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VC/PE应对半导体投资退出难的五个故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8

过去一年多来,半导体行业从缺芯潮时期的狂飙突进,转入漫长的去库存阶段。伴随着各细分赛道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IPO通道收窄,半导体投资领域同样进入了“去库存”阶段。退出问题成为VC/PE核心问题,各家投资机构大批存量已投项目等待退出,并且当前在2015-2016年的“双创”浪潮中募集设立的基金也开始进入到退出的关键阶段。可以说,一级市场苦退出难久矣,甚至用“募投管退都难”来形容毫不夸张。

经过集微网对多家投资机构的深入了解,当前,半导体投资退出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退出机制不明确。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化,传统的IPO退出路径遭遇瓶颈。部分投资机构投后负责人表示,尽管有项目成功上市,但退出机制并不顺畅,导致资金回流周期延长;

二是并购难题。并购作为投资退出的一种方式,却因估值差异、整合难度大、监管要求严格等问题而难以实施。更为艰难的挑战是,大多投资人认为,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比预期更为复杂;

三是被投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多被投企业面临经营上的问题,如现金流紧张、订单不足等,尤其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四是政策变动影响。政策的不稳定性,如国资委对退出期的规定,对投资机构的策略造成影响等等;

五是市场竞争加剧。半导体行业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这对投资机构的投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投资机构对于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做的相对较少,如今在机构内部,投后管理不再是一个边缘的、被忽视的部门,需要积极将其唤醒、整合成资源为被投企业服务。

面对这些挑战,投资机构开始采取更多积极主动的策略,以应对中国半导体投资由孵化发展百花齐放的1.0时代,正式迈入盘活整合、壮大发展的2.0时代。

第一,加强投后管理。投资机构应更多地参与到被投企业的运营中,帮助企业提升自身质量。通过对接资源和订单,增强被投企业竞争力,是提升投资回报的关键。

第二,深化行业研究。投资机构应进一步加强行业研究能力,预警潜在风险,并指导被投企业及时调整战略。例如,通过深入分析市场趋势,预测终端市场的走势,提前指导被投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

第三,创新退出机制。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投资机构需要探索多元化的退出机制,如股权转让、回购等。同时,考虑境外市场如香港等作为融资和退出的渠道,为资本提供更多选择。

第四,企业自律与风险管理。强调被投企业需要自我驱动,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现金流管理。投资机构应监控被投企业财务状况,及时提醒企业调整经营策略。

第五,政策倡导与合作。投资机构可通过行业协会、投资联盟等渠道,与政府部门沟通,推动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同时,寻求与地方政府、上市公司等的合作机会,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经过集微网与诸多投资机构的交流,总结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故事一,一家机构通过对其被投企业A的终端市场进行深入分析,预见到了物联网市场的爆发并对A公司做出了建议。尽管当时的市场热点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但A公司专注于为工业和汽车市场提供定制化芯片。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激增,该公司的芯片需求量大增,其股价在两年内翻了三倍。该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前瞻性研究,逆市场潮流而动,从而获得显著的投资回报。

故事二,另一家机构的被投企业B在获得初期投资后迅速扩张,但不久便遭遇了现金流危机。面对订单减少和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B公司前景堪忧。此时该投资机构及时介入,帮助公司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并通过引入新的投资者重组了股权结构。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B公司最终恢复了财务健康,并在随后的一轮融资中获得了更高的估值。

故事三,C公司所在的是一条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赛道,由于公司规模太小在内卷中陷入发展瓶颈。投资机构看到了C公司与其另一家被投企业D的协同效应,决定推动两家公司合并。经过精心的股权重组计划,C公司和D公司成功合并,不仅优化了成本结构,还扩大了市场份额。新公司在随后的几年内通过并购进一步扩大规模,最终被一家大型半导体公司以高价收购。

故事四,E公司在获得A轮融资后,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然而,由于国内IPO开始收窄,公司上市计划受阻。投资机构利用其国际网络,将E公司推向了香港资本市场并成功上市。这一举措不仅为投资机构提供了退出渠道,也为E公司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故事五,F公司在面临产能瓶颈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投资机构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帮助该公司在当地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新基地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能力,也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升级。几年后,随着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投资机构通过股权转让成功实现了退出。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半导体投资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反映了这些优秀的投资机构在面对不同情况时的策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它们显然证明了深入的市场研究、精准的风险管理、积极的投后参与以及与各方合作伙伴的协同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这些优秀投后管理服务及退出通道建设能力,这些投资机构得以在半导体这个充满变化的行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资本的长期增值。那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有效管理风险、并与政府及其他产业链相关者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投资机构可能会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尽管中国的半导体投资遇到了阶段性难题,但是长期来看仍充满机遇与挑战。投资机构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加强风险管理,同时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和合作伙伴。通过创新思维和战略布局,中国半导体投资2.0时代有望迎来更加稳健和成熟的未来。

全部讨论

05-15 22:12

学习了

产业投资可以

05-15 22:17

问题是,国资的投资机构能做到吗。