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定义未来,安凯微开发者技术论坛隆重举办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胡胜发博士发布孔明2代系列芯片

伴随物联网智能终端持续应用,市场对智能化需求越来越强烈,视频智能及语音智能无疑是需求最为凸显的两个领域,前者要求把“看得见”升级为“看得懂”,后者需要对“听得见”提升为“听得懂”,同时在可视对讲、智能门锁、控制面板等领域,智能感知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要实现形态各异的创新应用,离不开高性能AI SoC芯片方案的支持。

6月14日,以“智能定义未来”为主题的2024安凯微电子开发者技术论坛在广州总部隆重举行,主要就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等行业动态,智能触控、感知识别、智能门锁、开发生态等创新应用,新一代芯片产品、智能锁解决方案及NPU、AI ISP、AnyCloud平台、AnyLock1039平台等研发成果展开交流与分享。

规模出货,三分天下已占其一

物联感知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可视化广受市场青睐,物联网摄像机由此成为物联网智能终端的重要类型之一,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为331亿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8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1%。

市场规模的快速提升,正带动物联网摄像机出货量的快速增长,结合艾瑞咨询、前瞻产业研究院等机构数据,2022年全球家用摄像头出货量为1.28亿台,按20%年增速推测,2023年全球出货量预计约为1.5亿台。

与此同时,市场对物联网摄像机的功能需求不再局限于图像成像功能,同时对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移动侦测、虚拟绊线防范、异常音频侦测、语音识别交互等智能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还要求设备具备无线入网、数据上云等功能。

市场的新变化,使得行业对支持AI功能的物联网摄像机SoC芯片需求越来越强烈,但能同时提供集高性能、高稳定、低功耗、低成本于一体的芯片方案商并不多,安凯微即为其中之一,旗下产品凭借优秀的性能表现和超高性价比,获得了行业的青睐,并已进入中国移动、TP-LINK、杭州涂鸦、摩托罗拉、广州九安等知名客户供应链。

根据安凯微披露数据,其于2020年-2023年物联网摄像机芯片出货量分别为1188.25万颗、2711.12万颗、3532.54万颗、5173.01万颗。通常,一台物联网摄像机需要一颗SoC主芯片,结合艾瑞咨询数据推算,安凯微物联网摄像机芯片于2020年-2023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3.37%、25.57%、27.6%、34.5%,市场份额已超1/3,成为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

除了物联网摄像机芯片,安凯微同时耕耘物联网应用处理器芯片,在楼宇对讲、智能门禁/考勤等细分市场同样具有较强竞争力,并成功应用于安居宝熵基科技、厦门立林、宁波得力、福州冠林、德施曼、凯迪仕、浙江公牛等知名终端品牌。

持续创新,加速产业AI赋能

事实上,业内并不乏物联网智能终端芯片供应商,以安凯微为代表的一批国产供应商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得益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产销市场,为本土物联网芯片供应商的导入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

相比国际供应商,中国芯片企业更为注重结合产业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特别是在高集成、高性能、高可靠、高性价比、低功耗、抗干扰等领域,均做到了极致,并在行业从网络化、高清化向智能化进阶的过程中,本土供应商积极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处理能力融入物联网终端芯片中,成为全球推进AIoT智能化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

其中,安凯微技术的领先性主要得益于其持续的高研发投入,2021年-2023年分别投入0.75亿元、0.94亿元、1.11亿元,研发费用率也从2021年的14.49%提升至2023年的19.43%,截至2023年末,安凯微持有专利355项,仅发明专利就达到325项,形成SoC技术、ISP技术、机器学习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通信技术、系统技术等7大核心技术池。

自研的AI ISP成为安凯微物联网摄像机芯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驱动公司芯片产品及应用向高清化持续发展,推动暗光、黑光技术快速演进,自研NPU已经通过第四代物联网摄像机芯片系列实现产业化落地,加速下游物联网终端产品轻量级AI赋能。

胡胜发博士介绍智能锁产品矩阵

在本次2024安凯微电子开发者技术论坛上,安凯微又披露了一系列最新研发成果,如孔明二代NPU、孔明二代ISP与AI ISP、孔明二代AnyCloud系统平台、AnyLock1039系统平台等。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推出的孔明二代系列算力芯片在封装技术上实现了创新,将存储器与SoC封装成一颗芯片,提高了传输带宽和算力,还支持多种接口,无需额外添加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并助力方案商有效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

AI方面,孔明二代芯片该芯片采用双核RISC-V架构,内置2T OPS NPU,集成了安凯微第五代ISP、自研IPU等,支持黑光全彩、AI语音隔离、畸变校正与图像拼接、高动态范围成像等功能;同时运用AI算法提升性能及降低功耗,并通过语音隔离技术实现非目标语音噪声消除,产品适用于各类物联网终端场景。

AnyLock1039系统平台则是面向智能门锁、BLE MCU等市场推出的产品开发平台,可支持两种主流RTOS及多种云平台,并可提供完整的驱动接口、丰富的组件、简易的开发环境,方便方案商二次开发。

蓄势待发,迎接增长新周期

在经历缺芯潮后,消费电子行业迅速进入低景气度周期,产业链企业被迫承受创新投入与营收增长双重压力。

不过,安凯微始终坚定物联网应用前景,董事长胡胜发博士认为,“智能时代”为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创新则是通向这一时代的唯一“硬道理”为此,安凯微坚定创新投入,孔明二代系列芯片的推出,正是安凯微逆周期高研发投入的成果,在基础能力、AI能力等方面均进行全方位提升。

安凯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信息研究所所长、IEEE Fellow张长水教授指出,“学术界在探索智能技术边界的同时,也要关心把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张教授结合安凯微实例图片介绍了实际应用给学术界提出的挑战,比如客户提出的图片“通透性”问题,虽然这不是一个计算机视觉的传统问题,但确实是应用端反馈的一个现象。现在安凯微已经通过AI相关技术予以解决。

张长水教授现场与各位开发者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研究中心讲席科学家、香港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客座教授、IEEE Fellow张磊博士则表示,“视觉感知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结合语言大模型和视觉提示,通用目标检测算法将成为智能感知世界的主要趋势。”

张磊博士通过线上方式与各位开发者分享

西部证券董事总经理、西部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郑宏达在本次论坛上表示,“终端智能将促进终端设备的升级换代,推动硬件设备向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郑宏达先生现场与各位开发者分享

正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安凯微的坚持,终于迎来了行业进入景气周期。

根据下游设备商近期披露数据,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库存去化日渐显现,并于Q4陆续进入补库存周期,尤其是海外业务显示出很强的韧性;进入今年Q1后,市场回暖的趋势更为明显,根据A股半导体公司Q1数据,超7成企业营收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100%企业数量达46家,多家企业预测,下半年业绩将会加速回升。

恰值行业进入景气上升通道之际,安凯微顺势发布过去几年逆周期研发的孔明二代系列创新成果,将更好助推物联网行业AI创新,同时,第五代物联网应用处理器HMI芯片、第二代BLE应用处理器芯片等新一代产品,也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取得研发、量产突破。

借助新一代创新产品,安凯微也将更好助力下游客户设计出智能化、创新性更强的新品,新一代优势产品也将依托全新的产品优势,助力安凯微转化为业绩效益,成为2024年以及未来数年业绩增长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