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5个Q&A,拾遗药明康德法案相关问题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147喜欢:183

虽然我想避王婆卖瓜之嫌,虽然我知道很多持仓药明的读者屁股决定着脑袋,尽管心理认同我的观点但鸵鸟状不愿意接受。但是我对药明康德法案进程的判断准不准,大家自己看我历史记录便知。

本想最近分析和写写AI,结果药明康德叕成了热点,BIO协会宣布剔除(主动退还是剔除只是个场面话,BIO全面转向是铁的事实),TikTok剥离法案通过众议院,药明康德刚从回购的反弹中又走回下跌趋势,更是创下百亿成交高换手记录。以前我的文章大概30万阅读,现在随便都是200万+。当然了,看的人是多了,粉丝增长和打赏没见多多少,但无脑攻击我的以及某些大V抄袭我确是实实在在成倍增多了。奈何我是个逻辑思维强,坚持第一性原理思考的人,是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手动狗头],我愿意继续做这个花剌子模使者。只不过,考虑到投入产出,今后不一定再大规模写分析长文,当然后续关键时间点的提醒还是会有的。

所以,这篇以Q&A形式,拾遗药明康德法案问题的看法,同时也是给很多关注我留言私信我,我没法一一回答的朋友的一个补偿。

【1. 最近的BIO协会剔除药明康德,原因是什么,多大影响】

首先,这个新闻,是我之前3月6日报道过新闻的发酵,即《众议院法案提案人加拉格尔写信给司法部长:认为BIO实际是在游说,需要遵循FARA法案,登记成外国代理人进行信披》的事件。

BIO毕竟作为美国国内协会,受压力比较大,被敲打后反水,更换了CEO,并且致信加拉格尔纳了投名状。在BIO的修改后的官方声明和加拉格尔最近回信中,清楚表达BIO撤回之前为药明康德游说的信件,今后将支持生物法案,站在国会站在维护美国供应链安全一边。声明中明明白白表达了BIO立场的转变,而加拉格尔也回信认同其转变和游说的撤回。

居然居然,很多人还在说什么BIO更新了是药明康德为了BIO方便游说,避嫌自己退出的,沾沾自喜以后是利好的,今天他们被明确打脸。他们不是坏,仅仅是因为持仓了,chun而已。就像一个女人被男人劈腿出轨,他还打你骂你,你只是沾沾自喜说你看是我提的分手哦,我赢了。嗯,是你赢了……

我在这里很负责地说BIO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为药明游说,甚至只要BIO不带头打击药明就算不错了。但我并不认为这个事件影响很大,BIO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游说力量,但是,这是美国生物制药行业对药明康德法案事件风向转变的一个信号,一个明确的风向标。因为BIO多少还是代表了美国生物制药行业内部的声音,也就是药明康德甲方们的声音。未来那些甲方收到具体指名道姓压力,BIO已经给了一个坏的示范。至于那些甲方未来对药明康德的态度,我过去已经说过,下文中会再说一次。

P.S.一个有趣的细节是:BIO的新任CEO John虽然是美情报系统出身,但是他的孩子曾经有罕见病,自己成立了公司就是依靠药明康德这种CXO公司,帮忙成药,他本人曾经多次来华参观药明康德。如今农夫与蛇啊!也更说明了,ZZZQ比利益重不重不知道,但是ZZZQ比恩情确实是重得多……

【2. 最近的TikTok法案被通过,多大影响】

和大多数人认为的不同。我认为这个TT法案如果真的通过,它影响力很大,我并不是说TikTok法案和药明康德是一回事,两者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TT法案成型证明了以下几点:

1. 美国人在面对中国问题的时候,甚至高于了党派纷争,成为了两党的公约数。因为共和党是多数党,共和党议员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剥离很可能是民主党支持的硅谷大公司买下TT,成为拜登竞选帮手。

