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cai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1喜欢:49
恒隆去年披露了历史几个项目的建安成本,估计很多长期股东心一下就凉了,这也是我一直提示的风险,土地成本不重要,建安成本才是大头。
加上有息负债单边上升,每年利息开支已经到了20亿,利率上到4.3%,因为没有散售资源,这个利息看不到下降的可能,随着杭州,还有几个项目建设付款,这个数字还是单边上升,随着项目竣工,他们都会吃表内的ebitda,唯一有指望的,就是新项目投产,能贡献一部分ebitda对冲,但是近期项目普遍回报率在2%左右,和利息开支倒挂。
资本市场也看不清竞争和宏观,但是,回报率和资产负债表市场看清楚了,这些要素导致恒隆集团估值已经到了历史极值,我觉得也有乐观因素,就是美元利率,在资本市场看来,阶段性到顶了。

热门回复

100亿在上海外滩都可以买10万方楼面了,谁会100亿去买东北,全国大宗交易,9成以上发生在一线城市。

恒隆地产80-90%的利润分红了,大部分进了大股东恒隆集团的口袋里,但是恒隆集团只分红利润的40%多,也就是说,大概恒隆地产分过来的现金,一半再分给恒隆集团的股东,因为收租港股按股息率定价,恒隆集团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只是恒隆地产的一半,因为分红低,所以恒隆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会持续优于恒隆地产,而且这个偏离会越来越大。

我记得恒隆的美元债25年有比较集中的到期,在这之前,看恒隆的资金排布,还有融资结构变化了,要是被迫卖资产还债,就很麻烦,现在我觉得还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有个底线,就是信用债绝不能违约,相信恒隆现在的基本面,和资本市场的情况,融资接续问题不大。

那个造价,不可能有人买

领展把自己逼到低位增发, 已经算搞错了,我记得领展有个投资100亿的项目,拖了很多年了,没开发出来

很多服装、零售、店铺连锁生意,新开的9亏1赚,但普遍都热衷扩张,因为新开店铺成本大头是装修,一般都由大股东的关联公司承担的,所以......。不知道商业地产是否同样的猫腻存在。

查了下,已经落成出租了,开发了5年(21年左右开始出租),叫海滨荟,初始回报2.9%

新世界和领展财务状况不比恒隆好

所以嘛,账面资产虚高,负债率虚低,并非表面的财务稳健,当然也不至于债务危机,只是不像从前,不用理会债务到期怎样展期,至少财务成本只高不低了,又回过头来挤压现金流,派发股息后所剩无几,明明不是reit,却搞成reit的样子,债务余额只能维持,未来股息增长没有盼头。

我觉得美元利率甚至都是唯一乐观因素…(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