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UP主发起停更潮?回应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23喜欢:4

4月2日,#B站UP主发起停更潮#引起热议。

近日,不少B站用户发现很多自己关注许久的UP主,发布了暂时停止更新的视频,表示短期内不会再上传新的内容。为啥B站UP主纷纷停更了?

停更潮到来?UP主纷纷回应

4月2日,B站一位近四百万粉丝的up主表示他的账号暂时停更,还不确定何时回归。他表示目前整个团队属亏损状态,无法养活一个团队,另一方面目前AI创作的能力亦是打击原创视频的一个原因。

目前还在更新的B站up主表示目前平台激励在逐渐减少,同时短视频的冲击也有一部分原因。

此外,B站原创个人账号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而公司包装的账号数量在逐渐增多,视频制作成本也更低。

B站的奖励机制今年进行了很大调整。”一位在B站拥有数万粉丝的UP主告诉记者,一条各项数据和去年差别不大的视频内容,B站给到创作者的收益可能只有去年的1/3~1/2。

这里的收益主要指的是B站于2018年1月推出的“bilibili创作激励计划”,该计划会根据视频播放量、点赞、投币、收藏等数据对视频流量价值进行评估,并按照规则给予UP主现金奖励。但近年来随着B站的持续亏损,B站的激励金额也在持续下降。

在停更潮的消息传出后,相关话题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并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位。其中,一位自称是B站小型数码博主的网友表示,此前B站每一条视频一万播放量是50-130块不等,现在改革了,一条一万播放量的视频只有0.01-3块不等。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身边没有UP主停更,还有网友直言,自己的直观感受不在于停更,在于太难刷到优质内容。

据基金报,除少数百万粉丝量账号外,目前停更的UP主大多是粉丝量较少的账号。其中,一位粉丝量超385万的UP主在3月31日发布了一条停更视频,该UP主表示停更的原因之一是现在做视频不赚钱,甚至是亏钱的,所以有点做不下去了。“可能很多人印象中会觉得像我这样有百万粉丝的大UP主应该是很赚钱的团队,其实不是的。”该UP主直言,好在自己做的比较早,在视频创作红利期的时候赚了一些钱,所以才撑了这么久。         

而在话题持续发酵后,B站另一位拥有超310万粉丝的UP主在微博平台表示,自己的停更和经济情况无关,并强调“今年在B站的收入也不比以前少”。对于B站奖励补贴政策的变化,该UP主表示不清楚政策细节,“只能说激励计划的钱不应该是一个全职频道的收入大头,如果是可能说明还没到做全职的时候。”

此外,今日午后,前述粉丝量超385万的UP主也在微博平台进行了澄清,表示自己停不停更跟B站没关系,纯粹是他个人的事,“而且搞内容创作其实跟普通工作也没啥区别,有人赚钱也有人亏钱,很正常的事,各行各业哪个不是人来人往,没必要大惊小怪。”         

UP主靠什么赚钱?

对于B站UP主来说,B站的内容变现主要通过两种通道:平台激励与商业合作。

平台激励主要指对于UP主的内容创作激励,即B站对UP主创作的自制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奖励。评估标准包括播放量、粉丝量、粉丝投币收藏点赞量等。

而商业合作,评估标准就简单多了,就是看UP主能够为平台拉来多少商业品牌的合作,拉得越多,激励越大。

在2021年5月,B站对创作激励计划做出了调整,引入了包括播放渠道、用户转化后验证等多种考核指标,同时对不同指标的加权有一定调整。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商业合作的权重,降低了平台激励的权重。决定UP主们收入的标准不再是视频质量了,而变成了谁比谁更能接广告。如此一来,就造成了“流量兼并”的现象,那些内容适合接收广告、粉丝量巨大的头部UP主们的收入随着平台的投入不断上升,而更多腰部、尾部的UP主们根本难以在平台讨生活。

长期以来,B站UP主为自己的兴趣与热爱自发制作和上传视频内容,不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追求的行为被形容为“用爱发电”,这也是B站能够保持内容量和社区活跃度的重要原因,但对大部分个人UP主而言,长期地“为爱发电”也终究有电量耗尽的一天。

“用爱发电”从来都难以支撑一个泛社区平台的“长治久安”,激励UP主通过商业合作的形式扩大收入,才能够真正地留住创作者。

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UP主近年来获得的视频收益随着B站政策的不断调整而持续减少,但B站发放给UP主的分红总量却在逐年提升。

