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5万亿的市场为什么被抛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2

短期就是炒政策,7月12日,发改委发布《关于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对于房地产境外发行美元债只允许置换存量债务,不允许新增;7月30日,政治局会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隔天地产股还是大跌,叠加贸易战等外围因素,地产股连跌几天;8月7日,银保监会64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半年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后上海银保监局对辖区内的信托公司进行约见谈话,对信托流向地产资金进行限额;8月10日,32城开展银行房地产信贷专项检查,限制地产对于银行信贷额度的占用。此外,还有众多限制资金入市的政策,包括对于贷款利率LPR基准执行,首套贷款利率上行2bp左右。具体限制地产融资的政策有很多,小编就不一一列举,重要的如上,尤其是在三季度对于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实际各个融资渠道三季度的融资数据要比上半年差很多。所以市场对于地产不行的言论甚上尘嚣,叠加大佬看空,所以地产股从2733以来走势不尽人意(除了王石大佬言论以及近期的少许行情),原因很简单,短期股市受政策影响。

那么市场是否代表着真理?

由于地产板块的估值都很低,我们只需要判断未来一年能不能维持增长即可,逻辑就是比如万科估值8.4倍,万科的货值在2.2万亿左右,滚动年收入0.34亿元,目前货值足够未来6.4年的收入确认了,这样估值还有2年不能覆盖,预计明年就可以覆盖整个估值,这里假设归母净利率不变,以及价格不变,实际上一二线城市房价还是会小幅上涨的,因此处于明显低估。

说说对短期地产的看法,首先,2019年4季度以来,地方政府一开始在房地产领域积极采取松绑措施,舆论也逐渐趋暖,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那么明年增速在6.0-6.2%,而地产及其产业链维持增长才能完成目标。其次,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高度依赖,明年地方城投债券进入回售的高峰期,1/3财政收入来自于土地出让,因此,要保持城投的信仰,必然要卖地卖地还是卖地,所以预计明年地产市场的行情还是可以保持。

长期来看,政策可以刺激需求或者压制短期需求,但是长期来看,需求都是要释放的,我们来看一下地产需求端的情况。201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为15万亿,分别同比增长1.3%和1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8亿方,同比增长2.2%,金额12.6万亿,同比增长14.7%,均价8544元/方,价格同比增速12.2%,去年的话,销售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价格的增长。未来预计也是能维持目前的规模,增长潜力稍显不足,后续的维持主要来自于:我国2018年目前城镇化率为59.58%,美国05年达到80%,按照这个水平,至少还能保持15年以上的增长,其次,城镇化率是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而不是按照户籍,实际的在城市工作的人,户口不在工作城市的人口更多,所以买房的需求更高,这是首套的需求,其次还有改善型需求,这在小编的雪球第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

地产是一个想象力不足的行业,所以整体估值都很低,但从货值对于滚动收入的覆盖与市盈率的对比来看,整体上最近一两年货值开发的归母净利润就能覆盖市值,长期来看,蛋糕仍然是很大,只是这个蛋糕不再属于行业内的所有公司,随着地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蛋糕只属于行业的龙头企业。小地产可能过几年就不在了,或者不具有规模优势以及议价能力的企业,在地产去产能的情况下首当其冲。

行业的蛋糕足够大,足够龙头地产活的很好。$万科A(SZ000002)$ $保利地产(SH600048)$ $融创中国(01918)$

全部讨论

2019-12-09 19:56

老铁们请关注小编,你的关注,是小编持续输出的动力。

2019-12-10 07:48

没人回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