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再创历史新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90喜欢:75

2020年4月,我对农业银行做出全面的财务分析后,得出结论:农行在四大行中盈利能力最强,估值却最低。

随即写下

国有大行屌丝逆袭:农行已出现绝佳投资机会一文。(点击可直接跳转)

当时的农业银行市净率为0.67倍,股价复权后(还原分红影响)相当于2.71元,当年农行报表ROE为11.3%,拨备覆盖率260%。

当时的农行太便宜了。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并且0.67倍PB的估值也具备极厚的安全垫。

于是,我又写下

满仓满融买农行,散户的爆仓之路一文。(点击可直接跳转)

标题充满反讽意味,测算一个小散户100万自有资金买农行,再融资60万的情况下,怎么能让他爆仓?结论是,农行正股股价需要短期内下跌45%才有爆仓可能,这是非常困难的。

我的投资策略不允许我满融,但经过反复计算后发现,在农行这支单一标的上满融完全可行,风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保持30%分红比率不动摇,农行正股就永远不可能暴跌45%。

此文一出,各路股民朋友们纷纷炸毛,口诛笔伐之声瞬间把我淹没。

其中,一位还算理智的朋友是这么说的:

他提出几个疑问:经济疲软背景下,叠加疫情爆发,银行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长期息差将持续下行,企业还款困难,银行可能由盈转亏,净利润可能转负,分红也就无从谈起了,PB持续下跌。

他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其实大方向完全正确,宏观经济确实较差,银行业的景气度也在逐年下降,但他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过度悲观,一个是只定性而没有定量。

后一个错误正是前一个错误的原因。

没有经过缜密的数据计算,就无法给出合理的估值。他想象中的经济数据过差了,这种差已完全偏离了现实,他想象中银行的坏账太多了,这种多也远远超出现实。他认为,0.67倍PB的银行估值并不低,随时可能被击穿。

但我看到的是,在相对差的宏观环境下,银行依然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银行整体的息差下行风险可控,坏账风险可控,拨备充足且足够抵御至少一次金融危机。而银行股整体的低PB,已经将所有的不利因素都PRICE IN了。

现实情况是,即便在市场最熊的时候,农行也没有跌到2.5元以下。

2024年的至暗时刻,农行股价反而创出历史新高。

现在的农行,市净率为0.63倍PB,比四年前更低了,股价却涨了55%到4.2块一股。

过去三年,农行股价涨幅(51%)领跑四大行,侧面验证了我“农行在四大行中估值最低”的判断。期间工行涨幅33%、建行35%、中行49%。在我发布的《银行价值排行榜》中,农行的性价比一直领先于建行、工行、中行。

2023年测算农行ROE为10.5%,2024年也很有机会保持在10%以上,而现在的拨备覆盖率为305%,安全垫更厚了。

这就是低估值的力量。

昨天我和我朋友讲,中国股市里,坑人骗人的公司多如牛毛。但这几千家公司也并不全是价值毁灭器,也有少数一两百家还算不错的公司。

这些公司往往非常的不起眼,乏人问津。

很多银行股,它们每年都能用一块钱的净资产,赚到一毛以上的利润,甚至是一毛五,一毛八,这样的银行在当前行业里比比皆是。

比如巨无霸农业银行,今年的ROE依然可以做到10%以上。即使未来息差继续下降,五年内跌破1.4%、1.3%(这个时候三年期定存利率怕是都不到1.5%了吧),但把ROE做到8%以上还是很有希望的,这样的股票,盈利性、稳健性、安全性俱佳。这样的优质资产,每一块钱净资产卖市场价一元,不算贵吧?

但现在农业银行仅有0.63倍PB,建行0.62倍、工行0.58倍、中行0.62倍,它们还在6折甩卖。

我说一个基本事实,银行股已经被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散户朋友们集体抛弃了,在市场里没有任何热度,大家仿佛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傻子才买银行。

但讽刺的是,这些没有任何资金买入的股票,被基金经理们清盘的股票,股价却被净资产推着被动地往上走,持续的创出历史新高。

在我的系列文章《银行股价值排行》里,最新一期是银行股价值排行(第9期):便宜是硬道理(点击可直接跳转)

排名第12的平安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280%,报表ROE为12%以上,这样一家公司,放在其他行业妥妥白马了,但在银行业里属于平庸之辈,现在市场里卖0.53倍PB。

排名第10的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夸张的480%,报表ROE为15%,盈利能力长期领跑行业,这样的银行现在只卖0.88倍PB。

排名第7的长沙银行,这是中国中部不起眼地区的一间不起眼小银行,拨备覆盖率310%(监管只要求150%以上),经过我还原拨备变化后得到真实ROE,2022年真实ROE为16.7%,2023年真实ROE至少也在16%以上,这样的公司卖0.54倍PB。如果是其他行业,能稳定地做到16%ROE的公司,只卖0.54倍PB,你敢信吗?