3月30日,哔哩哔哩(简称“B站”)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当天,“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冲上微博热搜。

据财报显示,2022年净营业额总额为219亿元,上年为194亿元,同比增长13.0%。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5亿元,上年为68亿元,同比扩大10.4%。2022年营业成本为180亿元,同比增加17.7%,收入分成成本(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91亿元,同比增加17.9%。

净亏损75亿元,UP主分走了91亿元。对于想要实现盈亏平衡的B站而言,这是一个有喜也有忧的事情。

喜的是,创作者激励是B站内容生态的重要支撑,这有助它巩固内容生态这一核心竞争力。良好的收入分成,有助于吸引优质的创作者,并通过内容吸引用户。某种程度上,这也是B站全年总营收两位数增长的一大推动力。

忧的是,同比2021年, B站去年收入分成的涨幅和营业成本的涨幅均高达18%,它们超过了总营收13%的增幅。也就是说,B站要实现盈亏平衡,控制费用只是一个方面,最大的压力还是在增收上。

“为爱发电”还能坚持多久?

从2019年跨年演唱会开始走上“破圈”之路后,B站试图进一步扩大用户年龄层和兴趣圈。从2019年1亿多的月活,到2022年四季度的3.26亿,B站一步步“破圈”的同时也意味着大量不同圈层的人涌入,这必然会对原本“小而美”的社区氛围产生影响。

对平台而言,社区能够承载足够多的商业化内容,并有潜力承担更多的商业化内容,也是其商业价值的体现。因此,B站也在大力激励UP主承接广告。

虽然内容创作的激励在机制调整后大幅度减少,但B站也在不断地完善升级商业化基建,推出了官方商业合作平台“花火”、直播带货、贴片广告等,不断拓宽UP主的赚钱路径。不过,当前B站也在面临着如何治理创作者私下接广告,将商业化链条抓到自己手中的难题。

对于今年的计划,陈睿表示:“今年我们公司的业务会更聚焦,整个公司最重要的事就是两件:第一,增收减亏;第二,DAU 的健康增长。”

曾经,创作氛围和内容是B站相较于其他平台最大的优势。如今,在实现盈亏平衡小目标之前,B站或许应该先想办法留住有才华的UP主。综合自央视网、中国基金报、第一财经、澎湃新闻等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全部讨论

2023-04-02 20:33

UP主就是矫情。。。
要不是因为今年趁着市场反弹
B站闪电增发成功,又圈了30亿
还想着什么收益减少
能不能给都是两说。。。。

$哔哩哔哩(BILI)$   $哔哩哔哩-W(09626)$

2023-04-02 22:28

刚入狱时,你痛恨周围的高墙,然后你逐渐习惯他,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他,这就是体制化。——肖申克的救赎

找工作的时候遵从于于父母之命,去了体制内。当时的体制内被人形容挣得少、养闲人、效率低、 一眼望退休、用一年的工作经验混一辈子……种种戏谑。


恰好工作这些年,经历了眼睁睁看着人家大把赚钱的时代,外企、私企、创业者、合伙人、个体户……就好像蓝海中的生物们,尽情的交配,尽情的释放荷尔蒙,尽情的产下幼崽。而在体制内就得遵纪守法守着一夫一妻遵从着计划生育过日子。

眼馋时我也被这种创业故事诱惑总想出去闯荡一番体现自己价值,然而父母总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旱涝保丰收。多次逸动的心都被他们语重心长的抚平,毕竟当初是父母薄面找的工作还是不该肆意妄为。

记得前几年就开始有那么一个传闻,说往前看今年是最不好的一个年头,往后看今年是最好的一个年头。

生意开始不好做,工作开始不好找。然而大家被经济转型的这假象诱惑着,好像再挺一年就过去了。仿佛只是一粒伟哥的事儿,而这一挺就是若干年。直到疫情,让那些不堪重负的肩上又压上一座大山。

蓝海不知何时已然变为红海,所剩的一点空间,只够插管子维持生命的,那还有交配的欲望。恨不得男的结扎女的带环儿。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变成人口断崖下跌,已经把绝种问题提上日程。

