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上市险企2024H1前瞻:负债端高景气延续,资产端有望受益于“股债房”政策提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时间:2024-5-31

来源:华西证券

$港股非银ETF(SH513750)$ #港股通非银#

报告摘要:

人身险:以价补量有望继续驱动NBV双位数增长

一季度NBV超预期增长,系新业务价值率进一步优化所带动。2024Q1各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率均有大幅改善,一方面得益于高新业务价值率的中长期期缴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新华保险新单保费中期缴占比同比+27.4pct至71 %,中国人寿同比+5.8pct至67%;另一方面各险企下调预定利率、执行“报行合一”压降银保渠道手续费,将带来负债成本及费用率的下降。

我们预计2024H1各险企NBV增速仍有望保持两位数水

我们预计各险企增速仍有望保持两位数水平。新单保费方面,受去年同期在3.5%产品停售的刺激下新单销量大增导致基数较高,我们预计各险企2024H1新单保费增速仍将承压,但随着银保渠道“一对三”限制取消,银保业务或将有所回暖进而缓解部分新单增长压力。各险企在监管陆续推出的政策下持续推进负债端降本增效,以及不断优化渠道将继续改善新业务价值率,“以价补量”将推动NBV延续向好态势,因此我们预计2024H1各上市险企NBV增速虽相比一季度有所放缓,但仍有望保持双位数水平。展望全年,虽然Q2同期基数高企,考虑到后续银保渠道将逐步恢复进而推动新单增长,全年价值率在渠道改革红利和产品结构调整下有望持续改善,我们预计全年NBV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

财产险:保费稳定增长,受强降雨影响COR或有所承压。

财险保费整体稳定增长,2024Q1“老三家”财险保费及同比增速分别中国太保(+8.6%),中国人保(+3.8%)、中国平安(+2.8%)。分险种来看,车险保费增长稳定,非车受经营策略影响表现分化。非车险方面,2024Q1 “老三家”非车险业务原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中国太保(+13.8%)、中国人保(+5%)、中国平安(+1.3%),其中中国平安非车险保费增速较缓可能系公司继续压降高赔付的保证保险业务所致。

一季度COR受出行恢复与大灾所拖累,预计2024H1受持续强降雨影响COR将进一步承压。2024Q1“老三家”综合成本率分别为中国人保(97.9%,YoY+2.2pct)、中国太保(98.0%、YoY-0.4pct)、中国平安(99.6%、YoY+0.9pct),其中,中国平安若剔除保证保险影响,整体COR为98.4%,与另外两家较为接近。我们预计中国人保和中国平安(剔除保证保险影响后)COR增加主要受大灾及疫情后出险率回归常态等因素导致赔付率增加;中国太保COR同比改善主要系新能源车险证研报发给得息术份限司

经营转型、加强品质费用管理带来的成本和结构双优化。4月以来南部地区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频发将造成险企赔付增加,我们预计各险企2024H1 COR将有所承压。

资产端:“股债房”有望迎来三重催化。

2024一季度末各险企投资资产规模保持稳步增长,较年初增速分别为中国人寿(+4.6%)、中国平安(+4.4%)、中国太保(+4.2%)、新华保险(+2.3%)。受长端利率下行及权益市场震荡影响,一季度净投资收益率承压,主要系债券市场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以及权益市场表现不及去年同期。债券市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自年初以来持续下探,债券新增再投资压力较大;权益市场,沪深300上证指数自年初以来有所回温,但在去年Q1同期及H1高基数下仍面临一定压力,我们预计2024H1净投资收益率仍将小幅承压。

展望2024年下半年,权益市场方面,2023Q2-Q4权益市场显著震荡,而目前年权益市场基本稳定,投资收益有望逐季改善;债券市场方面,2024Q1债券市场长端利率持续下行,主要系资产荒背景下需求大幅增加,随着5月中旬持续至11月中旬超长期特别国债连续发行,长期限债券的供不应求局面有望缓解,进而推动长期利率企稳回升,叠加新一轮地产政策组合拳拉开序幕,资产端预期及估值有望迎来改善。

展望全年,我们认为资负共振下上市险企全年利润及新业务价值增长有望超预期。今年年初至今寿险负债端维持高景气,财险短期有所承压。监管近期推出新一轮稳地产、去库存政策组合拳,未来超长特别国债发行推动长端利率企稳回升、以及权益市场持续推出一揽子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政策以提振投资者信心,险企资产端地产、债券以及股市将迎来三重催化,压制寿险板块利润和股价估值的掣肘有望被全面打开。首推业务端和政策端均更占优的保险板块,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渠道转型不及预期;监管收紧风险;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利率超预期下行;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港股非银ETF(SH513750)$ #港股保险# #港股通非银#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