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中国AI团队的国际轮岗,全球化布局还是战略退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近日,微软中国部分AI团队员工收到公司邮件,询问是否愿意迁移至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工作,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人才流动,更可能是微软在全球AI竞争加剧背景下的战略调整。

根据媒体曝光,微软总部发出邮件通知,计划将微软中国区C+AI团队和Azure ML(机器学习)团队的几个小组共计430多名员工,集体打包去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地,引发广泛关注。收到邮件的员工需要在6月7日之前决定是否外迁,如果同意国际轮岗,公司还将负责亲属签证问题。如果不同意,也可选择留在现岗或拿离职补偿,据悉赔偿金额为N+x+股票全兑现。尽管微软回应,本次是给部分员工一个可选的内部调动机会,不会影响公司在国内的运营,但事实上包括微软在内的诸多高科技外资企业,正面临日益尴尬的处境。

1992年微软进入中国,1998年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设置了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微软中国到现在已经形成以北京为总部,在上海、广州、武汉、深圳设有分公司的架构。2022年的数据显示,微软在中国的员工规模大概为9000多人。微软亚洲研究院作为微软最大的海外研发中心,在中国过去20多年的科技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孕育了多位AI独角兽的创始人。当前国内最头部的几家AI公司,包括商汤、地平线、旷视、依图等的创始人都出身MSRA,因此其也被誉为“中国AI黄埔军校”。云端产品主力Azure、虚拟实境HoloLens,以及AI应用的智能个人助理Cortana、语音助理小冰、Windows的人脸识别等应用,都是由中美团队合作开发。包括opneAI的早期版本也与MSRA的研究有分不开的关系。

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尤其AI领域美国越加对中国严防死守,依然承担着先进AI技术研发工作的MSRA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去年6月,美媒披露微软已经启动计划、申请签证,将MSRA的中国籍顶尖AI专家转移到加拿大温哥华,影响人数约20到40人,被称为“温哥华计划”。事后证明,确有部分员工搬到温哥华,但是不确定是否是“温哥华计划”,MSRA也回应称,微软将在温哥华建立一个新的实验室,确认将包含温软在中国的AI研究专家到新实验室当中。

而曾经可以直通美国西雅图总部所有机密技术,参与微软全球前沿产品研发的MSRA设置了隔离,在微软大力投资人工智能的时候,在AI前沿技术领域,却对中国团队单独设置了限制。位于北京的MSRA员工,不能像微软在其它国家分部的同事那样能提前使用OpenAI的ChatGPT4的测试版和核心技术,不能接触量子计算、人脸识别、合成媒体等领域的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微软的人工智能布局正往东南亚倾斜。5月2日,微软董事长兼CEO Satya Nadella宣布,微软未来四年将向马来西亚投资22亿美元,建设云计算和AI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并为20万人提供AI技能培训。不止于此,微软还将在泰国投资建立新的地区数据中心,将向印度尼西亚投资17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

分析指出,微软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是出于商业和战略的双重考虑。在东南亚市场的大额投资,可能是看中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而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竞争环境,可能使得微软在该地区的策略更为谨慎。

对于收到国际轮岗邮件的员工,大多表示措手不及,“惊吓多于惊喜”。主要的担心包括事情变化太快,没有任何规划;只能拿L1签证,想转L1B或绿卡概率很低;生活成本暴涨,有诸多不便;有家庭的,拖家带口过去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未来不能保障;单身的,也面临外部环境能否适应,职场天花板等等。有员工认为这是一种“变相裁员”,虽然可以选择不去,但也因此对留在公司的未来产生了担忧。

社交平台上关于是否接受国际轮岗的投票

不过在几个社交媒体平台的投票显示,大多数人在面临这样的选择时更希望能出国发展。

美国近年来在AI技术发展上领先全球,但若论AI研究人才的数量,中国大陆如今略胜美国一筹。根据智库MacroPolo的最新研究,如今全球近半数的AI顶尖研究人才来自中国大陆,只有18%来自美国。而三年前,中国人才只占约三分之一,美国则与现在相仿。同时,美国拥有全球60%的顶级AI研究机构,是全球最精英(前2%)AI人才的首选就业目的地,57%的最精英的AI人才首选在美国就业。中国仅次于美国,是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但也只有12%的最精英的AI人才首选在中国就业,差距非常明显。

随着中国和美国争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正在加大力度吸引和留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尤其是中国的人才。

为了避免微软这次类似的AI人才流失事件,中国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发展生态系统。这包括加大对教育和研究的投资,以培养和吸引顶尖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政策支持,以激励人才的创新和创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以及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此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鼓励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可以为AI人才提供一个充满机遇、有利于其长期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