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夜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6喜欢:30

今天不做行业研究,写写这段时间的一些想法吧。

一、

我觉得到了市场的底部,还愿意继续踏实做行业研究的人,确实不多了,因为研究看起来已经失效。这个市场,只要你深度参与了,都会跌,跌多跌少的问题。

所谓深度参与,就是大仓位,长时间地投资这个市场。

比如说,你家底200万,至少愿意把100万扔进来投资A股港股,这才叫大仓位,才能勉强达到投资者的门槛,而不仅仅是一个,“股民”。

我定义的股民,是那些家底200万,但大部分砸在房子或银行存款理财里,勉强拿出一些钱买点股票,最多只敢买三四十万的。比如胡锡进主编那样的,身家难以估量,却投资那么一点点在股市里,纯属来搞笑和博眼球的。

如果把房市、股市、存款理财都看作不同的市场,在市场里的仓位,就反映了人的真实态度。

比如说,同样是家底200万,有的人拿100万买房,60万存银行,40万买股;有的人拿20万买房,20万存银行,160万买股。这两类人,他们能一样吗?他们对于风险的理解能力,承受能力,他们对于房市、股市的信心能一样吗?

显然,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很难有共同话题。

前一类人,天然的厌恶风险,对风险的耐受程度很低,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要赶快找找原因和应对之策。而且,他们喜欢房子、存款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这样的人,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你说他们对中国股市有长期的信心,我是不信的,因为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对这个市场的极度不信任。

还有后一类人,就是确确实实的,相信在这个市场上真的能赚到钱,相信股权这类资产长期来看是有价值的。这一类人,据我观察,那真的是少之又少。

不巧,我就属于后一类人,我是那种有200万,真的在股市里放了180万的。我的90%以上的家庭资产,都在这个市场里了,是绝对的重仓。

在这种超级重仓状态下,我经历了2015年的千股跌停,几次熔断,经历了2018年MY战时期无止境的单边下行,经历了2020年封城阶段经济停摆后全市场的巨震,这些算是我承受过的苦难。

想象一下,你把全部家底放股市里,然后一天跌去5%以上,这在短期来看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如果几个月跌去百分之二三十呢?还有一种跌法,一天跌0.5%,看似跌得不多,但连跌一个月,最后一个月不到也能跌去20%。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但对于长时间重仓的人,面对连续的下跌行情,只能硬抗,别无他法。就像你走到旷野中,天突然下起暴雨来,没有遮蔽的地方,浑身湿透,满脚泥泞,你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往前走。

幸运的是,这些年坚持下来,到最后结果还算不太差。

2016-2017年,2019年,2020年后半年到2021年,三个历史时期都小有斩获。

所以这次,2023年市场跌了整整一年,我反而感觉没那么难熬。可能是经历得多了,习惯了,也麻木了,对赚钱这件事情本身也没那么执着了。

当然,我这种多头,决定不了市场的涨跌,对股市上涨没有任何帮助。恰恰相反,如果股市涨了20%-30%以上,我可能就开始慢慢卖出,去一些杠杆,反而构成了未来抛盘的压力,是潜在的空头。

但重仓参与股市,至少表明我对股市是有信心的,我觉得未来真的可以涨,要不我放这么多钱进来干啥?做慈善吗?

二、

这些年,我一直努力和股民们做切割,不想参与股民喜欢讨论的那些话题,什么内幕交易、花边新闻、北向资金进出、汇率变动等等等等,这些东西让我觉得烦躁。

我打心里觉得大家不是同类人,道不同不相与谋,肯定聊不到一块儿去。大家关心的事情不一样,我的某些决策在有些人看来很可笑,同样的,有些人的决策,在我看来也不可理喻。既然互相不理解,那在股市这个话题上,强行的做到共情就是强人所难。

朋友们平时一起插科打诨,喝喝酒吹吹牛批,那无所谓。一旦聊到股市,我就开始认真起来,不再胡说八道。职业素养要求我认真对待这个市场,对待价值。我一直觉得做投资的时候,人需要泯灭人性、麻木不仁,才能杀伐决断。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也得胸怀天地,了却尘缘。一旦有了情绪,就容易随着市场情绪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要不为什么那么多投资大师都在强调“反人性”的重要性。

三、

处在市场底部的人,容易陷入一种深深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怀疑我今天参与的这个市场A股本身,是否真的有价值,怀疑A股存在的底层基本盘~中国经济是否还有未来。否定这些年每天在市场里上下求索的努力,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是否值得?进而否定自己,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投资?

