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九条后,2年上涨6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这是时空复利的第1736篇原创

2004年1月底,第一版国九条发布。

从发布到6124点,涨幅接近4倍;

从发布后的最低点到6124点,涨幅6倍。

第一版国九条到底聊了什么?

为什么第一版国九条发布一年后,市场才开始真正上涨呢?

2004年至今,一共三版国九条,捋清了这三版国九条,也就捋顺了A股的发展脉络。

更能清楚,监管的KPI到底是什么。

2004年那份叫做《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是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2014年那份叫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是健康发展;

2024年这份叫做《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是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

标题看似差不多,实际上背景,内容,千差万别。

2004年的国九条,一是强化了市场资金监管,二是推动了股权分置改革。

大背景是,当时中国刚刚加入WTO,这个过程需要资本市场帮助企业高效融资、提升竞争力,从而将中国钉入全球产业链。

所以那时监管者的首要目的就是,增加A股的资金量,让中国企业更快,更多的拿到资金,完成产业升级。

所以2004年国九条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

1、鼓励合规资金入市。

特意点名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

也是在那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开放了 QFI,也就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允许经过审批的外资机构进入A股市场。当时也是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被允许入市投资的起始点。

2、筹备创业板

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上市门槛,也就可以让更多的企业筹到钱;至于能否成为纳斯达克,可以想想,成不了也没损失。

尽管创业板在2009年才推出,但2004年就已经提出了。

3、吸引股民入市,增加市场资金供给。

(1)乱象丛生

吸引股民入市很简单,市场上涨。

2004年的市场很乱。

吴敬琏表示:“赌场至少还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但A股市场上,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

当然,这是在说当时,现在已经不这样了。

2004年的A股有多乱呢?

财经杂志写过《庄家吕梁》,《基金黑幕》,一炮成名。

那时A股比现在黑多了,坐庄作弊,非法交易,都比较常见。

2003年,全国132家券商挪用客户640亿资金去投资,填补自己的负债。

想象一下,你放在券商1万块,突然有一天发现,钱没了。

但本质上,只要市场涨,股民才不在乎乱不乱,只在乎能不能赚到钱。

不过当市场低迷的时候,市场乱就成为股民口诛笔伐的对象。

那怎么办呢,要通过行动安抚。

(2)同股不同权

除了市场乱,2004年还有同股不同权的大问题。

因为那时上市公司分成两类,一类是国有股(又叫非流动股),由国家持股,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二类是流通股,只要开户都能买。

国有股都是国企的实控人大股东持股,为了避免价格波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股的估值方式要么是按照面值1块钱1股,要么是转让时单独定价。

这就导致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不一致,没有必要关心市值,反正卖不了。

(3)解题

2004年是大熊市,市场乱,同股不同权,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安抚股民,无法给出入场信号。

所以监管必须解决这两大问题。

【1】针对券商挪用客户资金,解决办法是,券商是中介,银行管资金,第三方存管。

也就是,买入的股票最终登记在交易所,账户的钱在银行账户。

这样券商就没法挪动客户资金了,够不着。

但由于券商们已经挪用了太多用户资金,所以整改起来轰轰烈烈,无比惨烈。

负责整改的,就是本届村长。

只用一年时间,处置了31家违规券商,化解了2853亿历史遗留风险,券商行业2006年就扭亏为盈了。

然后,继续赶下一场,整顿基金老鼠仓。

【2】针对同股不同权问题,解决办法是,股权分置改革。

具体做法是,各家上市公司跟自己的流通股股东商量,国有股股东同意支付一定的现金、股票等,也就是掏钱,用来换取流通股股东的同意,从而让非流通的国有股也转为流通股。

为什么国有大股东要掏钱呢?

很好理解。

国有股票面价值1块钱,相当于没有筹码。

流通股每股价值好几块钱,甚至几十块,这种差异是流通股股东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所以没有筹码直接换成有价值的筹码,并不公平,更会影响股价。

三一重工是股改成功的第一家,具体股改规则就不说了。


4、定格珠穆朗玛峰

三一重工股改成功,让市场看到了股改的可能性,也就恢复了信心。

毕竟小股东可以看到,股改成功第一波,自己就会有收益,并且大股东的利益也跟小股东一致了。

同时,券商也在轰轰烈烈整改,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也在入市。

从出国九条,到具体方案执行,落地,一年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一年多以后,A 股的上证指数在2005年6月份跌到998点之后,才开始一路上行,两年涨6倍,涨疯了。

一直到2007年涨到6124点高峰,此后成为绝唱,6124点定格,成为A股永远也攀不上的珠穆朗玛峰。

这段两年的上涨行情有多热情?

2000年底,中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845亿。

2007年牛市,中国基金业整体资产净值从2006年底的8564亿元增长到2007年末的32755亿元,一年翻了接近3倍。

在2007年的牛市顶点上,A股市场当中公募基金的持仓市值占到A股大盘的 25.9%,远远高于2004年国九条出台之前,2023年的8%。

5、完成使命

2005年6月,上证指数998点起步;

2007年10月,上证指数最高冲到6124点珠穆朗玛峰。

2008年10月,上证指数跌回1664点。

泡沫戳破,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真的是这样么?

实际上,企业拿到了发展所需要的真金白银。

比如华电国际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保利地产、大秦铁路、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海油服,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了IPO上市。

其中赶上了牛市未班车的中石油,不幸成为了背锅侠,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牛市结束,第一版国九条完成使命。

那么?2024年国九条的使命是?

留待后续........

$贵州茅台(SH600519)$ $海螺水泥(SH600585)$ $伊利股份(SH600887)$

全部讨论

05-27 20:32

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