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该不该分红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12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下午场,第25个问题,股东问巴菲特“当股价高估不适合回购时,为什么伯克希尔宁愿持有大量现金,却不愿意分红呢?”

巴菲特的回答全面且值得思考:

By and large, we feel, perhaps unjustifiably, but so far justified, that we can create more than a dollar of present value by investing.

总的来说,我们觉得——虽然可能不太合理,但到目前为止都没问题——我们能通过投资创造超过一美元的现值。

Sometimes, if the stock is cheap, we can create more than a dollar of present value by simply repurchasing shares. But even if that option isn’t available, we feel that by every dollar we retain, we can — overall — we can turn that into a greater than a dollar of present value.

有时会遇到股价很低的情况,我们通过简单地回购股票就可以创造超过一美元的现值。不过即使没有这种机会,我们觉得留存下来的每一美元,我们也可以……总的来看,我们也可以让它转化为超过一美元的现值。

And for 47 years, that’s worked. I mean, we have — every dollar retained is turned into more than a dollar of value.

在过去的47年里,这一直奏效。我的意思是,我们让留存的每一美元都拥有了超过一美元的价值。

So, if somebody wanted to create their own income stream out of it, they were much better off selling a little bit of stock every year than they were by getting a dividend out of it.

因此,如果有人想让持有的伯克希尔股票为他带来现金流,那么每年卖掉一点点股票比获得分红要好得多。

They would have more money working per share in Berkshire if they sold off 2 percent of their holdings than if we actually paid them out in 2 percent dividends.

与我们实际派发给他们2%的红利相比,他们自己卖掉2%的持股后,其拥有的伯克希尔股票会有更高的价值。

So, the math has been compelling to this point. Now,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we can keep doing that in the future.

所以,数学演算证明了迄今为止我们做的都对。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在未来继续保持下去。

这个回答中的“一美元原则”,巴菲特经常提到。在他看来,这是判断企业该不该分红的一个“金标准”。

我认为,“一美元原则”的完整定义是:企业留存下来的每一美元,在若干年后回看,应该值得让留存当时的市价,上涨超过一美元。

也就是说,“一美元原则”有三个要素——在若干年后回看、现值、市价。

我们倒着来看,首先说市价。

巴菲特说的是市价,而不是内在价值,这是因为用市价来考虑股东的利益是最清晰容易的。

假设一个企业,年度派发分红每股1美元,除权之后每股股票的市价为10美元。那么股东每持有一股股票,在分红后,可以得到1美元现金+1股市价10美元的股票。如果他急需现金,可以卖出股票再获得10美元,加上分红一共获得11美元。

如果这个企业决定不分红,而每股股票的市价为11.2美元。那么股东就有1股市价11.2美元的股票。如果他急需现金,可以卖出股票获得11.2美元。这就比每股分红1美元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相反,如果同样是不分红,但每股股票的市价为10.8美元。那么股东卖出股票只能获得10.8美元的现金,不如分红的11美元。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分红就损害了股东利益。

按理来说,这1美元即使留存在企业里,也可以随时分红给股东,那么它应该值刚好1美元的市值,为什么有可能会增加超过1美元的市价,也可能增加不足1美元的市价呢?

因为企业将这1美元使用的好不好,会改变它的价值。

如果企业找到了一座大金矿,只要花1美元买把铲子,就能挖出来1克黄金。那么留存这1美元就相当于1克黄金,它的价值肯定远超1美元。市场愿意为它付出的市价也就远超1美元。

同理,如果企业把这1美元胡乱花掉了,那么市场愿意为它付出的市价就不足1美元。

不过,现实中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企业把大量的钱长期存在银行,收取2%的定期存款利息,那这1美元的合理市价有没有1美元?

这就涉及到了现值的概念,也就是现金流折现。

长期存在银行的1美元,按2%收取利息,它会逐年增长为1.02美元、1.04美元、1.06美元……,它的价值和市价都应该随之不断地上涨。

但如果这个时期的无风险利率(如长期国债)为4%,那么按4%折现率折现的话,最初时刻的价值仅为0.98美元(存1年银行)、0.96美元(存2年银行)、0.94美元(存3年银行)。存银行的时间越长,它的现金流折现的价值越低。

这代表着,人们希望企业对资金的使用,要获得超过无风险利率的收益。换句话说,企业如果不能用好这笔钱,那就不如分红给股东,股东用它直接买长期国债收益更高。

因此,企业只有做到利用1美元赚取的收益,比无风险利率高,才能让它的现值超过1美元。它的合理市价也才会超过1美元。

然而,这又有一个问题——在企业留存这1美元的时候,并不能知道它未来用得好不好、赚得多不多。

厉害如巴菲特,在留存利润后,也只是把它暂存在银行,或者买短期国债,然后等待市场给予投资机会。所以他总是说,很高兴过去一直都达成了“一美元原则”,但是未来能不能继续达成,他也不知道。

因此,企业有没有达成“一美元原则”,是要几年之后回看才能知道。

当然,在企业留存这1美元的时候,市场就已经通过股价有没有上涨1美元给出了它的预测。但它的预测不一定对,这1美元的股价还在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动呢。

综上所述,企业在考虑是把利润分红,还是留存下来供企业发展使用时,判断标准就是去预测一下,如果留存利润,能否利用其获得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长期收益。

如果不能,就应该把利润完全分红。

如果能,就应该把利润完全留存。

如果预计能获得高收益的资金只占利润的一部分,那么就应该留存这部分利润,剩余的部分分红。

这样做的话,就可以让股东的资产最大化。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特殊的实际情况,就是巴菲特在股东大会的回答中提到的,总会有股东并不想变现全部的股票,而只是需要一点现金流,比如所持股票的2%。那么要为这些股东着想的话,需要追求的目标就不仅仅是让股东的资产最大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判断是否应该分红的标准有没有变化呢?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假设。