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我也不能例外。区别可能在于,我有了情绪,会想办法排解,想办法内化。

有一些人,在下跌的时候会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给自己做一点心理按摩。

论坛里一位颇具人气的投资人朱酒,前几天写了一篇《3000点之前怀疑价值的人,可以告别股市了》的文章,内容和主题嘛,其实不用看我们也能猜到,大致是说3000以下太低估了,应该重仓买了,现在还不买的人,就是认识不到价值,不适合投资,应该主动离开之类的话。

你说他这个观点有没有道理,也许有道理,还自带一种乐观精神。但现在的市场环境中,这一番话不可能讨好。评论区各种攻击谩骂揶揄讽刺不胜枚举,仔细分析,会发现90%的人都对他的乐观精神嗤之以鼻。那你说,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不知道这个文章发出来,会有一大票反对的、拉踩的、攻击的、悲观的、不和谐的声音吗?肯定是知道的,但他为什么还要写出来,还要发出来?这个心态我们可以细细揣摩,很有意思。

我在2018年7月,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敢于买入,敢于伟大》。当时两个大国剑拔弩张的新冷战态势,有记忆以来我是从来没经历过的,总结一下就是“和平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事实上到7月的时候,2018年的下跌才走了一多半,后面还连续跌了好几个月。当时就有人骂我说,你伟大个屁呀,炒个破股还伟大上了?真是恬不知耻。

在2020年2月8日,我又写了一篇《纪念XX大爆发后的18个日夜》,当时是封城最严重的时候,大家的悲观情绪到达顶峰,不要说赚钱了,能不能保住小命尚不可知。正常的春节后的开市也推迟了,但即使推迟了好几天,依然没能躲过3200股跌停的盛况。总结一下就是,安全稳定的环境也成为过去时,世界正式进入乱纪元。当时我写这篇文章,是想记录一下,在高度恐慌的时候我做到了一股未卖,甚至还有买入操作。

我想,我写文、发文的动机,和朱酒同志在很多方面是不谋而合的。我们都相信股票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分国界,不分市场。我们都相信,在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上买入,长期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只是,这个回报周期,确实是未知的,市场将在未来的哪个时间点,以哪种方式涨上去,也是未知的。

四、

前几天和朋友N聊天,他说他可能要退出这个市场了。

我俩都是2014年同一年入市,都在股市里投入了很多的时间精力,每天辛辛苦苦打新股打新债,研究企业研究行业,也都赚了一点小钱。

N提到,之前的某一年,应该是2019年,光靠打新就赚了二十万。巧合的是,那一年我也中了不少新股,打新收益不遑多让,我记得有一只股,单一签就赚了八九万。当然了,这种偶然事件,全靠运气。

然后N说,这些年赚过钱,也赔过钱,虽然总体是赚的,但体验并不好。

我理解这种感觉,这个市场给人的正向反馈,太少了,大部分时候都是这样:努力和回报并不成正比。他说他努力研究股市的那些时间,都是赔钱的。而有一段时间懈怠了,不想玩儿了,和女朋友吵架了,心情低落的时候,反而赚钱了。可不可笑?

我说,这种感觉我也有。

投资股市的人,像一叶泛海的孤舟,浮浮沉沉起起落落,每行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找不到抓手,看不清方向,只能凭借着心里的那点信念,坚持下去。

做其他工作的时候,反而没有这种体验,我想这也是股票投资的门槛之一,而且这种体验真的是,重仓的程度越大,重仓的时间越久,体会越明显。

你不知道,明天和风险,哪个先来。

N要退出的原因,并不是他没有赚到钱,而是即使赚到钱了,也不知道这种财富的来龙去脉,不知道这笔钱,和他的努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一种巨大的不确定的感觉萦绕在心头,最后就总结为N的一句话:我可能真的不适合这个市场。

我说,这种感觉我也有。

至此,N退出股市,似乎已经提上他的日程,只等一个契机。

但N这样的,其实是特例。

我知道很多人最后退出市场,都是跌得扛不住了,亏损大到不能承受,不得不退市。认命了。

每当看到有人出局,看到那些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们沉沙折戟,我都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宏观的讲,因为A股的整体赚钱效应并不好,所以你赚的每一分钱,可能都来自于其他人的亏损。其他人亏得越多,在越高的位置接越多的盘,把越多的筹码割在地板上,那么你赚得才会越多,赚钱的速度才越快。理性的角度,我们应该乐见别人亏钱,亏多了,心态崩了,行情才会发生真正的反转。

