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6暴露了理想价值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4

砍掉L5,L6作为理想目前产品序列里最低配车型充分暴露了理想做产品的底层价值观,即品质/毛利/销量三者都要,排名分先后。MEGA同样也是三者都要,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销量远远低于理想初始预期。

TOP2推测,砍掉L5的根本原因是理想目前没有能力在20-25万价位区间推出一款同时符合理想品质与毛利要求的增程车。很少有企业可以基于这个原因放弃一个销量很好的产品,如果我没有对小米理解产生重大误区的话,小米不会因次而砍掉L5。

砍电池,四驱变两驱,其他地方再想办法抠搜一些可以毛利达标,但品质不达标。品质达标的情况下,实在没办法20-22万价位起售达到20%左右毛利。

根据多方消息参考,L6的毛利应该是低于L7的,bom成本可能只比L7低1.3-2万左右(电池可能便宜了7K左右),售价低了5万。

理想电池便宜7K是建立在度数减少7度,供应商从宁德时代换成欣旺达,三元锂换成磷酸铁锂才做到的,即在三个维度上都可以降低成本。

L5要想在电池上下功夫,只能继续减少度数,理想目前能力上做不到减少10度以上,仍然维持200左右的CLTC里程。

四年前理想没有能力让磷酸铁锂电池达到理想品质要求,现在有了。

另一个降成本大头是四驱变两驱,但是同样的,短期内,理想目前没有能力两驱车达到理想对全场景使用品质的要求。

理想品质锚点锚在舒适与实用上,许多人认为蔚来外观与内饰设计比理想好,其实说的是视觉设计上,在舒适度上理想会好很多,很多理想车主说不上理想那里好,但就是感觉舒服。另一个侧面例子,大量人公认理想的白内饰视觉效果最好,但是橙色内饰是碾压式选得更多。

L6不定23.98,定24.98是因为23.98的毛利在理想标准下过低了(具体多少不详,或许是10-12%左右),即使23.98可以卖得很好,理想也会选择更高一些的毛利。同样的选择放给小米/问界来做,他们或许就会定23.98甚至更低一些的价格。这本质是一个商业选择,不是说他们就比理想更在意用户。

理想需要足够多的钱为后续自动驾驶芯片/训练芯片/自动驾驶系统等花钱,这样东西如果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为用户创造更大的用户价值。

定24.98,不定25.98是由于MEGA初战失利后,顺带着L789与整个理想的势能都严重受影响,如果选择定25.98,可能会导致销量继续大幅度不及预期,所以选了24.98,即理想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下牺牲一定毛利。

L6车长究竟是4.925m还是4.8-4.85m左右,对成本的影响不是太大,短些的车多少会便宜一些,选择4.925m更多是出于对市场需求的理解与选择,即1+N格局下,理想要强化只当1。

1指大空间家庭用车,SUV/MPV/轿车都可以,但得大,得适合家用。N指细分家庭成员代步车,如老公/老婆/子女/父母代步。

1占比将会很大很大,远超过去燃油车时代,具体有多大,1+n这个概念并没有量化指标。

在这个思维模型下,更大的车就是更好的。L6/L7做到了1.75m的人能否舒适翘二郎腿的空间差异,另外一点是宽度要尽可能超过1.95m,这样可以让二排可以坐两年成年人(1.7m+1.6m)+一个儿童座椅的情况下,也能不是太局促。4.925/1.95 与4.85/1.95比,前者也会更加协调一些。

理想最小的车也有4.925m,对用户感知来说也是非常好,即理想的车就是大,最小的车也很大。目前其他任何一个新能源品牌都实现不了这个效果。$理想汽车-W(02015)$ $理想汽车(LI)$

全部讨论

没开过one以后的理想,不过one的质量真的不敢恭维

05-06 18:06

大,增城,不是护城河,其它车企都可可以模仿的。

05-06 21:43

分析的还是不错的,下半年就看理想的纯电了

05-08 14:42

这个分析是贴近理想的产品定位的。李想是边赚钱边研发,确保前面智驾不掉队,后面一旦拼大模型可以砸钱冲出来。

05-07 10:41

L5是20内的车。l6都不到25,后续砍掉一个电机,便宜两三万,弄一个air

05-06 23:06

屌丝,啥也不懂,张口闭口品质,品质指的是耐用,不容易坏,而不是性能好。性能好与品质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05-06 21:04

竞争真的太激烈了,作为消费者是幸福的,但是作为投资者,如果重仓了,很难睡得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