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那么想成立私募吗?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8回复:106喜欢:121

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我做过几次私募备案,多少有点经验,身边朋友常常会找我问这方面的问题。

咨询多了,我真的想劝劝大家,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个坑,别往里头砸钱了,千万别觉得有了牌照可以募资,接下来就可以大把大把的收管理费。事实上有了牌照,你将大把大把往里面贴房租和人员成本。

从开始备案到经营,再到后期,简单说几个坑,渡一渡有缘人。

一号坑:想清楚你是有钱(10亿现金起),还是会投资(不是管几百万几千万的会,是管几亿起的会),还是你有无法撼动的资源在手,能死死拿捏资金走向或是牛x基金经理。

如果一个都没有,那赶紧歇一歇,拿着钱去享受下生活;

如果你只有钱,10亿起的那种,别的都没有,你可能会拿出几个亿来做投资。如果管的不好,亏钱,拿3亿做股票,22年亏30%,小一个亿(是不是该拿钱去享受下生活),一年还白忙活(人员、场地费用还一分不少)。

杠精说话:那如果我管的还行呢?

呵呵,好消息是本金赚点钱(可以看看23年正收益是个什么样的市场水平,觉得自己能做到不)。当你拿着业绩想出去大展宏图,疯狂销售时,机构渠道会问你:产品满两年了吗?规模够五个亿吗?(现在可能有的机构会低一点,但给的资金也无法支撑运营公司)时间不够?那等到了咱们再聊吧……投了三亿连入场券,门票都没拿到。。。

如果你只有投资能力,没有相当规模资金,我觉得不算最差情况吧,因为当年巴菲特也是这么走出来的,至少也算是有个成功案例。但别高兴的太早,前期的苦日子可一天都少不了,没长期业绩曲线,就算巴菲特来也是小透明。

而且万一产品发在最高点,或者市场长期吃风格,你可能大多数时候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如果真做了,基本上前三两年安心画曲线吧(应该是最短时间周期了),在市场中做过nobody(自带流量大佬除外),该吃吃该喝喝,千万别焦虑,先把时间给熬够了。

没事千万别想着自己为了这个牌照付出了多少咨询费,多少中介费,多少法律意见书,给了风控合规多少钱,给了合格的基金经理多少钱。。。想多了都是心酸泪。。。

二号坑:当你在经营公司,为了扩大规模而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定会想到自己需要招聘一个智勇双全,能文能武的销售。

这时候千万要小心,因为危险在步步逼近。这个行业存在一种人,他们说自己是销售,手上有客户,下下个月客户的理财就会到账,到时候可以拉过来投私募。

你一听喜出望外,这不正是我要找的梦中情人。。。呸。。。金牌销售嘛。。。招进公司,对销售军师言听计从,仿佛大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如果老板稍微有点经验,会加个试用期,如果直接入职就等着当冤大头吧)。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三个月过去了,金牌销售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此刻的你心里就犯嘀咕了。。。我是不是被骗了。。。于是你去找隔壁私募老王说说心里话,老王一听,我靠,这么巧么,我这里也有个金牌销售唉,也是这么和我说的呢。

结果发现是同一个人,tm一个人能同时在几家兼着适用,边试用边找下一家,同一个月拿几家试用期的工资,不比正规上班拿的少,真的绝绝子。。。你以为人家出去是跑销售的,人家其实是去面试找新的冤大头……

三号坑:我在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浸淫过,也有不少保险资管、家办之类的朋友。说实话私募是最难的。

如果你在大机构呆过,你出来做私募之后仿佛自己朋友变少了,原来有张罗就来的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现在也少有联系了。

原因很简单,不是你变了,是你的岗位变了,你原来是大平台的某某,现在你是某某,平台没了,身上的光环也就淡去了。如果不能理解,可以去看一看领导退休后的样子就明白了。

而你现在的平台非常务实,是没有任何浮华的私募行业,所有在这个行业里拼的人都是奔着赚钱来的,想在这里混个编制,没有啊。

无论是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你做不出来规模,没有业绩,人家连跟你客套的时间都没有。

