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公告转发:14回复:37喜欢:0
怡和嘉业:2023年半年度报告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家庭呼吸机。$怡和嘉业(SZ301367)$
ToC端为主,消费性质的医疗器械公司,国内竞争对手是$鱼跃医疗(SZ002223)$ ,主要竞争对手在海外,瑞思迈和飞利浦占据了接近 80%的市场份额,费雪派克、律维施泰因(万曼)、德百世和怡和嘉业等厂 商则分列三到第六位。$迈瑞医疗(SZ300760)$ 的呼吸机主要是医用为主。
二季度整体不及预期,但国内市场在开始起来,是亮点。国内销售部分从去年同期的1.03亿,上升到今年2.49亿,营收占比从18.2%上升到33.4%,这是未来的主要看点。
年报时第一大客户3B公司业务占比61.6%,中报未有批露?有知道信息的朋友,希望能提供一下。

帮解读一下
(这里用了海关北京地区的出口数据作为境外收入相拟合, 比如2022年的11.9对11.7,2023年的4.9亿,基本一样。 为什么生产地在天津 ,出口地在北京,对比着合并和母公司报表看,本质就是天津公司开票给北京股份公司, 天津公司6.15亿的营收,就是半年报母公司的成本。说人话就是,天津公司管生产,给北京公司15%的毛利,你帮我去出口,所以出口地数据才在北京。)
2023 第二季度 2023 第一季度
上市前/上市后 上市后 上市后
报表格式 一般企业 一般企业
报表类型 合并 合并
一、营业总收入 26,584.90 48,044.48
其中:营业收入 26,584.90 48,044.48
境内收入 6,038.90 19,433.48
境外收入 20,546.00 28,611.00
二、营业总成本 21,381.19 30,904.78
其中:营业成本 14,772.25 25,454.04
毛利率% 44.4% 47.0%
大概情况就是,看到的半年报国内高增长,其实就是疫情带来的一次性收入,虽然这个赛道长期高增,但需要时间,长坡厚雪,着急也没用。一季度国内干了1.93亿,二季度马上变6000万,我个人认为6000万是真实水平,是可以年化到2.4亿的。去年疫情不严重的时候,呼吸机国内是2.2亿的样子,每年这个赛道增长个15-20%, 肯定有。
看国外, 国外6月份出口其实还可以,到了7000万了一个月,但去年下半年基数太高了,同比肯定不好比,但国外基本也没疫情没关系了, 如果飞利浦杀回美国,那另外说。 所以,二季度的怡和嘉业肯定是出清了,回归正常。 这行业没有什么季节性,下半年稍微好一点,所以二季度年化乘以四,是没问题的,正常3.2亿的利润,大概明年有个自然增长,3.5的样子。 至于股权激励,那没戏了, 单季度只有2.6亿的收入,你今年考核18.33亿和明年22.56亿, 没有新冠回归是比较难了 。要么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增加,要么制氧机帮帮忙,再看看了。 这89亿市值,25亿现金,赚3.2亿,我觉的贵肯定是不贵。下半年估计还是负增长,明年熬过一季度就好了。
另外说一句,疫情波动其实无所谓的。但这个傻傻董事长是真的烦,电话会议里面装疯卖傻,人家都把北京出口数据扔他脸上了,他还在那里说 我们是天津产的,海关数据不对的,我们业务很好的,blablabla, 我是真心搞不懂 他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都给这个公司减分

2023-08-15 19:53

国内增长强劲, 这个行业渗透率会逐步提高

2023-08-15 16:37

真是拉了

二季度已经没有第一波引发的一次性购买了吧。那似乎应该跟21年来对比更合适?那也没有特别差。
呼吸机还是个不错的赛道。

2023-08-15 21:48

二季度营收2.66亿元,同比-25.26%;扣非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30.66%。
这个业绩还不错,比个人预期稍好一些。
此外,合同负债相比2022年底下降不少,但环比有所回升。
比较低于预期的点是现金流较差,上半年经营净现金流1.26亿元,同比下降30.25%。公司解释的原因是“主要系客户信用度政策变化导致销售回款增长低于收入增长所致”。公司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8亿,低于同期产生的营收7.46亿。而资金流程方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各项均上升明显。
上半年,怡和嘉业境内销售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境外收入维持了正增长,同比增长8.07%,毛利率上升1.24个百分点至42.06%,比境内低10多个百分点。
股东方面,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下降,股东户数整体在上升。
总的来说,这份中报中规中矩。

2023-08-15 17:49

二季度扣非利润也太拉了 真的都在图里

2023-08-15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