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我不太喜欢他们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的那些个目标,那些个东西消费者其实不关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135喜欢:73

段永平:今天去观澜湖打了场球。去球场的路上看到一起车祸(12:30 左右),有辆车底朝天地躺在路中间。本以为肯定和突然自动加速有关,但仔细一看牌子,居然是个和巴菲特有关的牌子。希望车里人平安无事。

网友:好多新闻说到比亚迪的车不行的。在品质方面比亚迪的车可能还是要有很大的改进的。

段永平:希望开所有车的所有人安全驾驶。(2010-04-13)

网友:上周买车,看了拆车坊,本来要买 12 万的车,最后选了 15 万的大众的 GOLF,现在觉得好贵哦

段永平:在一定范围内,买车就应该尽自己所能买安全性能最好的车吧?我最早开过便宜的车,觉得车就是个代步的工具而已,出个事之后就明白了。希望大家看到别人出事之后就能明白,自己出事后有时候会明白不过来的。

不知道网上能查到各种车出事的概率的资料不?另外,发达国家的检测标准也是可以看一下的,有些道理在里面。(2013-04-16)

网友:最近媒体有报道,BYD 又要进入家电行业了,他已经跨了好几个行业了。段大哥有什么评论吗?

网友 D:BYD(比亚迪)已经被冲昏头脑了,中国这种企业很多,一个做得好了,就觉得自己样样能做。所以中国很难出现“百年老店”。根本不懂什么叫专业。看一下德国企业吧。

网友 S:这跟段大哥提倡的焦点法则不太符合啊! 网友 C:更健康,更长久!

网友:比亚迪现在的车有小毛病不碍事吧。我觉得它的新能源车是很宽的护城河。

段永平:没兴趣。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10-10-11)

段永平:我认为 BYD 就是没有“护城河”的企业,事实上,BYD 是刚刚越过了别人的护城河,但对老巴而言,依然是个非常好的投资。(2010-05-22)

网友: BYD 的成本优势应属于护城河,而且是比较重要的护城河,你认为呢?

段永平:呵呵,还没见过成本优势可以成“护城河”的,很少有企业能长期维持低成本的,制造业好像没见过。而且靠自己产品卖低价的企业就很难有长久的,至少我没见过。这是我的观点,和 BYD 无关。(2010-05-24)

网友:谈到新能源比亚迪回归 A 股,是 A 股价值投资者的一次机会吗?

段永平: 你问的是什么机会? 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没完全搞懂 BYD。我觉得王传福是个对商业机会很敏感且非常用功的人,但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他们现在还在 4 面出击,同时还要借那么多钱。 这次在老巴那里还和王传福一起吃了个饭并聊了一会,但时间有限,没能了解太深,有待进一步了解。如果 BYD 的储能柜真的能做成的话,那可是大事,因为目前利用太阳能最大的问题就是还不能有效储存能量。可是,BYD 现在的业务很散,给我的感觉好像是没足够信心集中精力在能源产品上的样子。 另外,我不太喜欢他们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的那些个目标,那些个东西消费者其实不关心。你看看苹果什么时候说过要提高市场占有率了?苹果总是说且只说要做最好的产品(消费者最喜欢的产品)。 为了达到第一的目标(实际上是数量上的第一),企业一定会做些很奇怪的事情,比如价格战,比如因为过于急于上量而导致的质量问题等。当我看到他们说把 2015 年成为第一的目标推迟到 2018 年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还没有明白过去在哪里出了问题。当然,如果王传福真是像芒格说的那样是个爱迪生和韦尔奇的合体超人(超人是我加的),那可能一切就都是对的。但这些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范围,所以我自己不会去抓这个机会。(2011-05-11)