一个企业的运营资产的内在价值为每股98元,今年赚取了每股2元的利润。加起来这个企业的内在价值为每股100元。企业正处于扩张期,如果留存利润可以很容易实现高效的投资利用,预计每1元留存能转化为1.2元的内在价值。

某股东持有10000股股票。他现在需要所持股票为他提供2万元现金流。

1. 假如股价恰好反映内在价值,为100元。

如果企业将每股2元的利润全部分红,那么该股东可以获得2元×10000股=2万元的现金流,满足要求。另外,他还继续持有除权后的股价98元×10000股=98万元市值的股票。

如果企业将每股2元的利润全部留存,那么该股东无法通过分红获得现金流,他只能选择卖掉200股股票(占持股的2%)来筹得2万元钱。之后他还剩有9800股股票。但由于留存的每股2元利润在未来会获取很高的收益回报,因此将其未来收益折现后的内在价值为2元×1.2÷1=2.4元。也就是说,每股的内在价值为98+2.4=100.4元。其股价也终会将此内在价值表现出来。那么,其持有的9800股股票,市值将达到100.4元×9800股=98.39万元。超过分红选项的98万元市值。

这说明在股价恰好反映内在价值时,企业选择留存利润比分红更有利于需要少量现金流的股东。

2. 假如股价高于内在价值,为200元。

如果企业将每股2元的利润全部分红,那么该股东可以获得2万元现金流,满足要求。另外,他还持有除权后198元×10000股=198万元市值的股票。

如果企业将每股2元的利润全部留存,那么该股东只能通过卖掉100股股票(占持股的1%)来筹得2万元钱。之后他还剩有9900股股票。而留存的2元利润将体现为2.4元的市价。因此每股市价将为198+2.4=200.4元。其持有的股票市值将为200.4元×9900股=198.40万元。超过分红选项的198万元市值。

另外,如果未来股价不再高估,而是下跌至恰好反映内在价值的情况,届时分红选项的股东持有市值为98元×10000股=98万元;留存选项的股东持有市值为100.4元×9900股=99.40万元。留存选项的优势更加明显。

这说明,在股价高于内在价值时,企业选择留存利润比分红会更明显的有利于股东。因为股东被迫通过卖出股票来获得现金流时,实际上是以高估的价格卖出了股票。这就相当于从市场先生那里获得了额外的收益。当股价不在高估时,这个收益就会清晰的体现出来了。

另:如果高估之后是更高估呢?那么结论就是相反的。企业选择分红会比留存对股东更有利。不过从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角度考虑时,我们不追求股价从高估到更高估阶段的收益,而是以内在价值为思考的中心,尝试获取股价偏离内在价值部分的超额收益。也就是在低估时买入,以及有可能在高估时卖出。

3. 假如股价低于内在价值,为20元。

如果企业将每股2元的利润全部分红,那么该股东可以获得2万元现金流,满足要求。另外,他还持有除权后18元×10000股=18万元市值的股票。

如果企业将每股2元的利润全部留存,那么该股东只能通过卖掉1000股股票(占持股的10%)来筹得2万元钱。之后他还剩有9000股股票。而留存的2元将变为2.4元市价,每股市价将变为18+2.4=20.4元。其持有的股票市值将为20.4元×9000股=18.36万元。超过分红选项的18万元市值。

不过,如果未来股价不再低估,而是上涨至恰好反映内在价值的情况,届时分红选项的股东持有市值为98元×10000股=98万元;留存选项的股东持有市值为100.4元×9000股=90.36万元。留存这个选项就不如分红了。

这是因为股东被迫以低估的价格卖出股票,造成了实际价值的亏损。当股价不再低估时,这个亏损就体现出来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应该按照不需要现金流的股东利益选择留存,还是照顾需要现金流的股东利益适度分红呢?

其实,有一个可以满足所有人的简单方法,就是留存并回购自己股票。

仍然用上面的例子,做是否分红的选择之前,每股的内在价值为100元,此时股价为20元。

如果不分红,而是留存下来这每股2元钱并用其回购股票,那么企业的总资产、盈利能力与分红并无二致,即企业的总内在价值不变。但每股2元钱,可以回购掉2元÷20元=10%的股份,所以企业的总股数下降了10%。如果原来的总股数为n,回购后就只有90%n的股票了。那么每股的内在价值就上升为98元×n÷90%n=108.89元。股东持有股票的内在价值为108.89元×9000股=98万元。

所以,当股价恰好反映内在价值的时候,留存并回购这个方法和分红的结果是刚好一样的。

这个道理是,股东在低估价格卖出股票承受的价值损失,刚好被同样数量资金回购股票带来的价值收益抵消了。

所以说,如果股价低估时,同时考虑到不需要现金流和需要现金流的股东,留存现金比分红会更好。

而且,回购是最保守的选择。如果企业可以使用好留存的资金,获得比回购更高的回报,那么还可以让股东获得更高的收益。

总结一下:在企业留够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后,对于多余的资金,

1. 如果企业不能利用其取得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长期回报,则应该将其完全分红。

2. 如果企业可以利用其取得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长期回报,则应该将其留存下来使用。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股价处于低估状态,则需要考虑原资金使用方案与回购自己股票哪个选择收益更高,要选择收益更高的选项。

3. 如果企业可以将其中一部分资金利用好,取得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回报,那么应该留存这部分资金,同时将其余资金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