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投资的底层逻辑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1

很多人经常会讨论银行业边际恶化的风险,从不良,息差到监管层对金融和实体关系的态度,这些认知都很有道理,这也是银行业估值之所以低下的原因。但一个方向性判断往往会导致线性外推的错误,而更宏观上的定量分析才能知道某个变化趋势的边界,是否存在翻转的可能。

根据我对资本市场的观察,市场预期在方向定性上的判断通常具有合理性,但定量上经常犯错,所以经常存在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的价格预期,直到被现实打脸后进行大幅度的修正。

银行业投资比较硬的约束框架,所谓硬就是基本不以监管层主观愿望而改变:

1.货币派生通过银行业

2.货币派生规模要匹配名义经济成长

3.资本充足率约束要求银行业长期平均roe要大于等于货币派生规模成长

4.低成本银行有相对行业平均roe的超额收益

这个约束框架中,有几个细节需要自己进一步判定:

1.未来名义经济成长水平

2.直接融资对于间接融资的替代效应有多强

3.外部融资的影响

4.是否大幅度修正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通过以上定量分析在结合估值看看,个人觉得银行业的可投资确定性还是比较强的,当然前提是不要投资行业的失败者,这条铁律显然也应该适合几乎所有行业,除非你有实力控股和清算行业的失败者,那当然是另一套价值分析逻辑了。

全部讨论

2023-05-08 10:07

这么好的文章竟然没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