2. TikTok法案(H.R.7521)通过众议院的速度惊人,提案人是熟悉的众议院版药明康德法案提案人(H.R.7085具体来龙去脉看我置顶文章),反华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其24.03.05提出,03.07众院委员会通过,03.13众议院就通过,3.16前已经完成参议院的二读。直接驳斥了很多媒体和你们回复我的的“美国立法进程要2-3年呢”论断,证明了美国人在他们在意的问题可以流程很快。当然,也给了药明康德法案一个机会,即如果进展速度慢,也证明了其重要性不高或者遇到阻力。TT法案进程也驳斥了“加拉格尔只是跳梁小丑,一家之言,不是主流声音的”的论断,证明了,他的反华言论慢慢成了主流声音了。

3. 区别于我们的成文法,美国是判例法,为什么罗诉韦德案这么重要,就是因为美国是判例法制度。一旦TikTok的法案成型,它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就是可以没有证据直接断言和预设一个单独指名道姓公司,对它制裁。这点之前的法案和美国议员是排斥的,他们大多数是认为需要公平规则,不具体指定公司。

4. TikTok的通过实际上比药明康德更难,因为TT法案理由直接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且TT用户更多,反对声浪更大,作为重要舆论工具理应两党争议更大,但是它如此迅速的通过了。周受资在听证会被问的问题有多荒唐,现在还能通过,就更加证明了,反华ZZZQ已经压倒一切了。

但是,TikTok法案也给了药明康德法案一个完美的观察窗口,TikTok立法进程的一个个坐标点,药明康德法案未来都会经历。只是希望你们能看清,你还在拿计算器以为美国针对的是利益,实则人家谈的是主义。

【3. 美国一个议员,一个委员会权力这么大吗】

很多人不了解美国的体制,在某些场景下,国会一个委员会就是有很大能量。不要小看单一议员的能量,有兴趣的看一部汤姆汉克斯的冷门电影《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真人真事改编,一个小众议员靠众院预算委员会成员身份,推动了美支持阿富汗抵抗苏联,间接结束了冷战。

所以,不要再说加拉格尔只是跳梁小丑,他的法案就是瞎胡闹这种话,要不最后你会发现小丑竟然是你自己。虽然你觉得他看上去像个天天看漫威漫画的呆子,天天以为药明康德收集数据做出美国队长那样的强化士兵(实在是搞笑的制裁理由)。但他通过TikTok法案已经证明了他积攒了巨大的能量,他的话不是代表他,而是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美国政客的普遍共识了,证明了美国政客们只在意立场,根本不在乎事实真相,也根本不在乎他们的问题和观点多么的反智。

【4. 药明康德法案为什么有两个版本,如何关注进程呢】

主要的阵地是参议院版本的法案是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Peters提出的S.3558,也是目前进度靠前的,3月6日通过了委员会造成大跌的就是它,下一步,这个法案会修改,修改后出第二版TEXT,然后拿到参议院全体讨论和投票。

众议院版本的H.R.7085是反华委员会加拉格尔提出的配套众议院版,目前还没有委员会审议计划。

实际上,这两个法案是一致的,互为配套,这样就可以加速交叉投票环节,但是每个流程各自都会走一遍。所以这两个法案未来不会有任何内容区别。有区别的部分,两院会成立小组要求其修改到一致。

进程上,关注我的置顶帖里有两个法案的官方链接,定期观看有没有更新,如果有听证会或者投票会议等,页面会更新,我也会实时更新。目前,两个法案都没有进一步准确时刻表(毕竟两院最近其他事儿很多)。

【5.经常看道的说药明康德法案通过率仅为27%什么的,这个概率怎么来的,真的通过概率有多大】

这个27%的数字是美国GovTrack网站根据算法得出的参议院S.3558的通过概率,比如进展哪一步,比如是不是两党都支持等等,纯算法计算,没太大意义,这个数据是财联社新闻稿里错误引用的,因为27%很久之前就是了,而不是报道中说的”从18%跃升到27%”,实际这个数字目前是30%。

但是我觉得这个数字本身意义不大。就像玻尔说过永远不要跟我说概率。对你来说,90%概率不是你重仓的理由,10%概率也不是你清仓的理由。如果你纠结于这个概率,你还是在轮盘赌赌通过还是不过。

目前看,法案通过的概率应该不会低于TikTok通过概率太多。比如TikTok法案通过了,药明康德的法案至少有80%彻底通过。当然了,通过不代表不修改。下文我会讲药明康德法案影响完整的退出可能性时候会说。

【6. 怎么看最近的大摩上调目标价,增持研报】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不要看他说了什么,看他做了什么!”