我魔幻大A股就敢这么卖,就能这么卖,这样的优质标的,我大A股的傲娇股民就是看不上。

排名第6的招商银行,银行业的标杆,一度是全行业学习的对象,近五年报表ROE分别为:2019年16.8%、2020年15.7%、2021年16.9%、2022年17.0%,我测算2023年至少也在16.5%以上,业绩稳如老狗,现在这样的公司卖破净价。

排名第4的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570%,高出行业均值245%一倍以上,利润都快藏不住了,要喷薄而出了,报表ROE一年比一年高,这样的银行卖0.75倍PB。

排名第2的成都银行,西部不知名小银行,粗略一算,2023年真实ROE估计在22%以上,卖0.83倍PB。

排名第1的江苏银行,现在拨备覆盖率378%,比2022年末又涨了20个百分点。测算2023年报表ROE至少16%以上,比2022年提高两个百分点,这样的银行,经营情况一年比一年好,才卖0.7倍PB。如果不是因为我懂一点银行业,懂一点财务报表分析,还以为快破产了呢。

我提到的这些银行,农行、中行、工行建行平安银行招行长沙银行宁波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未来两年时间,都将在投资人的轻视、漠视、蔑视中,持续的创出历史新高。

还有我没提到的其他银行,什么兴业、光大、中信、邮储、常熟、无锡、贵阳银行,等等等等,有一个算一个,虽然经营情况比前面的优秀银行差一截,也无一例外的会创出历史新高。

原因并不复杂,这些银行股,盈利能力太强了(ROE10%以上),净资产涨得太快了(一年10%以上),分红太多了(股息率5%以上),股价又远远低于净资产。

股价不得不涨,今年一股分红2毛,明年就是2.2毛,后年就是2.5毛。

农行的股价,2019年分红1.7毛的时候,也许还有理由卖2.7元,但今年分红要达到2.2毛,2024年能分到2.4元,再卖2.7元是不是就不礼貌了?

股价这不是就涨到4.2了。

此情此景,不知道我们大A股的投资人做何感想。

我一直认为,投资人进入市场的第一课,是先把基础打好,先把简单的钱赚到再说。

先把公司那三四个点的分红赚到手,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后,再考虑博弈的事情,再考虑怎么赚点儿聪明钱,把别人兜里的钱掏过来。这属于进阶的技巧。

但这些年大A股的参与者,完全反过来了:还没琢磨明白公司是怎么回事呢,就去学人家追题材追热点,放着低估值的股票不买,学别人买那些涨得快的,想象空间大的。

这就相当于一个小孩儿还没有学会爬,就开始跑了,那结果不是连滚带爬吗?相当于幼儿园刚毕业,就想着参加高考了。相当于你每天60分都考不到,次次不及格,就想着考清华北大呢。相当于刚进赌场,规则还没搞明白,庄家是谁都分不清,就妄想着赚大钱呢。

这不扯淡吗?

菜鸡不可怕,怕的是又菜又狂妄自大。

朋友们,听我一句劝,认清现实,承认自己菜不丢人,先从低估值的银行股买起。

感谢关注点赞转发三连,分享更多投资硬货!

@今日话题 $农业银行(SH601288)$ $工商银行(SH601398)$ $建设银行(SH601939)$

全部讨论

你还记得四年来坚持满仓加杠杆江苏银行的大叔么!

当时同样选择了农行。这两天把剩下的农行换成建行,过段时间再检验这个动作的盈亏。息率的巨大差异,是来自于市场认为建行在地产和地方的头寸更大,风险更大?

实际roe是怎么得到的?

银行股为什么这么受歧视?

我是完全按照你的排名买的,除了贵阳银行,其他确实都赚钱的,而且很多。

现实里大家都安安心心把钱存银行,股市里大家都忧心忡忡怕银行要破产,到底是现实中的群众错了,还是股市里的股民错了?

02-23 12:00

夏老师你去哪里了

02-23 12:15

理论好的人只有百分之二三,虽然少,还是能经常见得着。理论好,文章又写得好的人,现实生活中还几乎没见到过。不过我要质疑一下,你自己下注了没有?

02-24 01:51

20年让我一个不会炒股的朋友买了农行,也是文中的理由,分红会推着股价上移,至于利润不需要我们担心,大国GDP名义上还在增长,利润就不会下降,更不会亏损。如果问啥时候会炸雷等到下次金融危机吧,也就是下次大熊市。$农业银行(SH601288)$ $成都银行(SH601838)$

02-23 11:39

确实 我就是农行的收益者,雪球几个银行的大v我选择相信夏至,虽然没有选股的眼光,幸亏有些识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