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公告转发:3回复:87喜欢:4
上海机场:就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发出监管工作函上市公司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还没注意,上海机场监管函来了。举报还是有反馈的。捞钱可以别这么明目张胆吗?人家都是市值往上管理,你们往下管理。给上海国资抹黑。

05-23 09:40

机场的业绩,和员工的努力几乎毫无关系。

05-23 09:54

举报还是有效的

$上证指数(SH000001)$ 今天跟朋友讨论了很多,他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我以前是,现在是打野投资,哪里有赚钱效应去哪里,其中举了个例子,比如$上海机场(SH600009)$ 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按照2023的利润基数进行半价激励,这还是国企,妥妥的割韭菜进行利益输送,2023年疫情刚复苏利润基数除了疫情三年最低,10年前2014年利润是20亿,2023年9亿,按照这个基数,说实话直接送给这些高管好了,拿着GJ开的高薪,国企福利年终奖等等,还要进行低价激励套利,这是三重激励。在跌了65%的基础上,以历史极低基数进行半价激励,这个市场就是这样,合法合规的,说套利就格局小了。
疫情都结束了,业绩还回不到10年前,这样的高管不应该降薪吗,怎么还半价激励?
这样的激励条件,哪怕换个猴子做,都能完成!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好像之前还有个$中控技术(SH688777)$ ,股权激励之bug只是冰山一角,后续的股权回购—低价激励—运作抛售,在IPO解禁抛售赚一波,每隔2-3年再做次股权激励再赚一波,稳赚不赔,卖白粉都没这么赚钱,当然也有玩儿砸的,大部分是业务太拉跨,半价激励也照亏不误。
我就问这样的市场怎么价值投资,或者说价值投资的票极少极少,上市公司作为筹码输出方,源源不断的解禁,源源不断的激励筹码,稳赚不赔,不管公司好坏。
价值投资的土壤就是被这样的BUG一点点侵蚀掉的,BUG很多很多,比如做空制度、转融通、量化套利、期现对冲等等,有哪个制度是公平的,或者说相对公平?

05-23 10:02

机场的业绩与管理层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按客流量算,按2019年正常运营倒推10年取每个人的平均利润值,超过均值百分之20为合格,考量物价上涨因子,超50%给激励。

05-23 13:34

国企一样贪得无厌,上海前国资委主任已经被捉了,还真敢啊$上海机场(SH600009)$,散户一起投反对票

05-23 16:17

上海机场的股权激励,真的是太恶心了,管理层吃相有点难看。

05-23 09:41

活该,明显掏空的行为,举报得对!

05-23 10:24

这届证监会是真的不错。。。中小股东地位是真的有机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