我始终在文章里写,时刻关注北向资金,因为开年来全市场的北向资金基本抹平了24年的流出,转为24年净流入,最近几个交易日甚至单日100亿幅度。但是,药明康德24年以来被北向资金卖了超过50亿,3月14日单日就卖出10亿,药明康德是整个3月北向资金流出最多的个股。

至于上调目标价,如果你从21年就关注药明康德,你就明白了,21年中药明康德因为创新药政策事件开始从170高位下跌,每份研报海内外的机构,都还是给160-180的目标价,然后,药明康德也整整跌了3年。研报这个东西,买方研报或许稍微有一点点意义,也要配合看他自己入不入场,而类似券商发的卖方研报,几乎没有价值,只能当科普读物看。

【7. 脱钩预期真这么强吗】

不要孤立地看问题!

甚至药明康德自己的今天法案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曾经的药明生物UVL事件,到拜登生物经济促进法,到今天的法案,再到药明生物丢到了辉瑞阿斯利康大单被三星生物抢走。药明康德的高海外收入比例,以及实控人美籍的命门一直都在,而美国的力度也一次比一次大,夹在中美之间,药明康德承受了中美混合双打。这是趋势。

我从来不觉得法案事件,BIO事件,TikTok事件单独很重要,但是你把他们和其他事件一点点联系起来就会发现趋势已经改变了。我认为如果还是拜登当选,左派的美国一定会的继续加大脱钩进程。从大疆到半导体,从TikTok到号称人类之光的生物医药,到新能源车,到港口码头起重机,趋势在慢慢加深。孤立的事件有偶然性,但是联系起来就是趋势。而趋势是有惯性的,一旦开启,逆转趋势是很难很慢的。反而,极右的川普能当选,可能略微还好一点点。

从政治经济学本质看,我们的产业美国制裁,近期日本想要收购美国钢铁也被拜登否决。都说明美国主流的不管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已经慢慢分辨不清彼此界限,都开始强调政府调控对经济的作用,而不再相信什么都能靠市场先生,西方传统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在最近20年全球化进程被新兴市场国家大步追进后一直在反思和反溯。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过程这是经济规律,是周期的体现是必然的。

从特朗普时期的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拜登时期的小院高墙。再到疫情的时候的史诗级放水,现在的史诗级债务。这些无可避免。

立场已经远重要于观点,真不知道这个趋势发展到极致是什么,未来又以什么方式逆转。

【8. 药明康德的法案里到底指的是联邦资金,还是限制整个美国医药行业与药明做生意】

很多人的误区认为法案里写的是仅仅限制联邦资金和药明康德做生意,而不限制美国的Big Pharma大药企,药明康德的甲方们不会受影响。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 联邦资金,那美国医保资金算联保资金吗?北美要的最后支付人基本都是联邦医保或者私人保险。

2. 如果真的只限制联邦资金,那为什么听证会上,以及美国制药业会对现有供应链问题担忧?为什么参议院法案还特地修改了说不影响目前的合同?这不是和你的想法矛盾了吗?反正不是只限制联邦的合同吗,药明康德现在也没几个联邦合同啊,那还修改个啥呢,担忧个啥呢?

