益者,致尚科技旗下的福可喜玛的MT插芯产能全球第一,享受800G/1.6T光模块及MPO所需24芯/48芯紧供应预期。

12:北美无可争议的最强竞争格局:GPU的英伟达,连接器的安费诺,液冷的维谛技术,HBM的美光科技,AI交换机的Arista。

四,关于AI估值逻辑

13:AI算力估值模型以高景气三年期最高年净利润基准的30倍PE作为股价峰值,而新能源估值经验值是五年期最高利润的30倍PE,由于AI产业的迭代速度高于新能源,但都属于高景气产业,估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4,估值是动态变化的,受竞争力的强弱变化影响较大。光模块的中际旭创以25年高盛100亿和海通国际81亿的预估值,取中值90亿,即中际旭创的峰值在2700亿市值。倘若后述中际旭创亦确认为硅光的领军企业,意味着竞争力又加强了,此时我们的估值模型可以动态上调到40倍。

15,估值是动态变化的,受竞争位置影响较大。假设:英伟达作为AI全球核心依照上述模型以为50倍PE,基于23年业绩线性外推按每年50%增长,则25年按净利润600亿USD来推导股价峰值约为3万亿USD。中际旭创作为英伟达的核心供应商,在AI产业中弱于英伟达,可以给到30倍PE,再往产业链端进一步延伸,铜缆的沃尔核材或许只能享受20倍PE。

16,估值是动态变化的,第一阶段的估值溢价受预估的净利润释放速度影响较大,净利润释放速度越快,估值提升越快,第一阶段股价享受估值溢价。对于第二增长曲线,净利润释放速度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第二业务的营收占比,第二业务毛利率相比传统业务提升幅度,原有运营费率的大小。第二业务营收占比越高,原有运营费率越大,第二业务毛利率提升越快,则净利润释放速度越快。

五,关于AI交易与技术

17:相比白酒和新能源而言,国内AI科技股竞争格局属于跟随,缺乏产业领导能力,因此技术形态上处于极易动荡风格。我们不能以终局思维去长线持有一支国内科技票,建议以中线思维持仓及持续性动态跟踪。

18:AI景气度投资的三次重大进场机会:第一阶段的三浪位置(即趋势升起后的第一个基底),此位置竞争格局初步确定,股票处于最强动量;第二阶段的底部位置,此位置竞争格局完全确定,因市场环境因素给与了极佳的入场机会;第二阶段的三浪位置(即趋势升起后的第一个基底),此位置存在技术钝化及审美疲态,对于领军股,仍然是较安全的入场位置。

19:趋势的转折是AI投资中技术的重点,掌握必要的逃顶技巧能提升我们的持股体验,技术上关注顶部的放量上影线及破位放量大阴线的弱反抽。中军股的顶部结构往往更有规律性,以中军股的走势作为AI板块的逃顶依据。

20:AI科技股容易出现震仓,震仓与破位的区分,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区分点在于几天内能否强势收回,另外与位置也有关系,底部结构及三浪位置,出现震仓的概率高,五浪及更长延伸浪的破位概率更高。

以上仅为笔者个人总结,请投资者朋友自行斟酌,也欢迎朋友们分享与交流!

$中际旭创(SZ300308)$ $沪电股份(SZ002463)$ $英伟达(NVDA)$

精彩讨论

左庶子04-29 12:36

关于硬件算力的Scaling Law,看到一个非常好的观点(来自于知乎大佬@mackler的视角)
1,大模型每增加一个用户,对基础设施增加的成本是肉眼可见的增加的,目前一个月几十美元的订阅费用都不足以抵消背后高昂的成本。
2,今一个日活千万的通用大模型需要一年超过100亿的收入才能支撑其背后的数据中心成本。
3,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在于:芯片性能继续提升,内存性价比的改善,互联技术的改善。
依照上述观点,更加强化了算力芯片、存储及网络的持续迭代,直到达到一个综合可接受的商业平衡点。同时,也意味着相应的光模块向性能向上迭代的诉求是如此的强烈!

左庶子04-29 09:53

这一个月的AI回调,中际旭创回调20%,高新发展回调62%直接跌回到起点,罗博特科回调40%,热闹非凡的AI行情,你愿意重仓哪支票?

左庶子04-28 19:46

能从AI产业投资中赚钱,为啥舍本逐未呢

高位看图施工04-28 14:57

这个的确是难得的好文,一般的大小V写这种文章都要收费999。多谢

左庶子04-29 10:41

大模型的商业拐点还没有到来,从科技讯飞的Q1季报来看,目前还是处于算力开支的关键时候,这时的成本压力非常大

全部讨论

关于硬件算力的Scaling Law,看到一个非常好的观点(来自于知乎大佬@mackler的视角)
1,大模型每增加一个用户,对基础设施增加的成本是肉眼可见的增加的,目前一个月几十美元的订阅费用都不足以抵消背后高昂的成本。
2,今一个日活千万的通用大模型需要一年超过100亿的收入才能支撑其背后的数据中心成本。
3,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在于:芯片性能继续提升,内存性价比的改善,互联技术的改善。
依照上述观点,更加强化了算力芯片、存储及网络的持续迭代,直到达到一个综合可接受的商业平衡点。同时,也意味着相应的光模块向性能向上迭代的诉求是如此的强烈!

04-29 09:53

这一个月的AI回调,中际旭创回调20%,高新发展回调62%直接跌回到起点,罗博特科回调40%,热闹非凡的AI行情,你愿意重仓哪支票?

现在是第二阶段的三浪位置了?

大佬中科曙光和浪潮信息怎么没有点评!

这个的确是难得的好文,一般的大小V写这种文章都要收费999。多谢

04-28 16:40

感谢老师周末再出雄文,目前半仓持有光模块中军,股价上看300元,只是担心未来光模块行业的竞争格局会不会重复新能源行业的内卷覆辙,望老师能给仔细说说,盼回复,祝老师投资顺利

有一点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节后天浮强于中际那么多。现在天浮弱,会不会完全掉队

04-28 16:49

以前是伴苹果链,现在是伴英伟达链,都是笑贫不笑娼的小三。

04-29 10:46

我有个思路哈,一般资金都是炒预期,所以大模型需要引起关注了,一旦有了业绩啥的,就是加速或者出货了

左兄,又看了一遍,罗博特科算星辰大海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