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6喜欢:1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03-30 09:27

这玩意没技术含量,怎么这么多年都造不出来?中国人没造而已?这可是全球第一大单品疫苗品种,持续捐赠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厦大不自己研发再直接卖专利呢?厦大和老钟都是聪明人士,可不是像我们只是底层的牛马.

没技术含量,全球也才默沙东一个人在爆赚,国内很多宣称在研究,就真的行?

03-30 10:06

你怕是不知道默沙东去年佳达修卖了多少。

没有大的技术含量不敢苟同,竞争激烈肯定

我们很容易被各种所谓临床试验搞的以为技术很简单,尤其是以前通过率很高基本都过了。所以给人感觉很简单。其实不是,是我们的评判标准低,60%上下就给批,这地球没有第二家。无论是9价还是15价考验企业的核心还是蛋白修饰技术,如果参照以前企业似乎是敢做这样决定干的,问题是现在不好说,因为审批换人了要求高了,必须做头对头对以上市的。15价没人做过但要求也不低我感觉低于75%基本不会过的。还有一点我们企业三期临床的人数都不高3千人上下没几个敢做2-3万人的因为成本太高,国家这边没硬性规定,这个是漏洞吧。参考欧美标准我们很多不及格甚至都不该批临床的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