3. 核心还是要理解法案立法目的,他就是为了所谓的美国生物医药供应链安全,而不是跟你在那里一板一眼讨论。所以,法案通过,正常渠道,药明康德几乎拿不到美国合同。

4. 欧洲的,美国的大药企,就像BIO受不了敲打一样,他们也会问自己啊,我何必呢?我和药明康德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吗?为了他,我要自掏腰包去游说,为了他,我要被同行冷眼怀疑,为了他,我冒着巨大供应链随时终止风险?图个啥呢?为了药明康德报价时候便宜20-30%???这是0和1的问题,而不是0.5还是0.7的问题。Big Pharma们确实有游说力量,但是他们不可能仅仅为了这点药明的产能就和监管者撕破脸,更何况,药明康德并非不可替代,瑞士的美国的韩国的,CXO一抓一大把……甚至诺和诺德的减肥药,为了供应链安全,完全自产,宁可收购CXO产能,也要完全自主可控。

而且事实上很多大的药企也开始做了,辉瑞阿斯利康,把近百亿大单给了三星生物,而不是报价更低服务更好的药明生物。鸡蛋不想在一个篮子里,以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美国人也懂。

【9. 如果真的法案通过立法了,药明康德估值怎么算,海外部分清零吗,国内又怎么算】

这里不讨论到底能不能通过,就谈如果通过了,怎么算药明康德估值。

1. 药明康德80%海外收入,65%北美收入,如果法案通过,这部分新增合同合法渠道会断崖下降,至于弄点层层转包啊什么其他的别别翘的法子,忽略不计,铤而走险反而会引发二次制裁。这几天也可以观察到创新药有利好的情况下,国内占比高的CXO涨的很猛,涨停(比如泰格医药昭衍新药)。而海外占比高的CXO几乎没吃上利好,甚至跌的猛(药明凯莱英康龙化成),甚至连跌2天。所以啊,曾经有人说“买美国的股票,要选能改变世界的。买中国的股票,要选不被世界改变的”。看上去有点道理。

2. 被制裁了,并不会发生药明海外部分的产能人员资源无缝转给国内。国内的创新药比例和支付环境,完全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我们还是一个仿制药为主的医药生产国。更可怕的是,当天量海外产能和研发能力转到国内,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内卷,真个行业利润率恐怕都要打折再打折。

但,国内监管已经意识到创新药的重要性,在医保层面已经给了很多的善意,最近的意见稿也给出了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官方认可。更别了AI时代分子发现在CRO层面是最容易结合的,比如国内的药石科技,和药明康德也是投资关系。当国内创新药整个版图扩大(未来一定会发生的),那个时候行业的β也足够支持药明康德的整个业务。不过这是后话,短期内很难一蹴而就这也是我长期向看好药明康德的地方。

3. 以药明系熟稔资本操作的历史看,药明系大概率会对被禁的产能或者公司进行并购剥离,或者相关BD交易。比如现在1500亿市值,把北美的CDMO打包卖,把新加坡为美国客户准备的产能打包卖,把多肽产能卖或者再转出去,卖掉个500亿诸如此类。这部分公司并购怎么算估值,需要一个并购专家才能弄清楚。但是,从李老板的能力和为人,我倒是担心最差情况,他靠这几年减持的钱,再撬几个大银行或者资金,再次私有化一下……然后再考虑卖或者再包装以图未来别的市场上市什么的……这恐怕是最差情况,我自己过去供职的公司曾经经历过一次……那股东们真的是媳妇熬成婆,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了。除了这个极端情况外,海外的资产并不用担心按照清零算。

所以,如果我说的极端情况不发生,药明康德是一家估值有兜底的公司,现金流充沛(可以看他财报上有大量未分配现金或等价物,这才有回购底气),是有安全边际的。最差不按现金流贴现,不按PE估值,按照PB估值,跌到某个程度,也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像那些无脑喷说的估值清零。

【10. 药明康德法案最终会如何,最后其影响消除有哪几种方式】

不妨穷举法,罗列出所有药明康德法案对其影响终结的可能,去掉所有错误答案,尽管剩下的答案多不可能,它都是最后的答案。

1. 法案最终通过,无修改,即预设药明康德在名单内。海外新增合同,在未来几年内全部终结。估值重估,资产重组,完全靠国内创新药市场和非美盟友市场。估值再腰斩,可能低于1000亿以内,等待国内创新药市场救赎和AI+CRO引领的整个创新药行业β增长,3-5年后才可能重新走出涨势。