大企业裁员、小企业倒闭、自己干的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国家接连出台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然而——仿佛——只有体制内的在六保六稳辖区内。


旱涝保丰收。只有在旱涝的时候才有所体会。据统计各省体制内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已经全面超过非体制内。几千月薪过去没人看上眼的,现在却成了香饽饽,号称清北学子都扎堆来求个编制。

体制外996猝死这些词条不再以新闻形式出现时,就意味着本该是这样,简称“该”。

而体制内的还是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墙内,过着一眼能望到边的生活。他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就像一只被养大的猪,吃的喝的还是一样。他们不知道的是外面的兄弟已经被人类干成保护动物了。

确实这些家猪,到了森林只有死的份儿,还不如他的兄弟们。然而他们只要不窜出体制的高墙,永远有那么一碗饭,等着喂到嘴边。而体制外,野猪,虽然内有铁布衫加持,外有金刚獠牙,却也经不住那一粒枪子儿。

体制化不仅表现在个人身上,那些体制内的公司表现出来的也和编制内的人没啥两样,没有成长,甚至连分红都是千年不变。面对这样扶不上墙的赖狗,资金也仿佛不是那么待见。也许是不敢追捧,因为没有啥可炒作的题材,不变的营收,不变的利润,不变的分红比,一进去就成了死局,所以经过优胜劣汰的资金,都知道不碰这硬茬儿。那边新能源,医药消费,这边高科技、芯片。都有的炒,谁跟他较劲。

不变的营收,不变的利润,不变的分红比,所以当资金渐渐退去了股价低了,裸露在沙滩上的就是高股息率的巨无霸。

有点讽刺的是所谓的价值投资,嘴上说着投四梁八柱。但是每个人都在耍善巧,想着我都要,既想要稳定,又想要发展,既想要高利润,又想要高成长。所以招行一流就特别适用于这些人,而像工行这种傻大粗就没人喜欢。所以当气球吹起来时,二者的市值接近,利润却差了一倍。向银行这样同质化的行业,都能玩出这么大水分,何况其他。

体现出来的就是工行的股息率比招行高。但是谁会在意这点股息呢,哪个炒股的要跟人说我是拿着等分红吃息的,还不被骂个遍体鳞伤。看看这些除权除息时,大家还都在疯狂买卖的股票们,可想谁也不会把那百分之几的利息当回事。就像谁也不会把那体制内几千元的工资当回事一样。

而正是这些傻大粗,既有国资控股背书,又有高股息支持。往往是在下行区间中最稳的仔。

当然大家都想着国运是向上的,经济是上行的,在经济的转型期一切的低谷都是会反转的。我们长期拿着一定会涨回来,一定会再创新高。可关键是哪那么多一定呢。

买入体制内的公司。让他在国家的庇佑下,吃点偏饭儿。发展好了当个小官涨点工资,点背一辈子混个工人退休也挺知足
我承认这辈子当不了啥白领,就只能伸手化个缘,讨碗饱饭吃。就连炒股也是拿着这些人家看不上的破烂,一边化缘,一边捡破烂,正好人设相符。让那些更优秀的人享受市场的充分竞争,一方面接受国外逆全球化的抵制,一方面接收国内反垄断的清算。

我就用这点化缘剩下的,和捡破烂积累的,来和雪球的一众白领精英切磋娱乐一番。网页链接

2023-04-02 22:02

小破站,长线是看空的。

2023-04-02 18:54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删除了B站的视频了吗?
虽然我做视频没什么成本,不过还是要花脑力和精力的(需要先写讲解内容,然后录制剪辑,做5-15分钟讲解视频一般需要90分钟。),但是一条视频却只给几毛。(进厂打螺丝一个小时工费都不止这点吧。)[好逊]

2023-04-03 10:04

进进出出很正常,也有很多UP进来了,和做销售一样,不能只靠底薪,能力强会赚的很多,优胜劣汰而已

2023-04-03 04:13

国内片头没广告的网站,也就只有B站了。本身也是个学习的网站,停不停更无所谓了,没觉着停更的up主很多。何况几乎所有的up都是多平台发布赚钱的。即使钱少点,也比没有强多了,文章有点多虑了。要比赚钱多,直接去抖音平台。

2023-04-02 20:04

证伪

2023-04-02 18:56

天哪,优质视频不是靠自己用关键词搜索,而是靠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