但微观层面来看,这些人,很多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是某某的儿子,某某的丈夫,是我们同气连枝的同胞手足,是某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们抱着一腔热血,满怀信心,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怀着对经济、对政策的良好预期,怀着对未来的希望进入这个市场。几年下来,经济上颗粒无收不说,甚至还倒欠一堆饥荒,忍受家人和亲友的不理解和苛责,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反复折磨。任谁再无情再冷血,看到这样的场面也不免唏嘘。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可能都是踩着别人的森森白骨爬上去的,从血海尸山里爬出来的。

这样残酷的事情,每一天都在这个市场上发生。但投资圣经要求我们,应该习惯这种残酷。

写到这儿,发现这篇文章的主题变得模糊起来。

我本来是准备了几个关键词,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天,探讨一下怎么熬过这个艰难的底部。比如说:“接纳自己的情绪、找到价值的标尺、离市场远一点、写一点投研笔记、做一点真正的学习”。

突然不想写了。

先这样结束吧。

虽心存希望,但我知道,一定会有人倒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倒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长夜。

不知道多年以后,我们回忆起这段时间的时候,会怎么评价这时的自己。

也许很多人压根也不想回忆,压根不愿再提起吧。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

精彩讨论

rongjieldn2023-12-21 19:23

我就是你所说的那第二类!除了股票,只保持几万元的流动资金用于生活开销,其他的全是股票,连房产变现的钱也去了股市了。所以,每次深跌都在。我就是想赌一把国运,国好民才好,否则,手里的钱放那都一样!

夏至19872023-12-21 19:53

我犯了一种病:有钱不买浑身难受病

止疼片2023-12-21 18:49

市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资金永远都相信这个市场虽然情绪起落,迟早会回归,回归到这个公司应该值多少钱,当然这个值多少钱随着经济的起落也在变化,但是公司本质还是值钱的。暴跌的时候虽然大家都恐慌,但是依然要守住底线,等待回归;疯涨的时候也要冷静面对,等待回归

夏至19872023-12-21 19:18

冰心火燕2023-12-21 17:32

有点共情了,看的想哭。我除了一套房子,其他的资金都在股市里面了。

全部讨论

我就是你所说的那第二类!除了股票,只保持几万元的流动资金用于生活开销,其他的全是股票,连房产变现的钱也去了股市了。所以,每次深跌都在。我就是想赌一把国运,国好民才好,否则,手里的钱放那都一样!

2023-12-21 18:34

对于楼主那位朋友的退出,我觉得是明智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钱是怎么赚到的,那很可能最终也会不知道钱是怎么亏完的

2023-12-21 19:13

哥们儿,我们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入市,同样的资产超过一半在股市,同样的坚定持有,牛市来的时候,不见不散

2023-12-21 18:49

市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资金永远都相信这个市场虽然情绪起落,迟早会回归,回归到这个公司应该值多少钱,当然这个值多少钱随着经济的起落也在变化,但是公司本质还是值钱的。暴跌的时候虽然大家都恐慌,但是依然要守住底线,等待回归;疯涨的时候也要冷静面对,等待回归

2023-12-21 17:25

写这么长,明天加仓,哈哈哈
平安从70多买到30多,加了20次,加太快,成本50元;腾讯从500加到200元,加了10次,加太快,成本太高。
有了这几次惨疼经历后,现在都不敢大规模加了,怕是山腰!
现在每次3000点以下,没有慌,也加仓了,但每次底部都加很少,怎么避免和平安腾讯一样的覆辙呢?

2023-12-21 17:42

身价100万,股市投了200万,这种是不是更叫投资

2023-12-21 17:32

有点共情了,看的想哭。我除了一套房子,其他的资金都在股市里面了。

2023-12-21 17:26

写的很真实,感同身受,不需要啥特别主题,真实是最好的主题

2023-12-22 06:00

这个形容太贴切了!——对于长时间重仓的人,面对连续的下跌行情,只能硬抗,别无他法。就像你走到旷野中,天突然下起暴雨来,没有遮蔽的地方,浑身湿透,满脚泥泞,你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往前走。

2023-12-21 18:00

也算是投入了大部分身价,亏麻了。把一年的工资亏完了,a 股你真行。等到合适的位置准备全卖了,换成银行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