2. 法案最终通过,无修改,即预设药明康德在名单内,但是增加了一些类似排除条款,或者豁免条款,比如接受数据审查可以去掉名字,比如制裁不包括多肽业务等。这种情况可能会是能游说的最好结果,但也是最可能遭受中美混合双打的情况。

3. 法案最终通过,有修改,药明康德不在名单内。股价,大概率会修复到70平台以上,开启上涨通道。因为法案实际上也给了后续判例,药明康德未来再受ZZ影响概率大大降低。

4. 法案不通过。同3

5. 法案无疾而终,在118届国会任期→2025年,期间还有国会休会和议员改选,届时法案并没走完完整的流程,尤其再加上会有大选的干扰,加拉格尔也明确118届国会后不再担任议员。那股价会修复并上涨,但是还是会计价并未消除的ZZ因素对其影响。

6. 资本市场完全对法案脱敏,无论什么结果,对股价不起影响。

这几种可能,个人认为,2最有可能,1,5也是有较大可能的,3和4则是你们需要祈祷的意外之喜。

【11. 药明康德现在股价计价最差情况了吗】

我认为还没有,当全市场用PB给它估值时候,恐怕就跌到头了。但是,目前的价位离底部很近了,因为我说过,没有特殊情况,药明康德价值是有兜底的。但股东们痛苦的日子可能还没有结束,情绪的扰动会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甚至最差的情况还不是这两天,而是全市场都在涨,而只有药明在继续挨打。但是,价值总归会回归,如果你还相信的话。

当然,还有一个极其特殊的可能新是,药明康德作为各大公募基金的重仓,当有某个基金经理因为风控或者信仰崩塌,真的清仓了……那恐怕股价短期很难托的住,毕竟意外药明康德最大基本盘就是北向外资和公募基金持仓。

【12. 药明康德什么时候可以加仓】

北向资金北向资金北向资金,连说三遍。他们什么时候每周流入超过10亿-20亿什么时候,就可以买起来了。

而现阶段,哪怕法案没落地,有能力的人也并不影响赚钱,也完全可以操作。如果你认同我之前说的中性策略,你应该对药明康德涨和跌都有应对,而不是一锤子买卖赌通过还是不通过。散户有散户的优势,就是灵活。缩小持仓时间,多做右侧和超跌,有下影线和上影线就反向操作,并和热门股做对冲,我也一直写了,近期药明的反弹无法脱离大盘的行情,当大盘轮动时候,也是有机会的。但是,短期内一定不要恋战,多做T,3%-4%就可以。

【13. 药明康德重仓了,那要清仓吗】

时间会很漫长,可能会折磨人,需要你的意志,尤其当某个时刻全市场都在涨,药明每天0.5%涨幅,甚至跌的时候,你会更加怀疑自己,想清仓。相信我,这个过程我这3年经历无数次。

所以,有杠杆的,可以逢高减一减,避免爆仓。

没有的,也没必要交出带血筹码了,毕竟离底部也很近了,底部也从来不是一次戳下来的,而是不断磨出来的。如果你能扛得住时间,不管法案通过不通过,你都能吃满那波反弹。

【14. 药明康德短期会怎么走,你自己持仓如何】

我之前文章一直说,无论如何近期的股价怎么波动都是反弹,按3%-4%做T。在法案落地前,达摩克斯之剑高悬,会有小资金来博反弹博反转,但是不会有真的大资金进来拉升,暴露自己的风险敞口,这个观点依旧不变。所有说什么大资金现在低位高成交高换手,是洗盘,都是在幻想市场有个拉普拉斯妖一样的庄家,实则是他们PTSD+斯德哥尔摩,不是坏,仅仅是chun。

药明康德短期(到24年年中,或者法案下一次投票前)股价会承压但随后一定有反弹,中期(法案落地前)有巨大风险,而长期(未来3-5年,甚至更长)则没问题。

这两天的大跌,除了BIO和TT法案事件影响,还有美国CPI PPI超预期的降息落空影响。药明康德的反弹不可能孤立于大盘。尤其药明康德的回购已经成为规律化每天定量,基本不会承托和影响多少股价。后续要跟着大盘的轮动节奏,比如高位股带动涨了几天,该轮动了,那就会带动药明康德反弹。

