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服务拍地,增重还是增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更多原创内容请关注物业大爆炸(wuyedabaozha)

物企自打问世以来,就以“轻资产”模式备受关注。

根据度娘定义,轻资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投入资本较低,周转速度较快,资本收益较高。

毫无疑问,以服务换收入赚利润的物企都能对的上号。加上物管收入的逆周期性,上市物企一度香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轻资产模式是物企的经营底线,主打一个剑走轻盈,若有“涉重”操作都会被市场非议:老铁,你越界了。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物企染指重资产业务,可谓前赴后继,最新的如国资物企苏新服务。勿爷汇总如下:

01.2019年12月,星悦康旅(前身奥园健康)以8200万元竞得上海奉贤区1宗科研用地,总面积约为3.0369万平方米。

当时奥园健康认为拍的地块地理位置有“东方美谷”之称,契合主营业务,可以加持商管和大健康领域。后来和关联房企合作,出让了70%权益,收到了6150万收购补尝。

02.2022年5月,宝龙商业拟以8.67亿元收购关联方上海1幢办公大楼。

后被市场劝退,终止收购。

03.2022年11月,远洋服务以7736万元收购了远洋集团的两处办公楼,其中一处自用。

04.2023年7月,兴业物联拟9500万元收购河南正之悦置业全部股权,后者还负债1.45亿。

该笔交易2024年1月完成。

05.2024年4月,苏新服务官宣将以公开招标方式收购一宗位于苏州高新区的商业用地,用以开发办公楼宇。该地初始标价为4957万元。

以上是港股物企,A股物企中南都物业也于2019年参与杭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竞拍,起拍价7886万元。另外还有一些房企以房抵债,物企被动增重,如雅生活等。

虽然物企“增重”的理由,都很“充足”,但近几年重资产属性、负债经营房地产行业日况俱下,就如兽爷在最新的文章里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要知道,物企中最“重”的物企招商积余,之前几年因业绩被按在地上摩擦,理由之一便是其投资性房地产几乎占据总资产的半壁江山,严重拖累了业绩。

所以,物企对房地产行业增重,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和关联方扯上关系的,更是被吐槽在薅物企羊毛。以上例子中远洋服务兴业物联都在此列。

如果说和关联方有关系的“增重”,不明智、有满满的输血嫌疑,拖累业绩,那么和关联方没关系的呢?

就以苏新服务为例,作为唯一可能增重的国资物企,苏新服务公告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拍地以开发办公楼宇。

媒体一视同仁,除了质疑增重外,还认为其胆子大,更改募集资金用途、没有契约精神……

的确,干物业管理的突然说要买地盖楼,就如厨子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一样,吃瓜群众一脸懵逼。

不过勿爷觉得,物企是否有必要增重,关键看是不是“刚需”,是否影响正常经营、是否有战略回报。

首先,排除为关联方输血嫌疑。南都物业当初拍地的理由一样,苏新服务公告称是业务扩张,雇员增加,场地不够用了。

根据2023年业绩数据,苏新服务在管面积增速超过116%,各项业绩指标正增长,特别是雇员人数增速圈内第一,达到34.34%。貌似属实,的确需要新的工作场地,目测是刚需。

其次,资金来源。根据公告,拍地所需至少4957万元,苏新服务更改募集资金用途,将承担部分资金,剩余的可能会由合作参拍者出资,不会影响正常经营。

也就是说,拍地资金不会由苏新服务一家承担。拍地成功后,也可能会借鉴奥园健康出让权益的情况,能收回部分收购成本。

最后一点,回报几何?根据公告,地块稀缺,品牌声誉及资产增值能带来更高的财务回报。这点目前无法证实,只能姑且信之。

综上所述,如果苏新服务所述属实,预期正确,拍地行为就不是“增重”而是“增肌”。

只不过,希望肌肉别变成了肿瘤。

更多原创内容请关注物业大爆炸(wuyedabaoz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