$上证指数(SH000001)$ $苹果(AAPL)$ $比亚迪(SZ002594)$

精彩讨论

黑暗前的黄昏01-01 21:39

很明显,不是比亚迪不好,而是已经超出了段的认知范围,而且以后大概率会超出大部分那些所谓股神的认知范围。

Lucas77701-01 21:52

段永平的言论可以常看,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阅历尝试进行理解,不一定全信,但是确实有一定的思维锻炼价值。

dollstock01-01 22:11

王和我们现行的规则是有关的,他说要拿第一,这是相关部门最喜欢听到的。在大陆没有隐形手支持是不可能快速发展的,但这是超越常识并且风险巨大

占卜算卦01-01 23:05

段是对的,国人好大喜功,不专注。

实盘总比键盘强01-01 22:43

像你这么聪明的乞丐,为什么非要盯着股市呢。。。

全部讨论

很明显,不是比亚迪不好,而是已经超出了段的认知范围,而且以后大概率会超出大部分那些所谓股神的认知范围。

段是对的,国人好大喜功,不专注。

01-01 21:52

段永平的言论可以常看,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阅历尝试进行理解,不一定全信,但是确实有一定的思维锻炼价值。

可口可乐是不是价格护城河

01-01 22:11

王和我们现行的规则是有关的,他说要拿第一,这是相关部门最喜欢听到的。在大陆没有隐形手支持是不可能快速发展的,但这是超越常识并且风险巨大

01-01 23:53

段以前做过企业,最终选择做了投资人,而王一直在做企业,且越做越大,越做越強,两者在做企业方面孰强孰弱还用比吗?段太高看自己了,用投资者的思维显然无法理解企业家的行为,这一点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01-02 00:08