我自己从21年购入,完整吃下3年跌幅,但是依靠我自己70-90平台理论(70以下买,90以上卖),在法案前,持仓成本大概在65附近。法案大跌,承受亏损,随后反弹,在3月4号早盘涨停的几分钟内60块钱清仓。因为底仓都卖了,默默在小本本记录下了不小的亏损数字。在51-52之间,又前后买了一点,在53-54卖了一点,手上留了点准备拿到年报结束后。未来按照我说的,北向资金大举流入在做右侧交易。

【15. 药明康德如果法案通过,对其他国内CXO是利好吗】

一定不是,药明康德拿不到北美合同,其他国内CXO也一定拿不到,理由问题8已经说明。还要受药明回国内卷,大幅降低利润。

【16. 如果法案通过,可以类比当年的中兴通讯吗】

其实类比TikTok真的是最有效的,因为时间进程,中美关系状态都类似。

中兴可以由国内市场支持,可以有大量国内ZF采购,但是药明康德所在创新药研发目前国内市场支持不住,而介于药明康德实控人身份,ZF也不一定有当初支持中兴的意愿。结果药明康德反而成了中美混合双打。

【17. 国内创新药一揽子计划,对药明康德利好吗】

长期一定是利好的,我们这么多临床资源这么大市场,每年的创新药进出口都是逆差,做不好创新药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接受的。尤其现在创新药又进入一个新的成果井喷时代,各个有潜力的靶点层出不穷,mRNA,基因编辑,多肽,AI等,当创新药整个行业β增长时候,无论法案什么结果,也足够容得下现在体量的药明康德,甚至好几个药明康德。这也是我长期向坚定认为药明康德有价值的因素。中国创新型大迈进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但是生物医学的客观规律就是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短期政策并不会立竿见影,尤其虽然医保支付结构已经给出了善意,但政策里资金面的解决方案还是偏少偏弱。国内创新药任重而道远,长期看是长坡厚雪的。凤凰涅槃可能就源于最黑暗的时刻。

【18. 美国真的缺了中国CXO,生物制药行业没法运转吗】

首先,美国是最大的创新药市场,是一切生物医学和制造行业的完整产业链最初出现的地方。之前中国CXO能拿到订单,当然是因为我们的成本优势。

但是,在有明确法规限制情况,美国当然有能力接的过去。只是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已。

CRO侧,首先整个医药行业受加息影响,一级市场投融资都很不好。这部分首先大部分CRO都不是满载。

CDMO侧,同样不是行业最景气阶段,除了一些热门的靶点管线药以及减肥药相关的多肽。而这部分的产能,真的法案通过,在药明康德手上订单做完之前完全能新增出来。药明康德自己的多肽产能算上 GMP也就1到2年时间完成。

所以,美国想保证所谓生物制药产业供应链安全,当他认为安全比发展更重要(这话似乎我们这也在说),他不会计较利益,他也完全有能力找到代替。三星生物最近抢下药明生物百亿大单也证明这点,大药企在法案前已经开始注意供应链安全。而一旦通过,就像我们的ZF采购时候,思科戴尔甲骨文们哪怕不要钱白送,你觉得会采购吗?

更别忘了,AI处在一个爆发的奇点,AI目前在垂直领域的渗透不高,但是当AI大规模应用到分子发现等领域,可能格局就变了,工程师优势成本优势未必还是决定因素。

#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SH603259)$ $药明康德(02359)$ $药明生物(02269)$

全部讨论

有几个问题:1,目前美国创新药投融资开始复暖,叠加减肥药的需求,对于cxo的需求是增长的态势,这个行业目前产能并没有过剩,特别药明生物的业务,其他医药巨头是否马上可以找到便宜又好用的替代公司?也就是说全球有哪家公司可以替代药明接手这些业务?2,另外就我所知这个行业也是重资产,不管扩产,还是人才储备,都是需要时间完成的,但是时间和准确率又是各大药企最关注的点,药明已经和各大药企深度绑定,那是否有马上可以替换的非中国公司选项?如果有,我觉得法案对它们的利益没有大的触动,药明危。如果没有,那么它们会同意吗?别忘了美丽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真正决定最终结果的是资本。另外,tk通过决议,这个可以说没太大悬念,一个大国它怎么可能自己的舆论工具握在敌对国手里?如果它不通过,才是超预期的。

谢谢分享!请问既然药明未来有如此大的不确定性,为什么不换家公司呢?哪怕仍是您熟悉的CXO行业中的以国内业务为主的公司?

