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想解开新能源车险难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作者 | 郑巧

编辑 | 周智宇

新能源车主笑话燃油车油费高时,燃油车车主则不屑一顾:你们新能源车的保险费更高。

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同时,新能源车险的高保费问题一直困扰着新能源车主。

为解决新能源车险定价难题,5月9日,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合作,共同研发上线了车险“联合定价”技术。该技术是以可信隐私计算技术框架“隐语”为基础,从“车”和“人”两个维度实现更精准的车险定价。

蚂蚁保车险新能源车业务负责人张怡文表示,通过采用隐私计算平台的技术,能确保在利用数据提升定价精准性的同时,用户信息的安全得到保护,进而增加用户对互联网保险服务的信任度。

“联合定价”技术也能降低目前新能源车险偏贵、续保相对困难的问题。来自蚂蚁保车险服务的运营数据显示,应用“联合定价”技术后的保司车险报价平均可便宜数百元。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蚂蚁保的技术能够根据司机的驾驶习惯和行为来评估风险,并据此提供更合理的保险定价,这对于驾驶习惯良好的司机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可以享受更低的保险费用。

目前,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险单均保费为4139元,这一数字比传统燃油车高出81%。甚至有车主反馈在新能源车领域,续保过程相对困难。

行业内部存在数据孤岛现象,保险公司难以获取车辆使用和驾驶者行为的全面数据,车企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数据不互通,进而影响定价精准度。

此外,车辆的使用性质与注册信息不符,如非营运车辆被用于网约车服务,进一步加剧了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导致保险定价与实际风险不匹配。而新能源车对电池系统的依赖性以及较高的出险率也是造成高保费的重要因素。

尽管新能源车保费较高,但目前仅有头部的中大型保险公司实现盈利,多数公司尤其是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指出,缺乏“精准定价能力”是车险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前,车险定价更多的是从车的因素来考虑,比如车型、车龄、车辆零整比、保值率等。但是否发生风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人的因素,比如车主的驾驶技术、习惯等。

不过新能源车险市场,也在发生剧烈变化。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放宽保险公司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的方案,这不仅赋予了保险公司更大的定价自主权,也为实现更精准的定价提供了政策支持。该政策预计于6月1日前后实施,预示着新能源车险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和规范化。

在政策的推动下,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权得到加强,这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提升自身的定价能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也在积极拓展保险业务,通过获取金融牌照来提供保险服务。2024年5月,比亚迪保险已获得在广东、安徽等部分地区使用交强险条款和费率的批准,正式开展车险业务。此前,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等,也通过收购保险中介牌照等方式,积极探索布局车险业务,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随着新能源车险行业的蓬勃发展,从传统保险公司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再到科技公司的相继入局,新能源车险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场变革中,如何平衡成本与效益、保护用户隐私,同时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了车企、保险公司、互联网平台共同需要面对的挑战。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