又来拿段说事。段和王传福是一个量级的吗?一百年后王传福是可以青史留名的,段差远了

01-02 03:50

刚才发了几个评论,然后发的时候都没看正文,我现在把正文看了一下,我不觉得段永平说的这话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啊
所以我也很好奇,为什么有些朋友反应会很大。
他这里面当然有他个人的偏好,因为他认为的好的企业是类似于苹果那种或者是类似于茅台那种这种世界顶级的企业,它有自己的一个pattern。或者说一个模子吧,那显然比亚迪不属于这个模子里的,所以在断的眼中呢,一个是他并不能完全看懂这个企业,但是模模糊糊的,他感觉这个企业不属于她最喜欢的那种世界,最顶级的企业的那个模子,当然世界最顶级的企业可能也不仅仅只有这一个模子,可能还有不同的模子但是他最喜欢的的以及他最了解的那个模子是类似于苹果或者茅台这种的,那么比亚迪显然不是这个模具压出来的。所以从他个人的偏好来讲,他就不太喜欢,或者说他认为比亚迪也许还是个不错的企业,但是他认为比亚迪相对来说。在他的这个偏好和认知当中,不属于最顶级的企业,比如说他靠的是低成本。那么他更喜欢的是高毛利率的生意,比如说苹果30%多的毛利率,比如说茅台90%以上,现在好像是93%的毛利率。那如果你喜欢高毛利率的生意的话,当你碰到雷军说我们的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的时候,你会喜欢小米吗?如果你喜欢长发女生。或者说你只喜欢长发女生的话让你看到短发的,你可能就没那么欣赏。
还有这里面一个核心点就是这个所谓的护城河,那什么是真正的护城河,按照我的一点点粗浅的理解,就是不管是高利润率还是低成本,其实这些护城河都不是有序的,他都会慢慢的钝化磨损,只不过在阿段的这个认知当中,他认为顶尖的企业,靠着这个创新也好,靠着技术也好,他认为保持这个就是怎么说呢,提供最好的产品,然后获得超额利润,他认为这种模式的持续性会更强一点。但事实是不是一定这样,这个事情不好说,比较复杂。但是低毛利率在某些行业当中确实有它的明显的脆弱性,比如说汽车行业,因为汽车行业的话,你的产能以及产能利用率非常的重要,我们知道经济是有周期的消费者,有些时候富裕点有时候对吧,各种因素叠加我不细讲它的购买力可能会下降一点,但是一个工厂它的产能啊,它是一段时间里面它是一个给定的产能,你如果不能把这个产能利用率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的话,比较高的百分比的话,那你的成本就会往上走很多。但是这种重资产的行业的话,它相对来说它的这个产能调节的弹性没有那么好,虽然我们也听说丰田有什么所谓的弹性生产之类的,但那都是相对的,毕竟是重资产啊,你比如说一年100万辆的这个产能,你可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经济性的话需要打个比方,比如说90万的这个产量,那如果经济不好的时候你卖不了那么多,如果今年只能卖60万辆车,那这种闲置的产能,这种利用率不足,会造成你成本大幅度飙升。所以这种重资产行业的话,如果你的利润率薄的情况下,你是很容易在一个下行周期当中就亏损了,因为你利润率本来就很薄,你没有辗转腾挪的一个空间。就好像我们说的利润垫一样,你没有利润垫,或者用宫本武藏的话说你没有腹地纵深。
茅台的牛逼是供不应求对吧?这是其一其21,000,有一两年的不好没事囤在库里它也不会坏囤一囤这东西的品质和价值,内在价值还会上涨呢,所以他这个生意就具有一定的反脆弱性特别牛,那苹果的苹果有那么高的利润率,包括特斯拉的利润率曾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它在应对挑战的时候,它可以通过简单的降价,就对对手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可是如果你是小米或者其他类似的这种利润很薄的企业的话,请问你你敢降价10% 20%吗?你亏得起吗?
但我并不觉得低成本就一定不能构成,嗯,竞争优势至于低成本的这种优势,长时间能不能保持我觉得时间长了都不能保持低成本也保持不了高利润,科技领先也保持不了,但是可能他觉得呃世界上最牛逼的最好的公司的它的文化它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他觉得维持高利润率的模式,相对的持久性会稍微好一点,我只能这样理解,在这方面我觉得部分的认同吧。因为顶尖的就是顶尖的,我们在其他方面,比如说某些体育项目当中也可以看到有一些顶尖的伟大的运动员,他可以统治一个运动项目,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在那么多年当中,几乎没有人能击败他,那么在商业领域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情况。这个在概念上有一点类似fractal的感觉。而低成本的这种优势的话,可能会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冲击,比如说生产要素的影响,要素成本的影响,你比如说假如你是一家德国的企业,然后你的你靠成本的话,靠成本去获取你的优势,比如说你是一个化工企业,因为德国有巴斯夫这样牛逼的化工企业,可是现在德国的能源成本上涨了30%,请问你在这种大局面当中,你这个化工厂你如何维持你的低成本优势呢?巴斯夫的解决方案就是跑到我们的湛江来合作建厂了,他在德国境内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因为你的利润率切的那么薄,之后各种要素宏观面,政策面,包括汇率,包括关税,各种各样的规则,包括大宗价格,太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你的成本,而你的成本又那么的薄。他的长期维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实要差点意思啊,而苹果30%多的利润率的话,他就算承受一些冲击,它降到25%,那还是很牛啊,对吧,因为我们的安卓手机品牌前些年的利润率大概是10%~12%左右,只有苹果的1/3。