03-16 07:00

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的药名系已经是个赌场,一半人赌它生,一半人赌它死。
如此巨幅波动,如此换手率,在药明整个上市历史中都没有过。多空分歧巨大,但鉴于卖空相较于成交量并不多,这个分歧更多是交易者自己的,也就是说同一个人今天觉得它生,明天就觉得它死。
这很大原因是一切目前只能靠想象,去年业绩到底如何?今年业绩指引会好吗?外资为何持续卖出?法案影响究竟多大?法案能通过吗?陈智胜的黑天鹅和奇迹到底怎么回事?
等两个年报吧,康德和生物的年报会降低波动率和换手率。
没人会在赌场长期待着,方向的选择离不开稳定。稳定向上,或稳定向下。
我个人倾向于向上的可能性大一点,原因有两个:结合目前有的公开信息,如果没错的话,一是医药投融资环境在回暖,二是药明自身有不错的竞争力。
无论你怎么去想象和猜测,哪怕是猜测有个魔鬼在作怪,也改变不了这两个事实。
所以,需要担心的是这两个。是不是真的在回暖,是不是真的有竞争力。

周四鬼使神差进了药名 真的头发都薅秃了要!

多谢您高质量的分享。
拜读完您的雄文,请教您个问题,有没有这种可能:法案最终通过后,还是会有中小biotech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继续和药明合作哪?
比如大疆,米国也是各种制裁、限制,也是不准zf机构采购,但是不妨碍大疆占据米国80%的市场份额。

你说的长期最大风险,其实是李革的道德风险,就是最后他再次用银行资金加上他自己的套现资金,在极低的情况下再次私有化,然后其他市场再上市。其他市场是哪个国家呢?
他的业务主要北美,欧洲又不太多,而且欧洲也不是一个国家,在那个国家都不适合上市,德国等资本市场给这些公司的估值是给不高的,而且这些国家的投资者那么容易骗?英国是老牌资本市场,如果李革再次私有化,去英国上市,英国投资者对这样一个创始人还会给好的投票,李革再次私有化意味着这个人会让世界唾弃 不知道我的想法合理吗?

03-16 06:07

请问最差预期的估值是多少? 现在100亿净利润砍掉来自60%美国利润,就剩下40亿,因为增长性也出了问题,那就只能10/15pe 也就是400/600亿了。而且这个大股东喜欢减持,可能10pe 比较贴合。 后续困境反转,叠加降息带来流动性溢价给30pe 也就是1200亿左右了,那么现在就是贵了,大概率要跌到30块才出现投机价值

03-16 07:37

美国针对药明的目地是什么?这个一直让我很费解。1.是真的为了生物安全、供应链安全?2.就只是为了和中国脱钩?3.药明系太强像华为一样威胁了美国根本利益?4.反华就是ZZZQ,为了反而脱?我觉得首先可以排除2和3,个人认为美国如果和我们全面脱钩他自身通胀得上天,所以打压只会针对咱们高端产业,属于既便宜又好用系列的会继续用。如果是1,那么后期斡旋空间是不是大很多?毕竟药明系之前就剥离了基因业务。如果是4,那么像楼主所言可能性很大。说句实话我内心更偏向1,望解惑。
纠正一下更换ceo的人选还有就职时间是23年12月就定了的事情,不是因为受到了压力临时更换。

03-16 01:07

其他赞成,但对于第一点,我还是认为bio不是单纯的倒戈。美媒也是用delicate political dance来形容bio的做法

03-15 23:37

能不能分一下目前ah溢价这么多,资金为啥不把仓位换到港股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