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美股:这次是否不同(二)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书接上文,十字路口的美股:这次是否不同

截至本周收盘,道琼斯指数和纳指自底部反弹皆超过30%,相比高点约下跌18%和12%,而前期下跌最大分别约38%和32%,代表进入了历史反弹的上限区间。

如果只看纳斯达克100指数,会发现年初至今微涨,个别科技股已创新高。从疫情经济的角度,逻辑坚实,这是A股已经走过一遍的套路。没有在做空道指的同时做多疫情经济,逻辑和策略还有待打磨[哭泣]

回到十字路口,反弹还是反转。

如果是反转,比如1987年,那么代表疫情成功解决了部分国家老龄化问题、提升了消费和投资潜能,增强了全球合作共识,美国也解决了杠杆和分配带来的问题,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迅速走出疫情阴霾并迎来强劲反弹——目前,我认为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是反弹,会是大萧条重演吗?

虽然很多机构的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认为美国将遇到大萧条(或至少70年代滞涨)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我认为美股重走1929,即持续下跌3年、最多下跌近90%,是一件小概率事件。

那么,孩子是谁的?

先看看很多人熟悉的隔壁老王。

15年上证指数创业板指首轮下跌分别约35%和42%,首轮反弹分别约24%和31%,相比高点下跌约19%和25%。第二轮反弹低点在第4个月,高点在第7个月。最终在熔断中实现了生命的升华,相比高点下跌约49%和53%。

从空间上看,与第一轮反弹接近,从时间上看,与第二轮反弹接近。从驱动因素看,15年A股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杠杆牛。低利率环境下,美股上市公司举债、回购,投资者在低波动率下加杠杆获取股息和资本利得,有点那味了。但杠杆程度相差较大,内外经济环境相差很大,似是而非,果然是隔壁老王。

再看看同样很多人熟悉的08年。

08年道指和纳指分别首轮下跌在08年3月见底于17%和24%,首轮反弹在08年5月见顶于12%和18%,最终自07年10月用一年半时间下跌约50%。50%刚好也是A股15年的最大下跌幅度,巧合?

如果划分出企业,居民,政府,金融,外部5个因素来看,那么08年主要是居民和金融首先出现问题,进而传导至企业。在08年,企业非常健康;虽然同样是大选年,但政府负债还不高、执政能力较强;外部欧洲还没彻底跌入泥潭,中国还在蓬勃地释放加入WTO后的活力。在疫情前除了金融因素外皆弱于08年,而疫情首先冲击居民、企业和外部,是否会传导至金融在二季度就可以知道结果或预期。至于注入流动性,救助大企业,资助消费者,扩表/QE,这个剧情我看过。

如果不是原油二连击,那么这孩子应该就会和08年长得挺像了。但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这孩子会不会比他爸更高更壮,50%能止步吗?

接下来分别看看可能很多人不那么熟悉的00年,87年和70s。

2000年2月,纳指用了10年时间上涨了约13倍,道指同期上涨了4倍,这是来自苏联解体和互联网的馈赠,上一次是1929年的电气革命和一战红利。到5月,纳指下跌约35%,到7月,反弹约41%,相比前高下跌约8%,同期道指几乎没下跌,美国各方面依然强劲。9/11恐袭后,纳指和道指再次分别下跌68%和31%,最终在2002年9月见底,相比前高分别下跌约76%和39%。

1987年8月,美股闪崩,到10月,道指和纳指分别下跌约41%和37%。下跌幅度都比这次更大,所以老巴说这次比不上87年。随后反转一路上涨至1990年7月,再因两伊战争分别回调约22%和31%至10月。但不管1987年还是1990年,美国都没遭遇经济衰退。

1973年1月,越战基本结束,股指回调约25%至6月,随后反弹约15%至10月,相比前高下跌约16%。随后因第一次石油危机,几乎一路下跌至1974年10月,相比前高下跌约60%。70s滞涨,背后是两极争霸、动荡的全球地缘政治和石油美元体系的建立。

所以,这孩子是87年的吗?

可能有些球友会认为这是在尝试刻舟求剑,然而有意思的是,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相似。

比如,股市对于战争的反映,总是在硝烟初起时开始下跌,绝望时低点,看到希望时反弹,基本宣告胜利后结束反弹,面对战后的疮痍。疫情也是战争。

当把目光投向全球股票市场,会发现它们总是表现出相似的规律,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会呈现有规律的数字。仅在过去100年,它们就已经见证了世界大战、核战威胁、两极瓦解、经济危机、金融海啸等数不清的事件,不能轻易假设市场的反应会创造历史,人性永恒。

如果确实是反弹,那么占它一卦:更像“70s+00年”。Just for fun.

$道指3X做空-ProShares(SDOW)$ $标普500-3X空-ProShares(SPXU)$ $纳指3X做空-ProShares(SQQQ)$

(2020/4/19晚)

------------------------------------------------------------------------------------------------------------------------

关于可能如何传递至金融的思考记录。

美国的失业率影响个人贷款违约率。这很符合直觉:没有收入,不习惯储蓄的美国民众,特别是中下层民众,如何偿付各种房贷、车贷、工资贷、信用卡呢?特总确实给民众发helicopter money了,但是这些钱只够满足日常支出,不足以偿还贷款,而我们知道,美国的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并没有大规模展期、豁免——这也几乎不可能发生。这就会影响到各类个人贷款以及之上的衍生品们,从而冲击金融。幸好经过08年的教训,美国居民的负债率低了许多,否则可能接棒油价完成三连击,真正创造历史。

这里插句题外话,很可惜的是,我国居民的负债率自08年后反而不断上升,这些年涌现了各类面向个人的贷款,小贷、消费贷、信用贷、甚至校园贷、美容贷、高炮,当然重中之重还是房贷以及套娃式房抵贷。房奴债奴是没有资格谈消费的,整体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消费复苏真是谈何容易。

回到美股。疫情冲击导致大量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参考一下中国,我们疫情防控成效全球最好,复工复产全球最快,金融体系以及各个上游行业输血下游中小微态度最坚定(暂且不论实际效果)——即使是这样,我们的中小微企业依然面临巨大的困难。当然,美国是超级大国,家底厚实,但无论如何,相关的企业贷款和衍生品不受到影响是非常困难的。

金油比影响垃圾债的OAS。即使刨除WTI负值的极端影响,高高在上的金油比预示着利差很可能走阔,这就影响到整个垃圾债市场。美联储买进垃圾债,可以解决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但无法解决债务的偿付问题。甚至,美国发达的债券市场,会不会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

(2020/4/25晚)

全部讨论

2020-04-19 06:59

@狻猊囚牛 兄台高见!所以结论是这差不多是08年的孩子了,但现在生活条件更好,更强壮也更虚胖,所以50%应该不止。理解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