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传3:大佬初入社会,同样经受磨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原文链接,分享生活、工作感悟,欢迎关注

1.回校读研

1986年,段永平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攻读计量经济学硕士学位。段永平对西方经济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并对资本、市场、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时,创业浪潮兴起,段永平对此很心动。

1988年,段永平研究生毕业,他选择不拿学位,因为他认为学到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毕业后,段永平面临就业选择。虽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人才济济,但大部分人选择进国企或政府机关。

段永平决定自己掌控人生,选择不留在北京,而是去南方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机会。

他早就对人生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认为在思想开放、急需人才的南方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南下广州

全国改革开放最火热的地方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摇篮”,它走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列。当时有句流行语,“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可见其经济繁荣程度。

广东老板们逐渐认识到,仅凭热血已不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与时俱进和人才竞争。

因此,“不拘一格抢人才”成为潮流,吸引了大量人才,包括像段永平这样的人,放弃原有条件到此发展。

广东商品畅销全国,成就了许多企业,包括段永平所在的无线电八厂。

无线电八厂曾是明星企业,生产的“星河牌880组合音响”获得国际金奖,并成为国礼。该厂成功的关键在于“抢人才、挖人才”,承诺解决住房和安排家属工作等,吸引了大量高学历人才。

段永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入该厂,但发现人才密集,机会有限,于是决定离开。他坚持“止错清单”思维,发现错误就立即停止,抵抗短期诱惑。

段永平后来去了中山市,进入日华电子电器设备厂,开启创业人生。他的成功在于长远眼光和勇于停止做不对的事情。

3.小霸王游戏机的诞生

刚毕业不久的穷学生段永平裸辞后,几乎没什么积蓄,但他还是来到80公里外的中山市,并前往怡华集团面试。

怡华集团是1978年成立的大公司,业务广泛,实力在中山市属企业中排名第三。

段永平经过一个月的等待,终于接到面试通知,并见到了时任总经理的陈健仁。

陈健仁对段永平十分赏识,于是段永平作为新员工被派往怡华集团下属的日华电子厂担任厂长。

段永平接手了一个背负200万元债务、濒临破产的日华电子厂,仅剩下3000元资金和十几名工人,主要生产已被淘汰的大型电子游戏机。

他需扭转公司业务,寻找新产品以摆脱破产困境。

他注意到市场上火热的小型游戏机,特别是日本任天堂的“红白机”,其简单有趣的玩法受到全球玩家追捧,销量惊人。

段永平看到了扭转日华电子厂命运的希望。

“红白机”在日美风靡时,因关税壁垒,国内市场难以打开。高价与稀缺的正品使得更多家庭望而却步,促使大量仿制品涌入市场。

尽管竞争者众多,段永平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分析市场后发现,虽然入场稍晚,但多数企业是组装型,缺乏自创品牌。

于是,段永平租用了台湾知名品牌“创造者”,以此在游戏机市场中脱颖而出。

1990年,台湾厂商背信弃义,将“创造者”品牌包装盒另售他人,导致日华游戏机销量和信用受损。

段永平深刻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决心为公司起个独特易记的名字。在一次聚餐中,受到小霸王汽车的启发,他决定采用“小霸王”作为品牌名,并设计了包含质量和售后服务理念的商标——两只红色拳头。

在品牌命名过程中,“霸”字的设计成为难点,尽管存在传播性和独特性上的挑战,但“小霸王”最终仍被沿用。

1991年,段永平重新规划工厂业务,专注于教育类电子产品,主推小霸王游戏机。

尽管市场已充斥众多品牌,尤其是畅销的“小天才”游戏机,产品和质量都更胜一筹,但段永平并未选择价格战,而是坚守“本分”原则,强调产品质量为制胜关键。

从生产到售后,他要求各环节均达到行业最优。例如,小霸王游戏机的芯片质量严格控制,返修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段永平信奉“敢为人后,后中争先”的理念,认为不必冒险开创新领域,而是要在现有市场中做对事、做极致,同样能取得成功。

阿曾感悟:

大佬段永平找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啊,从北京的国企到广东的无线电八厂,再到后来的小霸王。如果是其他人短时间内这么折腾,估计会被认为不够踏实,不够优秀。但是阿段不是普通人,他肯定也不考虑别人的看法吧。我们被困在世俗的评判中太深,一定要跳出来,大胆做自己,勇于和别人不一样。

我是2020年从通用离职的,在通用待了10年,离开也不是很容易的,会有一些顾虑。好在当时正好从烟台通用先去了武汉通用,有这样一个平稳的过渡。

从烟台通用离职时,我考虑的去武汉通用肯定比呆着烟台强,而且出去了也可以再考虑其他机会。进可攻退可守,算是比较平稳吧

#段永平#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