所以我从这个角度来来理解的话,嗯,因为他是追求阿尔法的那种打法是和巴菲特一样的追求阿尔法的打法他想要的就是他能够看得懂的生意里面最好的生意。所以在他看来一个是比亚迪他没有完全看懂,另外一个是他也他的感觉,他就觉得这个企业不是最好的企业,当然他的观点未必是对的,反正他这么感觉,但是你要注意他还是对的,因为他看不懂不碰就对了,明白吗?哪怕比亚迪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他看不懂他不买他其实也没太大损失,因为这世界上还有一些很好的企业,你没买的话其实反正你也不输钱,就是其实再好的企业你没买也不算特别大的一个损失,尤其是你没看懂的情况下,你没看懂的企业,你就不应该买,哪怕别人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但是你没看懂,那你就不应该碰。你还不如买一个就是比这个企业差一点的,但是你真正能看懂的企业。那也会是一笔很好的投资。所以其实平常心来看这个文章,我不觉得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人无完人嘛,有些细节上你觉得他的表达可能让你觉得没那么完美,那太正常了。不要那么苛责。或者你也可以挑个毛病,然后呢就是方便我们嗯,大家啊,网上的朋友一起就是怎么说呢,方便我们能够变得更好一点是吧?这没什么问题的啊,就是你觉得他哪句话说的没那么好,唉,咱就是大家交流一下是可以的,但其实没必要去喷了,因为整体人家说的还是没啥问题。
当然他是个人也有一些他的看法也可以说是偏见,对吧,但这个嗯,就是他喜欢相对聚焦的企业,那我们都知道混业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给的估值都比专精某一个行业的企业来的估值要低,说明全世界也不太喜欢混业。其实就很简单的,他不喜欢他不碰,所以他没什么错的,对吧,他不看好你看好那也没问题,你看好你买就是了吧,所以这个都没啥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对称性就是当你非常懂一个企业的时候,你看好了他的生意,看好了这个企业的方方面面,然后你准备买,尤其是重仓买入,那你一定要看懂。反过来如果一家企业或者一堆企业你都看不懂,看不懂没关系,看不懂你不买有什么大不了的呢?那这里面还有一点就是你看不懂,可不可以不喜欢呢?我觉得也没问题了,就好像你街上看到一个人,你不了解这个人,也许他是很好的人,但你看了他一眼你就觉得不顺眼,你心里觉得我不喜欢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吗?没什么问题,你只要不直接说就行了是吧?你不去上去直接说人家不去喷人家不去伤害人家,你心里觉得我不喜欢这个人,那没什么问题的,反正你跟他又没什么交集。但是你想跟一个人有交集,你想跟他成为朋友,最终甚至成为亲密关系的话,那你最好慢慢把它搞清楚,把你们之间的关系也搞清楚是吧?所以这这个之间是不对称的,你不碰的没兴趣的,你不了解也无所谓。
最了解到这种不对称性的话,其实就能理解这个事。他看错了,比亚迪能怎么样呢?反正他也没买,对吧,他顶多就说了一句,他认为比亚迪没那么好,然后你认为比亚迪很好,然后似乎比亚迪也不错,那仅此而已。顶多你就只能说他看比亚迪的眼光也许没那么准,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这并不影响他赚钱,这也并不影响她的人生啥影响都没有,世界上有千千万万家企业,你不可能都看得懂,看不懂就看不懂了,我不喜欢这家企业,因为他家的 logo不好看,我不喜欢这家企业,因为它的名字不好听,可不可以这样的也可以的,对吧,因因为就是反正你是个自由的人,你是一个自然的人,你可以有一点小偏好也无所谓的事情。而且他也说了,他并不是特别懂这个企业,所以你也知道,其实如果你真的想投比亚迪的话,你就不会过多的依靠,他对于比亚迪的看法,你顶多把他的这个见解当做一种启发性的,因为他毕竟是一个企业家,又是一个投资人,他的看法可能有一点启发性,但他不太懂这个家企业,你不可能把他的观点给很高的权重。如果你想投钱的话,那你当然应该研究的深入一点,人家不投钱人家不懂无所谓。
反正我分析了一堆啊,我讲的有点啰嗦,我就觉得真的没必要去大喷人家,是吧,当然有些细节你认为不对的你可以指出来啊,指出来主要是方便我们啊,让我们能够稍微有一点点这个进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些朋友上去就直接喷人家上杆上线了,那真的没必要。
实际上大部分的朋友99%的朋友,水平和二段比的话还是差很多的,这也是个事实。我们很多朋友不愿意承认我们比他差,这实际上是我们的一种虚荣心,是我们的一种傲慢,你想一想,你怎么可能不比人家差呢?人家资产几百亿,具体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很多很多就是了,那如果你跟他差不多的话,你赚他1%都有几个亿了,你几个亿都没有,你当然比他差了,就这么简单一个事嘛。😄
比如我怎么能跟人家比呢?人家那么牛对不对?就很简单啊。那有些人觉得啊,你比他还牛,但是你还赚不到钱呢,这个事是不是?没必要对吧,不争萝卜争口气,但别用在这个地方,没必要虚荣心少一点,对吧,你的自信应该来源于其他方面。
他也说了,他真正看懂的企业并不多,但是这种守拙本身就是大智慧。

这个美国人有啥好关注的

01-02 02:45

我不太喜欢他们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的那些个目标,那些个东西消费者其实不关心。你看看苹果什么时候说过要提高市场占有率了?苹果总是说且只说要做最好的产品(消费者最喜欢的产品)。
为了达到第一的目标(实际上是数量上的第一),企业一定会做些很奇怪的事情,比如价格战,比如因为过于急于上量而导致的质量问题等。当我看到他们说把 2015 年成为第一的目标推迟到 2018 年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还没有明白过去在哪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