我常说私募基金公司不存在销售的岗位。因为私募如果畅销,则不需要销售,顶多算个销售客服,帮忙指导客户填写材料;

如果私募不好销,假如你是老板,你觉得公司的销售会去销么?销出去拿30%的提成?人家做个飞单能拿100%!而且还能在客户面前装出一副全心全意为客户好的样子,你看我自己公司产品都没推,让你买了这家大的机构(潜台词:你看我多为你好,大平台如果都亏了钱,你也不能怪我哦)。

再说一点销售端上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公募基金销售门槛低,渠道广,可以公开宣传;私募基金最低100万起买,还需要300万金融资产证明,客户少得可怜。

公募基金的销售压一压还是能榨出点东西的,大家努努力,跟银行领导搞一搞关系,把任务安排下去,每个银行网点工作人员领一点任务指标,大爷大妈忽悠忽悠,汇总上去上亿还是很轻松的,实在不行行员自己买,反正完不成指标扣绩效。

但是私募你看看能努力出来么?身边没有一个资产过百万的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压榨也出不来啊。

所以还是那句话,私募基金不存在销售的岗位。

今天哔哔多了。。。毕竟看到身边太多冤枉钱投进来,真的还不如现在3200点都投到私募产品里面去,过几年还能有个惊喜。

精彩讨论

K线至尊2023-03-21 00:51

小私募一年200w支出,每月大概十几万支出

懒人搭便车2023-03-21 00:24

最悲剧的是,本身操作是稳健型的,客户要求是每月10%,10年1000倍,搞不好搭了名声还亏了自己的钱

预知者902023-03-21 08:57

先自己弄,接着入职私募公司,在增加投资能力,最后就是自己单干,但成本最低,先挂靠,等万事俱备了再自己创业,在最后实力自己开公司

瑞宝2023-03-21 00:39

很多想成立私募基金的人目的不纯,就是想大把收管理费,挣股票的钱没啥信心。而客户的想法也不纯,每年翻倍,否则不及格,管理费别拿。

砸锅卖铁炒股2023-03-21 07:15

我职业炒股16年了    以后要发个私募产品

全部讨论

2023-04-07 18:08

可行成长路径:1.身边圈层代客理财-2.不断积累自有本金-3.行情来了敢于加杠杆-4.将100万以下的自有小资金快速滚动至长期资本300-500万-5.赚够第一个1000万-6.赚够第一个1个亿-7.赚够第一个5-10个亿-可以考虑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拿自有资金及几个铁杆客户发第一期私募基金产品试水。

想当年,索罗斯大鳄发私募基金的时候,差不多在43岁。芒格先生说过,40岁以下,无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这说明了,阅历的丰富,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2023-03-21 15:23

有钱自己玩,做个散户多好。别人让我帮忙炒股,介绍股票我一概拒绝。

我现在都已经很懂这种感受了

2023-03-21 14:04

2013年是两大政策指引下的两大主线,一块儿是“中特估",一块儿是"专精特新",中特估炒的是中字头央企股大市值,“专精特新”是新科技下的中小盘题材股,如GPT,AIGC,数字经济,国资云等。找这类型股,走上升趋势的,两手抓,一手“中特估”一手“精特新”,方可战胜2023年行情,跑赢大盘指数。唉,不过这两天大盘跳水也确实够呛,我们这些理财经理每个月都在要求新增,以前都是千三的佣金,现在没有万一根本开不到客户,两融直接被拉下0.5,希望行情能慢慢好起来吧,不然别说0.5以下的两融,就连我们公司最好的投顾老师在帮我服务客户这件事儿以后估计都不好使了。

2023-03-21 13:42

雪球的私募是怎么弄的

2023-03-21 13:34

可是我看雪球有的大v单枪匹马就开私募了,什么房租,员工啊,销售啊,都没有的。平时吹吹水,收点管理费,挺好的啊。

2023-03-21 13:15

留存慢慢看。

2023-03-21 13:11

目瞪口呆

2023-03-21 11:22

转。

2023-03-21 11:09

写得好,都是实在话,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