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卖得快”

发布于: 雪球转发:31回复:30喜欢:76

我们从美东汽车叶涛总的2020年股东信开始,美东虽然最近遭遇了行业困境,但并不妨碍我们去看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渠道商或者以渠道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最核心的就是“卖得快”,或者叫渠道动销能力强。叶涛总把这归结为:库存、效率和不确定性模型。

叶涛总假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让我们模拟一家4S店,只销售小兔和小龟两种车。小兔很受欢迎,在一个月内售出的机会为80%; 而小龟则受众有限,售出机会仅为小兔的四分之一,即20%。我们进一步假设小兔是量销车,订货 量较大,每月80台;而小龟订货量较少,每月20台。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模型中库存初始状态为 零。在第1个月,我们卖了64台小兔及4台小龟,月底库存为16台小兔及16台小龟。第2个月初,我 们采购80台小兔及20台小龟,月初总库存增加至96台小兔及36台小龟;月内销售77台小兔和7台小 龟,月底库存为19台小兔及29台小龟。将模型如此运营几个月后,我们看到卖的慢的小龟很快占据了大部分库存。到第6个月,小龟将占总库存的75%。(注:1、月销取整数,不保留小数点;2、这只是从量的角度出发,现实生活中,小龟车型的售价往往远高于小兔车型)

即便我们调整小兔及小龟的订货量,结果也是大同小异的:销售缓慢的小龟总是相当快的霸占了库存。小兔飞快的进库,飞快的 出库;而小龟飞快的进库,然后出库呢,自然是磨磨蹭蹭的龟速。其实,和小兔比,小龟的销售速度比最初的直观还要慢得多。直觉上,小龟的销售难度应该是小兔的4倍,而留在库存中的可能性也是小兔的4倍。但这直觉只适用于第1个月。从第2个月开始,小龟的销售难度会暴升。到第2个月,小龟留在库裡的可能性还有64%,而小兔仅为4%。过了一年,小 兔已经早有快乐的主人,而同届的小龟还有7%的机会呆在库中,等著管理层切生日蛋糕唱生日歌。因此,无一例外,小龟总是滞留在库的老大难。运营到年底,这家店的综合库存天数为约1个月,似乎反映著良好的运营状况。然而事实是否真正如 此?小兔的周转天数为0.25个月,确实非常健康。而小龟的週转天数则高达4个月 — 非常不健康。这 家门店其实并不健康,因为小龟已经堵塞了门店的库存。综合库存天数常常误导管理层,因为它的 算法是把库存(主要是小龟)除以销售(主要是小兔),好比拿橙子除以苹果或者用张飞来除杨贵妃。因此,分析库存是否健康,关键并不是看综合平均,而是看瓶颈,即那些周转缓慢的车型。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模型至此展示的道理。第一、销售是概率事件,因为一个销售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才有意义。当我们用特定时间来定义一个销售,当销售是概率事件这个理念被理解,管理层就会用“卖得多快”来考量销售过程。然而,很多管理层抱著的心态是汽车嘛最终会被卖掉。这种(非概率)的确定性观点在实践中会造成问题,因为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最终”这个时间维度上运营。而且,持这种观点的管理层会以“卖了多大量”而不是“卖的多快”的角度来管理。这两种理念差别看 似微小和微妙,但在现实中,却会导致管理手法的巨大的差别。

第二、库存总被卖的慢的车型堵塞并造成瓶颈。为了减少库存,我们得专注于快速销售小龟。而提高小龟的销售概率,就意味着卖得更快。例如,如果我们把销售小龟的概率从20%提升至40%,则可把小龟的年终库存降到1.5个月,较此前的4个月下降63%。在运营上,聚焦于瓶颈可以简化问题,并帮助我们集中资源疏解瓶颈,即更快地销售小龟,可大幅降低总体库存。给个真实的案例。在二零二零年初,我们告诉投资者,我们可以进一步缩短当时已经是历史新低的17天的综合库存。做这样预测的信心源于我们当时在集中精力加速销售难卖车,而难卖车的库存是远远高于17天的。6 个月后,我们成功的把综合库存降到了12天,相比半年前的17天下降了30%。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现金流。我们在第1天支付现金购买汽车。对于小兔,我们在第2个月收回现金的概率是96%,因此小兔的现金流是确定且可靠的。(注:月销80辆,半年销售480辆,半年末库存20辆,460/480=96%)另一方面,小龟的现金流则是不确定、不规律且不可预测的。从统计学角度看,小龟在第1个月只能收回20%的现金,而到第6个月也才只收回50%。即使1年之后,仍有7%的现金没有收回。对于这家店,小兔是现金的发电机,而小龟则是耗金黑洞。不提早意识到小龟耗金的属性,是这家店可能陷入现金困境的最大原因之一。

在利润方面,小兔和小龟也大不相同。假设最初小兔和小龟的市场平均毛利率都为10%,由于小兔 一般可以在短期内卖出,因此其利润率很有可能就在10%左右。但小龟就大不相同了:卖出它的时 间相当不确定,很可能在很久以后。因此,预测小龟的利润率极为困难,犹如预测6个月后伦敦的天气一样。现实中,积重难返的库存、不稳定的现金流,加上不确定的利润率,都会促使该4S店被迫进行折扣巨大的不定期甩卖,反过来又加剧了利润的不确定性

但这些复杂性都不会影响这个模型要说明的重点:库存里大部分是难卖车型;加快销售这些车型会带来更低、更健康的库存;快速销售这些车型可以最大程度减低甚至消除业务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领悟是,汽车销售(或一般零售)应该被视为概率事件,而不是确定性事件。

以上是叶涛总的讨论,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渠道也有规模经济性,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全部讨论

2023-09-12 16:16

这个思维模型挺好,收藏了!
小龟车型和小兔车型,用来分析服装行业,感觉也合适。尤其我逛HM线下店的感受:快销服装品牌为何做不久?由于在服装设计环节不注重把关,大部分款式都是销售速度很慢的垃圾款式(小龟车型),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垃圾款式就会占据HM线下店越来越大比例的货架,最后消费者每次逛HM店铺,有冲动试穿的款式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值得一逛,这样的体验有过三四次之后,消费者就形成了这个品牌不行的印象,最后HM就必然被消费者抛弃……
唯品会所在的品牌折扣细分市场为何有一定护城河?
因为如果你在折扣鞋服采购这个环节不能管控到位、把好关,就会采购进来大量周转速度非常慢的“小龟车型”,假以时日,你库存中就会有越来越大比例的资金、货架、仓库空间被卖不出去的垃圾款式占据,最后这个模式就死定了……
而唯品会全球2000多个买手和相应的买手培训考核体系,才是它的杀手锏,才能把“小龟车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之下,拼多多或其他玩家想要进入品牌折扣鞋服这个细分市场,并不是只靠流量就能打败唯品会的,想要复制这个买手体系,也并不容易……

2023-09-12 18:20

现实中,小龟多了之后(比如到1/3)就不会再进小龟了。

2023-09-13 08:40

选品

2023-09-13 08:10

学习

2023-09-12 22:19

收藏了

2023-09-12 16:58

问题来了,如何加快销售难卖的存货?

2023-09-10 21:47

讲得很好,学习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