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银行完全不是一个策略,也不是一个类型的银行,差异就是一家是稳健的国有大行,所有的动作都中规中矩,另一家是战略激进的股份行,进攻性强,但不够稳健。建行的下限很高,上限不足,平安银行上限很高,下限看不见(如果玩儿脱了的话)。查看全文
我提一个关键点,一般人很少关注的,看活期存款占比,这个决定了负债的质量,以及负债的成本,对于长期发展来说很关键。 这个占比是净息差表格中披露的日均活期存款占比数据,用日均活期存款数除以日均存款余额,2020年全年这个比率是31.52%,比2019年的29.29%还是有一定进步的,当然了,比优秀银...查看全文
为什么这么说?目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9%,看不出再融资的紧迫性查看全文
没有,反而还反向释放了利润查看全文
中国平安的股东太不容易了查看全文
息差的下降是全行业的问题,平安银行并不特殊。 全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了0.42%,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了0.32%,这表现在净利差上就是0.1%个点的差距(不小了,很多银行的净利差净息差都只有2%左右的)。 反转的点就在于宏观经济能否持续复苏进入新周期,使市场利率开始上行,目前来看趋势还可以。查看全文
拨备余额的大幅下降应该是市场觉得最失望的地方,然而我在2020年三季报的时候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当时市场还解读2020年三季报是超预期,也是无语查看全文
还释放啥?现在已经是在释放了好吗? 拨备余额的绝对值从700亿下降到632亿,还不叫释放啊~查看全文
除了PB低,没啥优点,暂时不看了查看全文
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长沙银行、贵阳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查看全文
说一句平安银行股东不喜欢听的话,感觉已经在合理偏高估的区间运行了(委婉的说法,你懂的)。查看全文
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一直是个比较明显的缺陷,有很大的进步和提升空间。简单的说,资产质量比较一般,我觉得是中等偏差的,结合它的高收益率的话还是有点难以覆盖这个信用成本。 我们看一组数据,今年贷款减值准备方面净计提431.48亿,比去年少了100亿,核销+转出595.98亿,去年2019年是458.81亿,...查看全文
代理人素质的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友邦(部分外资保险公司),第二梯队平安,第三梯队其他保险公司。越往下,代理人队伍的平均素质更低,人均产能更低,人均佣金收入越低,人员脱落流失率越高。 站在平安保险的角度肯定是希望队伍质量向友邦靠拢的,但是这个东西急不来,还和国情有关,比如说这个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