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迫,清仓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3

这是时空复利的第1745篇原创

ST亿利,最新回复了问询函。

我给翻译一下是什么意思。
上市公司亿利洁能给关联公司亿利财务公司39.06亿贷款,然后现在这笔贷款收不回来了,要坏账。
真相不用猜就知道,亿利财务公司一定被上市公司亿利洁能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掏空上市公司,自肥腰包。
不然怎么会自身有11亿短债,25亿长债,还去发放39亿贷款呢。
并且这则消息早已被市场少数人提前得知。
不然不会连续二十多个跌停。
摊牌了,不装了。
这就是A股目前的现状,在彻底从融资市转为价值市之前,最后一波天坑。
也就是很多上市公司会在大清算结束之前,进行最后一波资产大转移。
否则,就没机会了。
一家企业,是由人来控制的。
一家上市公司,公众持股,有大小股东,是公众公司。
但有些实控人,管理层,总想从中分一杯羹。
因为这才是正常的人性。
A股现在五千多家上市公司,有多少家想掏空企业,自肥腰包呢?
起码有80%。
全球股市也都是这样。
因为所谓的德才兼备的管理层,那是圣人境界。
换位思考,张三创业A公司,成功上市。
上市后张三持股30%,是最大股东。。
同时,张三作为最大股东也是实控人,牢牢把控董事会,手握大权。
这时张三会认为公司是公众的,还是自己的?
很多企业不分红,低分红,就是因为最大股东,实控人,认为企业是自己的,而不是公众的。
还是以张三为例,持股A公司30%股份,如果分红,张三能得到30%,如果不分红,张三能够支配全部分红的钱。
而新规强制分红,会导致A公司之类的企业,心理不舒服。
这个时候,如果企业经营的好,还可以掩盖一切问题。
大家分钱,提高股息率,可以商量,满足监管,不在话下。
但如果经营遭遇困境,业绩增速下滑,或者亏损,退市要求加强,那么企业的第一反应是,趁着退市之前,在捞最后一笔,榨干最后的利润。
想想看,有多少A股上市公司想要在退市前,出事前,榨干最后一丝利润呢?
于是,就会出现开篇所说的ST亿利,摊牌了,不装了。
钱我私吞了,你查吧。
目前摆在监管面前的难题是,如果查不出问题,那这些钱就彻底被大股东私吞。
也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效仿。
监管,也就形同虚设。
所以,监管与不良上市公司的大决战,开启了。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少数不良实控人可以侥幸掏空上市公司,但多数一定会倒在铁拳之下。
因为美股都可以做到从严治理,A股举国体制,更是信手捏来。
当然,上述属于神仙打架。
股民能做的就是,抓紧甄别你的个股有没有实控人最后一掏的风险。
如何甄别最后一掏的风险呢?
(1)看基本面,主要还是看经营方向能否持续。
这个过去讲过很多。
(2)看历史问询函数量,尤其是近期多不多。
如果多,大概率有问题。
(3)看历史违规处罚数量,多的话有问题。
(4)看历史分红率高不高,如果历史分红率很低,同样大概率有问题。
(5)大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小盘股。
还有就是,要抓紧。
趁着更多的个股遭遇暴雷之前,果断清仓。
以ST亿利为例,截至目前,依旧还有11万股东。
目前,一定要清楚脉络。
现阶段处于融资市转为价值市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会有上千家企业灰飞烟灭。
只有避开这上千家企业,才能享受牛市曙光。
不要倒在黎明前......

$腾讯控股(00700)$ $贵州茅台(SH600519)$ $ST亿利(SH600277)$

精彩讨论

三十年股市老兵06-08 20:04

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与复杂性不可轻视,至少要几年时间。看一下严厉打击腐败十几年来,是不是腐败的情况仍然不易肃清。

知行合一在大A06-06 20:53

这问题2019年就讨论过,整个A股有几家业绩连续增长的,业绩,股价还不都是周期性运动。顺势而为罢了。至于监管上市公司违规违法,那是必须的,也必须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

全部讨论

这问题2019年就讨论过,整个A股有几家业绩连续增长的,业绩,股价还不都是周期性运动。顺势而为罢了。至于监管上市公司违规违法,那是必须的,也必须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

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与复杂性不可轻视,至少要几年时间。看一下严厉打击腐败十几年来,是不是腐败的情况仍然不易肃清。

06-06 19:46

哈哈哈哈,雪球上全是人才,都退市了,你叫人快跑

明目张胆侵吞投资人资金,一句话就甩锅了,律法管不到他们吗?

现在出仓能出的去?

卖都卖不出去,好跑吗?你脑子被门挤坏了吧!

06-06 22:26

知道为什么还有十一万股东吗?因为根本卖不了,走不掉。

06-06 21:00

茅台集团也可以占款

06-06 20:57

这价格清仓也没有意义了

06-06 19:24

绝对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股票,倾听警示良言,为时尚早,真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