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医疗:器械集采终究是一场猫鼠游戏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7喜欢:7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医药投资部落

乐普医疗的半年报公布了。

据悉,2021年上半年乐普医疗实现营收65.21亿元,同比增长53.86%;净利润18.16亿元,同比增长53.35%。

医疗器械板块业务是乐普医疗规模最大的板块。2021年上半年,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0.97亿元,同口径的去年同期该板块营业收入为17.79亿元,同比增长130.30%。

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支架业务的结构性变化,在2020年的冠脉支架集采正式实施后,传统金属药物支架经营业务显著下降,但其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等)实现了显著增长。

2021年上半年,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51.55%,2021年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环比增幅75.58%,第二季度支架业务板块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正常水平

在PCI治疗领域,一直有所谓的“有介入无植入”理念,其核心是减少支架的植入,通过常规配件、切割球囊、药物洗脱球囊和可降解支架等产品的组合应用,获得疾病有效干预和治疗,同时降低植入金属支架后的并发症和患者心理负担。

乐普医疗携 “药可切”(药物球囊、可降解支架、切割球囊)产品组合,在复杂病变情况下,为医生优化手术整体解决方案:

1)切割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BRS):BRS 的植入不同于常规金属支架植入,需要进行规范化植入操作PSP(充分预扩—准确判断血管直径—充分后扩)。

植入后支架良好贴壁是保障患者远期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切割球囊在管壁预处理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2)切割球囊+药物球囊(DCB):药物球囊植入预处理要求高于金属支架,疗效发挥与病变预处理充分与否密切相关。

切割球囊作为DCB植入前预处理的重要方法,得到了专家共识的一致推荐。

正是长期前瞻性的持续研发投入和“介入无植入”理念的学术推广,使得乐普医疗在常规金属支架集采的环境下,支架业务得以快速恢复。

其实早在好几年前,“精准PCI”、“有介入无植入”等概念就提出来了,但是对应的各类产品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比如说FFR,早在2016年就被写入了冠脉介入治疗临床指南,但是临床使用率一直不高,医生主要还是依靠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经验性的判断。

但是2020年那场残酷的冠脉支架集采之后,明显的看到更多的专家为“精准PCI”、“有介入无植入”等概念来站台和推广,相关器械在临床的在短期内的临床使用量明显增加。

说到底,冠脉支架省下的钱,相当一部分最终还是被各类替代产品又吃了回去。

但是好日子能持续多久呢?

以药物涂层球囊(DCB)为例,目前进口厂商有贝朗和波科,国产厂商包括大连垠艺、远大凯德诺、上海申淇、乐普医疗等,加上正在临床的产品,2-3年内市场上绝对不少于10张注册证,似乎已经可以听见集采办公室磨刀的声音。

医疗器械相对于药品来说,研发周期相对创新药要短,某些器械之间甚至具备相互替代性,比如药物球囊和冠脉支架在很多场合可以互相取代,所以A产品被集采了,短期有可能可以B产品顶替上,整体的营收波动会减小很多。

这是器械企业相对于药企的一个优势,也是“药不如械”说法的一个注脚。

说到底,是一场猫鼠追逐的游戏,器械企业相对药企更容易在集采的大刀下生存,但是只有你的研发速度超过集采的速度和同行的速度,才有可能活下来。

比如同为冠脉支架赛道玩家的赛诺医疗,产品储备要薄弱很多,日子过得就远远没有乐普医疗那么好。

也许这就是集采的积极意义之一,迫使行业内的企业在生存威胁下玩命地研发新产品,不停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准,彻底淘汰过往那些销售为王、靠几款平庸的产品吃一辈子的企业。

从这个角度说,乐普的远景可期。

 $乐普医疗(SZ300003)$   $赛诺医疗(SH688108)$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医药投资部落

全部讨论

2021-09-04 15:43

一个支架不如垃圾桶值钱,讽刺

2021-09-04 16:20

卸磨杀驴呗,本来有希望搞几个全球规模的大型药企,现在就可劲薅吧

2021-09-04 21:46

不赚钱的生意谁愿意做

2021-09-04 15:40

等着政策纠偏,等着市场纠偏

2021-09-04 15:09

有点意思,结合这个看看。集采政策改进,企业生产改变,研发改进。我认为乐普更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